中華文化筆記18,墨家科學思想之七,墨家聲學成就
3 聲學領域
墨子還對聲音的傳播進行過研究,發現井和罌有放大聲音的作用,並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導學生說,在守城時,為了預防敵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罌於井中,罌口綳上薄牛皮,讓聽力好的人伏在罌上進行偵聽,以監知敵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於何方,而作好禦敵的準備(原文是:令陶者為罌,容四十斗以上,……置井中,使聰耳者伏罌而聽之,審知穴之所在,鑿內迎之)。儘管當時墨子還不可能明白聲音共振的機理,但這個防敵方法卻蘊含有豐富的科學內涵。
4 小結
墨子通過廣泛的經驗考察和系統的科學實驗,抽象、概括出一系列反映物質結構的哲學概念:端、體、兼,進而將這三個概念在數學中加以運用得到圖形結構的數學抽象:點、圖形、空間,使得其對幾何的認識超出同時代僅僅為了計算而發展的數學水平。數學的定量要求,促使實驗觀察的系統化和精確化。數學的抽象化,邏輯推理的嚴密化,有利於各門具體科學的理論化。緊接著墨子將端、體、兼的概念具體到物理學中,提出了時空結構模型,用端和始、體、宇和久來描述時空結構,內在的將「普朗克長度」與「普朗克時間」、物體、宇宙三個不同尺度的概念有機的聯繫在一起,有了原始的量子力學的思想;再進一步墨子將物體的運動與時空聯繫起來,考察了運動和時空的關係,打破了僅僅孤立靜止的看待物質或宇宙的思路,有了原始的相對論思維。由對運動的觀察墨子得到了力是運動原因的這一個結論,儘管不是十分嚴密但是卻於牛頓得到了相同的結論。最終,沿著「物質——圖形——物體——運動——力」這一個嚴密的邏輯思維方向,墨子對機械製造、光學、聲學都有相當的貢獻,可稱為中國真正科學的第一人。而《墨子》以其嚴密的邏輯以及對自然的深刻認識,則當之無愧為自然哲學巨著。其關於物質結構這一點上似乎超出了自然辯證法的認識水平,並為墨家的實踐活動提供了指導,成為千古絕響。
推薦閱讀: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一百八十人慷慨赴死?
※貧窮的莊子是怎麼做到「其學無所不窺」的?
※中國從諸子百家之後有沒有類似文化思潮?
※莊子見過大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