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錯誤的地理知識,讓水滸傳作者撲朔迷離!

其一,為了救宋江,兩百多梁山好漢來回六千里路從梁山到江州去劫法場。回來的時候,還收了四個好漢和近一千人馬,一路衝州撞府,平安返回梁山。如此不要命的軍事部署,寫出精彩三國戰爭場面的羅貫中怎麼可能看得下去?

  其二,救史進和魯智深時,梁山泊出動七千大軍,來回三四千里,半路上還劫持了欽差大臣的「金鈴弔掛」,最終平安回到梁山。這簡直是軍事神話。任官軍的力量再薄弱,也不可能讓宋江等人「橫行」到這種程度,否則大宋的江山早就拱手讓與他人了,怎麼可能持續三百年之久。

  其三,小說中稱武松在滄州別了柴進和宋江,回清河縣去看望哥哥,路過陽谷縣時順便打死了一隻老虎(景陽崗打虎)。然而,這個路線犯有嚴重的地理常識性錯誤。清河縣在滄州的南面兩三百里,陽谷縣在滄州的南面五六百里,三個地方基本上是一條直線。武松本可以從滄州直接回到清河,沒必要「路過」陽谷縣。但是小說中,武松不但路過了陽谷縣還在那裡的景陽岡打死了一隻老虎,而後又折回頭回到清河縣。 

 再比如著名的「智取生辰綱」。書中說朝廷從大名府運送生辰綱到開封去,中途要經過黃泥岡、二龍山、桃花山等強人出沒的地方,導致生辰綱最後在黃泥岡被劫。且不說這條道路有現成的「官道」,官兵根本沒必要走荒山野嶺。可見《水滸傳》對這些地方位置描述就有錯誤。從山東大名府到開封幾乎是一條由北向南的直線路線,按小說的說法,生辰綱在黃泥岡被劫,這些地方都應該在大名府的正南、開封府的正北面。可是,《水滸傳》中又說,黃泥岡在大名府的正東面,屬於濟州管轄。二龍山、桃花山和清風山同屬青州管轄,青州在濟州的東北,離大名府到開封的路線相距千里。這顯然是作者地理知識不足造成的。

  書中類似地理和戰爭的硬傷還有不少,像這樣的錯誤,不太可能在熟悉地理和戰事艱辛的羅貫中筆下出現。  有一點要特別指出,即《水滸傳》中的地理性錯誤,只錯在北方地區,到了後面,宋江大軍開到浙江去「征方臘」時,作者對浙江的地理環境特別是杭州地區的地理描述,幾乎沒有錯誤。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水滸傳》的作者或編撰者是個沒有到過北方的南方人,或者就是杭州人。這身份,與施耐庵、羅貫中完全符合。

  此外,作者對北方氣候的錯誤描述也可以證明作者是南方人。

  例如「風雪山神廟」那一場。當時林沖的住處被奸人所燒,林沖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在嚴冬歲末走了十來天到了梁山。此時梁山泊不但沒有結冰,還「山排巨浪,水接遙天」,林沖還能夠坐著小嘍啰劃的船上了梁山。這對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華北來說,簡直就是亘古奇蹟!

  再例如,呼延灼用鐵甲連環馬進攻梁山泊一節,先不說這種連環馬根本不可能上戰場(只要射倒一匹,其他馬就會受影響)。就是當時正值冬令,在那冰封的湖面上任何馬匹都無法奔跑,哪裡還用得著徐寧的鉤鐮槍?連環馬極有可能是從岳飛拐子馬聯想而來的。

  《水滸傳》的作者是誰?將以上種種觀點綜合起來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即《水滸傳》並非成於一時,也不是作於一人之手,其中施耐庵可能是第一個進行編纂加工的「總其成者」,貢獻最大。至於羅貫中是否是施耐庵的弟子並且參與修改,鑒於書中存在諸多歷史、地理、氣候方面的錯誤,我們更傾向於認為,熟悉歷史、地理的羅貫中沒有參與其中。

推薦閱讀:

中世紀溫暖期時宋朝為何出現了嚴寒?
金國滅了遼、北宋以後,為什麼不統一全國?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為什麼沒演變成流血事件,這一朝君臣為何那麼獨特?
《前赤壁賦》中的客人是誰?可以考證出來嗎?
【人物篇】因為她,金橘的價格上漲了,你知道嗎?

TAG:水浒传书籍 | 水浒传人物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