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定價到底是怎麼回事
本文僅針對文藝類圖書。
起因是一位北大高材生在豆瓣洋洋洒洒寫了兩篇日誌討論為什麼現在圖書定價虛高,第一篇純屬扯淡,第二篇思路對了但側重完全錯了,爭論數個回合完全雞同鴨講,我只能把事實數據擺出來,以圖證明這位仁兄實在是逆向思維。
以下是我貼在豆瓣的原文:
真的是懶得爭辯,一個連出版社社長可以怎麼受賄都想不明白的發行跑出來說圖書定價虛高是因為編輯能做平裝的非要做精裝,能192頁結束的非要拉大行距撐到256頁,你想沒想過為什麼?編輯黑心?出版是暴利行業嗎?恰恰相反,出版業利潤少得可憐。
拜託你先搞清楚每本書背後的定價,那個數字是怎麼來的。
首先是發貨。不管髮網店還是地麵店,供貨都是5-6折,網店還要有返點,50個點沒了。
物流配送1個點。
出版社人力編校成本5個點。
給作者的版稅(以及譯者的部分)行業平均標準是12個點上下。
裝幀設計費是個固定開支,平攤到每本書上的成本隨著印數增加而減少,先不計算。
出版社為了維持正常運轉,至少盈利15-20個點。
做個加法,假設一本書定價是X,印刷及紙張成本必須控制在百分之多少?
15%左右。
一本256頁的32開平裝書,也就是8個印張,內頁用最普通的70g米黃雙膠紙單色印刷,封面用最普通的高階映畫四色印刷,不做壓膜不燙金不燙UV不做特殊工藝,印6000冊,最基礎的印刷費用平均每本是多少錢?
6塊2毛7(2017年底的數據)。
6.27/0.15=41.8
平裝書,8個印張,用什麼紙你知道了,松厚度查得到,這本書有多厚,書脊厚度你會算的吧?
定價必須大於等於41塊8出版社才能第二年不倒哦,有概念了沒有?
好,正常文藝類市場書,6000冊消化三年,你滿足嗎?
肯定不。怎麼辦?做營銷活動啊。
沒錯,重印的時候上述成本可以去掉一些。哪些呢?人力編校的5%,以及裝幀設計的費用,這年頭都不出菲林了,CTP每次印每次都要出片,重印也就稍微省一點。
營銷活動有多少形式?你有概念嗎?
我就當你有吧。
那你定價是不是要再高一點,預留營銷活動的空間?
我再告訴你,引進版圖書的預付版稅這幾年節節攀升,往往佔了成本20%左右,很多國外得獎的書,諾獎布克獎,多家出版社競價,買五年的簡體中文版權要付幾十萬美金出去,攤到每本書上,你預計賣多少冊回本?
你還覺得平裝書60塊虛高?
你知道編輯為了讓一本書看起來值60塊付出了多少嗎?
定價必須標在這個數字,已經是框死的命題作文了,帶著鐐銬跳舞,你去試試。
一本書從選題策划到組稿到編稿,裝幀設計,下印廠盯印刷,忙發行營銷,前後周期實在太長,也需要太多人相互配合,通脹每年12個點,紙價一年翻一番,半年前測算的成本,到印刷時又不準了。
你如果真的體會過案頭編輯的寂寞,說圖書定價虛高這種話,是對編輯的侮辱。
我為什麼說你沒有一線數據,14年去讀研的北大高材生,你真的離一線太遠了。
推薦閱讀:
※如何區分正版書和翻版書?
※或許雜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它曾帶給我的感觸與驚喜將被永遠銘記
※象叔最新文章:那生還的和犧牲了的
※《生活》是一本怎樣的雜誌?
※同一版本、不同次印刷的書內容有區別嗎?如果有,區別大嗎?
TAG: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