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技能:把雞蛋弄熟!

今天,我們來討論把雞蛋弄熟的話題。

全熟,7分熟,半熟,生的,這些是我們用肉眼觀察,用來描述雞蛋成為固體的程度,以及帶來的不同口感。但是,雞蛋熟了,本質上究竟是什麼?

生蛋一開始是液態,無論蛋白還是蛋黃,水分子的數量遠遠大於蛋白質,大概的比例是1千比1。單一的蛋白質分子又是由幾千個鍵結連在一起的原子鏈條,團在一起,形成一整個蛋白質分子。蛋白質分子之間因為有負電荷,彼此排斥,所以各自在水中漂浮。

當我們試圖將雞蛋加熱,分子運動變快,產生碰撞,原本連接的蛋白質長鏈就會被打散。蛋白質從長鏈變成網路,把水阻隔起來,水就再也無法流動,液體蛋就變成了濕潤的固體。

大家都知道煮過頭的雞蛋不好吃,有點像橡膠,有顆粒感。實質上就是因為蛋白質過度結合,變成了團狀,把水從蛋白質網路中擠出來,最終持續加熱會以蒸汽的形式散失水分。

所以,所有關於雞蛋料理的關鍵,所謂技能無非就是控制溫度。所有的蛋料理都需要溫度低於100℃時,去尋找那個最佳凝結溫度。沒有添加物的雞蛋,蛋白在63℃開始凝結變稠,65℃時達到濕潤固體狀;蛋黃在66℃開始變稠,70℃時凝固;去殼全蛋大約在73℃時開始凝固。這些是硬知識點,要往專業方向走的夥伴是必須要記下的。

更多內容,請見微信公眾號「落甜視頻」


推薦閱讀:

TAG:鸡蛋 | 烘焙 | 蛋糕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