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卡爾《淺薄》

其實這本書很早就讀過了,不過最近因為寫小說想引用些其中的理論,再加上發現出新版了,就再讀了一遍,順手摘錄了一些筆記,和大家分享下。

ps,不過不得不吐槽下,新版居然沒把坑爹的兩篇推薦序換了,人家作者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推薦序里卻說作者對未來是樂觀的,我真是服了寫推薦的,到底有沒有看書啊。

————————————————————

雖然神經具有可塑性,但是神經迴路會不斷強化已經形成的神經迴路,一旦完成了新的連接,就會渴望讓它一直處於激活狀態,無用的神經迴路會被剪除。即那些受到忽略的神經迴路會弱化和消解。當人們停止運用某種智力技能,大腦中與該技能對應的迴路將轉讓給不斷練習的替代技能。這反而導致了人的僵化。而互聯網正在改變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並且可以深刻或持久地改變大腦內不的結構。

技術和工具讓一些神經迴路強化,而讓一些迴路逐步弱化。

文字讓說唱絕響,但說唱者說記錄下來會讓自身記憶得不到訓練而止步,說唱更感性,有天人合一的感覺,閱讀和文字則訓練思維,在閱讀時大腦深度和快速地解析文本,訓練了人們的理解力和注意力,甚至聯想能力,這就是深度閱讀的好處,讀者從閱讀變成了「體驗者」。

每個人閱讀印刷品時間下降,電視迷也是互聯網迷。

新媒介在按照自己的樣式(偏好)重新創造這種媒體的內容。

碎片化,分散注意力,無法深度閱讀和體驗,甚至圖書館的人不再讀書都在上網。

數據的線性特徵被打破,同時寫作方式也改變了,社交網路功能也會融入閱讀中,作家會捨棄藝術性,追求通俗易懂的社交性群體化寫作方式,甚至一本書會通過網路由大家來修改完成。

多任務處理的可能使人無法專心在一件事上,這種專心全神的智力傳統是書籍贈予的,現在卻要被取代。

互聯網有正強化和獎勵機制,「利用」(偏好)我們對新內容的渴望

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放在潛意識中有時會會的靈感,但這是因為我們先理解了難題,而互聯網瀏覽讓我們膚淺理解,不會讓我們在潛意識中獲得創造力,我們的大腦只是簡單的信號處理器

互聯網的海量知識和連接讓我們認知負荷過重,無法深度處理,損害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讓我們停留在淺薄的層次

大腦的神經迴路重新布局,更適合多任務處理和即時決策判斷,更不適合深度學習和單任務集中注意力

圖書的電子化在切割圖書,使其成為一個個鏈接,破壞整體性和線性

人工記憶和記憶外包,把數據任務交給計算機,但我們本身卻知道得更少了,也失去了記憶能力,而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神經元的活躍和重構,需要學習和訓練,但記憶外包卻掏空了我們的大腦,削弱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們的大腦被重塑得逞了簡單的信號處理器,無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深度學習和記憶。

人類和工具的關係是雙向的,工具替我們做一些事,我們也同時喪失了做這些事的能力。工具用得越多,工具的形式和功能對我們的影響就越大。工具增強了我們的哪一部分,我們的哪個部門就會越來越麻木和失去技能。

工具越聰明,人類越愚蠢。新信息環境在重塑我們,我們失去了沉思冥想的能力,以及與之帶來的領悟、思考和情感,進而失去人性,最終自己淪為人工智慧機器。

————————————————————

接下去,繼續把他的另外三本書看完,雖然不見得這四本寫的多好,但許多思想還是可以相互發明的。

推薦閱讀:

媒介即消息,體驗即故事
做媒介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做媒介?媒介的發展前景?
在IT行業里,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媒介專員?
范雨素的非正常走紅

TAG:互联网 | 媒介 | 脑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