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地定義和衡量「與食物合作"

2006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特蕾西·泰卡博士出版了一項對1300名女大學生的研究成果,證實了「與食物合作"的三個重要特徵(泰卡,2006):

1·飢餓時,無條件允許自己吃想吃的食物。

2·因為生理需要進食,而不是因為情緒。

3·依靠內在飢餓和飽足信號,決定何時吃和吃多少。

泰卡的研究是一個大項目,為了評估和確認「與食物合作"的關鍵要素,又進行了四項研究。在研究的第一部分,泰卡發明和確證了「與食物合作量表"(IES)來衡量和識別「與食物合作者"。

接著,這些女大學生完成了「與食物合作量表"和一系列其他測試,目的是評估「與食物合作"和幾項反映心理健康、身體意識和飲食失調癥狀之間的關係。

與食物合作量表"得分高的女學生,被認定為「與食物合作者"。與得分低的女學生相比較,「與食物合作者"對身體的滿意度更高,沒有把變瘦當作理想。

這表示「與食物合作者"不大可能將自我價值建立在變瘦上。「與食物合作量表"的總分,還跟自尊心、生活滿意度、樂觀精神和積極主動的行動相關。

「與食物合作者"有更好的身體意識或內感受性知覺,即大腦能敏銳覺察到來自身體內部的感覺的過程,比如快速的心跳、沉重的呼吸、飢餓和飽足。

內感受性知覺還包括由情緒引起的生理感受。例如,當你感覺到驚恐,也許能覺察到咚咚的快速心跳,抑或感覺到全身或胸腔縮緊。

這種情感一身體聯繫如此緊密和易於發覺,使精神病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博士採取通過讓患者識別身體感受的方式,幫助他們聯結情感。(西格爾博士在他的書《第七感》中描述了這個過程。)

接下來,泰卡評估了體重指數( BMI)和「與食物合作"分數的關係。她預測,跟節食者相比,「與食物合作者陷入導致長胖行為(比如在不餓時進食,因為情緒或環境因素進食)的可能性較小。

就如所預測的那樣, IES分數越高的女學生 BMI值越低,這表明在決定吃什麼、何時吃和吃多少時,聽從身體信號會使體重指數更低。(回想一下幾項表明節食跟長胖有關的研究,這個發現並不令人意外,但它更加證實了這點。)

顯然,泰卡和霍克斯分別發明和確證了不同的評估「與食物合作"特徵的工具。霍克斯的「與食物合作量表"有四個構成要素:

1·內在飲食(飲食建立在內在信號的基礎上)。

2·外在飲食(飲食建立在外在影響基礎上,比如情緒、社會環境和食物獲取)。

3·反節食(飲食不是建立在節食、計算卡路里或減肥慾望的基砝上)。

4·自我關照(接受自己的身體,不管胖瘦都要照顧好身體)。

這些評估量表,為研究者探索更多「與食物合作的問題開闢了新天地下面部分,就是講述這些研究,而這也是「與食物合作"理論背後強大的科學支撐,讓我們足以相信自己所遵循的飲食原則,是有著深厚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的。


推薦閱讀:

當你的孩子超重時
節食帶來的危害:心理和情感
「現代性」之下的暴食症
把食物拉下神壇
【暴食】你暴食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又到底該怎麼克服暴食症?

TAG:暴食症 | 进食障碍 | 暴饮暴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