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02-思維框架
用產品經理視角看人。
作者用的是一個退役的產品經理做結婚結婚教練的案例。這個案例中,最重要的是就是:觀察和判斷人。在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前,我們對人和產品的感受是混雜和混沌的。混沌的表達雖然對個人來講沒有什麼好處,但對於一些產品來講,卻使得人們篤信-那些中性詞。
前幾天,剛步入2018年,支付寶的年度賬單引入一個內容:2018年預測。剎那間就攻佔了朋友圈,每一個人都覺得這個詞預測的好准,火爆程度就是刷朋友圈,以為微信出現了BUG。就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模糊的狀態,我們才發明了那麼多詞去對應千變萬化的感受,不變的是:原地打轉。
交朋友,做產品,婚姻,找合伙人,我們為之付出感情的,都不是為了一面之緣,曇花一現。維持對一段感情或用戶對產品的長期關係是人生活和事業上相當重要的事情。
而改變一個人幾乎不太可能。
所以我們需要有框架地觀察一個人,進行是否適配的判斷,再和他展開一個長期關係。
在感知混沌的階段,發生一件事情,看待一個人或者產品時,我們的情緒通常會被「最有感覺的那個點」牽著鼻子走,這樣就會形成強烈的認知偏差和情緒偏差。並且,那些我們「沒有強烈感受到的地方」,就會出現大面積的認知忙點和思維遮蔽。
那這個時候,作為案例主角的產品經理會怎麼做呢?
他會用一個產品經理具有的,完整的框架體系去看他的產品。這個框架從外到內有五個層次:
? 第一層:感知層。
產品的美觀、質感,人的身材相貌口音搭配等都是最外層的感知層。
? 第二層:角色框架層。
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會被貼上標籤,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這就是我們的一部分角色。比如我們跟一個公務員打交道時,你可能會明顯感覺到他身上油然散發出來的角色痕迹。每個人,都避免不了被角色馴化,程度不一而已。被角色或表面感知所左右的狀態,有一個很出名的詞:刻板印象。這種停留在角色之前的交流,建立的就是非常淺層的關係。
再比如我們去接受服務,提供服務的人,他的溝通方式和交付內容都是提前設定好的,再與你的角色:客人,進行溝通,交割和討論,如果我們彼此在角色中對接也最終被困在角色中,
? 第三層:資源結構層。
進入到這一層之後,我們就進入了一個人的深層部分,有機會建立深層關係。
這一層就包括一個人的: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精神資源。
雖然我們擺脫不了這個社會賦予的角色,哪怕是在相同的角色中,但是由於每個人的資源不同,未來,在資源結構的推動下,我們也會進入不同系統的不同角色中。
在哪裡中,相親的人對對方的衣著、外貿、存款、有房有車這些表面化的問題在產品經理看來就是:只知道抓取表面數據,是非常低級的用戶研究。那對於相親的高級用戶研究應該是怎樣的,那就要觸及到內核,建立起深度關係,
實際上一個人的內核,就是他的存在感,外層是能力圈。
? 第四層:能力圈。
? 第五層:就是一個人的內核。也就是他對自己存在感的定義。
他對他自己為什麼而存在,是怎麼感知的?
什麼狀態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什麼時候,他讓他不爽或者煩躁?
存在感之於人就像生存之於動物一樣。是觸發情緒和推動行動的開關。
動物的生存遭到威脅,生存條件不足時,生存的本能需求就會驅動它。它的情緒、狀態,全部都是關乎自己的生存需求是否被滿足。而人類進化至今,已經不深簡單的吃飽喝足類的底層生存需求,我們追求的五個需求層次的頂端:個人價值的實現。所以,就只從動物性來看,一個人的奔波、焦慮、不安、上躥下跳、機關算盡,都是因為自己的存在感沒有被滿足。對於單個個體來講,區別在於,某人可以在一段穩定的戀愛關係中就刷滿了存在感,有些人卻要爬上巔峰才能心滿意足。
所以我們思前想後、廢寢忘食,找人找事找錢去滿足自己就是為了不斷強化自己的存在感,在這種左衝右突中擴充了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停止擴充時,也就是一個人的存在感滿足了。就好像說女人一結婚就不化妝,男人一結婚就胖有錢了就不奮鬥了一樣。為什麼?因為像上面那段描述詞,能力圈的擴充其實是非常痛苦的。
當明確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就要不斷從內而外來改變。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完美適配另一個人,需要看到能夠持續讓自己(對方)變化的內在動力。
而觀察對方,要有產品經理那樣的思維框架。觀察自己亦適用。
學完這個課,吾將自動三省吾身。O(∩_∩)O哈哈~~
推薦閱讀:
※如何訓練自己擁有像福爾摩斯一樣的觀察力?
※記憶女生的衣服有沒有什麼技巧?
※基本演繹法現實嗎?
※如何判斷一個西方人所處的社會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