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動不動就來個投資年終總結
黑熊/文
「你看看哪個誰誰誰,之前買了一支XX牛股,半年盈利60%,太尼瑪牛掰了!」
朋友C說。
那你怎麼不跟著買呢?
「原來看他也不怎麼樣,後來,他說跟了XX老師一起,就………,所以,我也有點點….想….」
聽到這裡,我已經沒有什麼慾望和這位C朋友繼續聊下去。因為,他的大概率結果,我已經清楚了。
只是很好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網路上充斥者各種神奇的新聞。特別是在財經和房產專欄。
「某某老濕,神奇擒獲牛股,一周盈利20%」;「美女股神,運用波浪基數,買入各種黑馬股,一年實現財務自由」等等。
彷彿,財富離我們只有一個滑鼠左鍵的距離。
當然,這種「神奇賺錢之術」。忽悠不了在投資理財市場混跡多年的老鳥。但是,初入市場的朋友,往往難以抵擋這種「快速致富」神奇。(我在讀大學的時候,也特別喜歡在網路海洋中翻看這種「動不動幾十,上百倍收益的大濕們」的文章。)
話說回來,但是,有一個投資誤區就算很多投資老鳥們都沒注意過:那就是喜歡動不動,來一個年度投資總結。其實,總結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不少人陷入了「一年收益論英雄」的誤區之中。
來說一個小故事。
一位女士沒事就喜歡和朋友們玩玩麻將。一玩基本上都是5、6個小時。女士想提高自己的麻將水平。所以,每隔一個小時,就算算自己手裡面的本金收益情況。以此來改變自己的策略。第一個小時,狀況還行女士第一個小時,盈利了50%。之後的數個小時裡面情況起起落落。最後,麻將牌局結束的時候,女士大概盤算了下,賺了4%差不多。她苦思冥想,突然間靈魂出竅,腦海中閃出了一個絕佳的點子。她想,既然我前一個小時有賺50%的經歷,何必開一門課。就叫做《美女老濕,教你1小時輕鬆盈利50%的法門》。果不其然,這位女士,火了。
咦,是不是哪裡有些不妥。
的確是的。不妥之處就在於,還沒有離開牌桌之前,就開始算收益。這種演算法,除了自欺欺人之外,並沒什麼太大的用處。那麼,在投資市場也是如此,無論是投資股票、債券、基金、甚至是房產。收益的演算法都不應該以年來算,那些季度、月份,甚至用天來算的。就是屬於那種「神奇,玄幻派」的了。這裡不說。
那麼投資收益該怎麼時候算呢?
還記得,巴老的那句經典的話嗎?「當潮水退去,就知道誰在裸泳」。
直譯過來的大白話就是。計算投資收益的最佳方式,應該是一個完整的投資周期。在股市裡面,就是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
牛市裡面,很多「大濕」動不動就是十倍百倍的收益。吃瓜群眾一頓膜拜之後,紛紛獻上自己的膝蓋。但熊市之後,資產大幅縮水,甚至清零不在少數。只是他們不說罷了。
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巴老投資生涯的收益曲線。往往沒有神奇的暴漲大幾十的年份。但往往在一個完整的牛熊周期之後,他的資產增幅都是驚人的。
如果不清楚的話,給大家弄張圖,體會一下。真實的大師和「神奇大濕」之間的差別。
看懂了嗎?加入同樣是100萬開始。無論前期多麼神奇,一輪完整牛熊周期下來之後。大師130萬,大濕可能只剩下60萬。那麼在新的起點之時,兩者的起跑姿勢就有了差別。
幾輪牛熊周期下來。起點還是一樣的起點。本金基數已經天差地別。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都陷入過這樣的投資誤區呢?舉個手,不丟人。嘿嘿。今天就聊到這裡。
(最後,經常一些人,說巴老近7、8年的收益,連大盤都沒跑贏時。試問,別人就算是盈利1%,你盈利100%又如何,夠別人零頭嗎?)
推薦閱讀:
※假如你銀行卡里有1000塊錢永遠用不完 你會怎麼辦?
※35歲之前,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已經完全拉開了
※比特幣和鬱金香狂熱有區別嗎?
※精選七家高性價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