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何在職場轉型和發展?

到了2018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如何去做自己職業上的轉型。對於這個情況,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到了一定的年紀,工作進入了一個瓶頸期,不上不下。就外部環境來說,整個行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格局不斷被打破和重建,各種新知識、新技術和新產品不斷湧現。

那麼問題來了,在大家的職場上,都有哪些轉型的的方向呢?

先來看看這張圖

這張圖列出了可能轉型的一些方向,當中有重合的部分,比如說經銷商可以是創業的一種。總體來說,大致可以分成三條路:

- 繼續打工:打工也有很多種選擇,不同的企業和不同的崗位:

- 創業:創業的選擇就更多了,可以利用自己本專業的知識創業,也可以進入到新的行業中;可以選擇實體行業,也可以選擇當下熱門的互聯網行業;

- 自由職業者:這和創業有區別,創業是有自己的生意,而自由職業者依然受雇於人,通過自己去完成項目換取傭金,優點是自由,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缺點就是不夠穩定,在沒有穩定客戶的情況下,很可能一兩個月不開張。

想對來說,打工是最容易的一條道路,風險相對較低。如果你之前的工作是個外企,那麼你可以考慮一些新晉的民企。當然如果以前一直在外企工作,可以考慮國企和民企,這也是一個巨大的轉型。即使是繼續在外企打工,也可以考慮不同的崗位,嘗試發現一些新的東西。

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之前職業精的公眾號上,我們多次提到傳統公司裁員的案例,很多情況下,最安全的其實反倒是風險最高的,一旦發生,破壞性極大,幾乎難以倖存。

創業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這條路充滿了艱辛,但的確很能將只常人的價值最大化。創業是最近很熱門的一個辭彙。從兩年前開始,創業的狂潮席捲中國大地,很多資深職場人開始創業,結果有好有壞。

創業本身就是一個未知的過程,所以其風險也相對較大,在這個過程中,職場從之前的為老闆工作轉換成現在的為自己工作,自由職業者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又不用承擔非常高的風險。缺點是依然是打工,雖然在時間上自由了一些,但副作用是收入來源可能不穩定。

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道路?

轉型的出路有很多種,究竟選擇哪一條,此時,你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

- 你心裡真正想得到的是什麼?

- 你願意付出哪些代價來獲得你想要的東西?

只要是自己真心想要的東西,自己也真心愿意付出代價,那無論做出怎樣的決定,心理都會平衡和寧靜。

只要能把這兩個問題想得特別清楚,選擇就會一目了然。大多數在選擇面前覺得迷茫的人,是沒有想清楚這兩個問題,或者是沒有考慮過這兩個問題。你的選擇造就了你的人生,歸根結底還是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自己能承受的代價又是什麼。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

創業是自我實現的最好途徑,沒有之一。看著自己的夢想一步步變為現實,沒有比這更激動人心的過程了。創業,無論成敗,整個經歷和體會都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財富。

之前網路上有一片文章《牛人為什麼不選擇創業》中明確指出,創業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風險、收益、各種的資金來源等等。

在職業精平台上有很多案例都能說明轉型到創業的好處,職業精將大公司的職場人直接和各種新晉的創業項目對接在一起,先讓他們彼此感知起來,互相了解對方是不是自己想找的創業/合作夥伴,等到一定時間後,再輔助職場人要不要完成轉型。

其實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職場人能在轉型過程中避免那些不必要的坑。

選擇打工還是創業,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決定,並非是說打工覺得不順心就去創業。事實上,在創業這個領域中能做到出類拔萃的人,即使去打工,絕大多數也同樣的出色和優秀。換句話說,打工和創業,就個人素質的要求來說,沒有本質的區別。

比較欣賞一句話:

只要你不斷地能學到新東西,不斷地在前進和自我提高,那麼無論你是選擇打工還是創業,都是正確的道路。

推薦閱讀:

人到中年是種什麼體驗?
深氪 | 人到中年,職場半坡
對婚姻絕望是怎樣的體驗?
看起來那麼遠,實際上這麼近:職場人的中年危機
如何避免中年危機?

TAG:中年危机 | 职业转型 | 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