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深經》里「先知法住,後知涅磐」到底如何理解 ?

《須深經》里「先知法住,後知涅磐」到底如何理解? @alphago @沙門寂然 @Paul Yang @洪達 @安忍不動如大地 @Terminus @狗進炮 @CJWSK @駑駘 @善飾木偶 @孫嘉鴻 @如泫 @自在之路

謝謝!


轉朱倍賢教授對法住智、湦槃智的回答。【問】判定涅盤智必定要致力於法住智,法住智一定會導向涅盤智,法住智是指什麼?【答】有很多的修行人說我就是修不執著,修一切皆空,有很多後代的宗派就是這樣,我一切皆空一切都不執著,我這樣一樣可以證得涅盤,可是實際上。你不知道次第,你不知道緣起,你不知道這苦是怎麼集起的,對這個沒有深入的了解,只是一味的在修一切都不執著,一切皆空,實際上很有可能是你陷入一種頑空,或者是可能會對空的境界的執著,可是那種空是很纖細的,所以你看不到,或者是有其它的一般的人會掉進去的這些旁門左道的陷阱等等,所以佛法里有先得法住智後得涅盤智。

法住智就是清楚的知道我們的身心它是透過什麼樣的活動製造出痛苦來。從緣起十二緣起這樣的角度來看,從四聖諦的角度來看。法住智包含的像什麼樣的內容,只要我還在抓取某樣東西那就還不能脫離安全,所有我認為可以被抓的東西實際上它都是爛到骨子裡面去了,它都有那動蕩不安,有時候是隱蔽著的動蕩不安,實際上它是危險的。法住智有無常、苦、非我,有那個一切的自我感它只是一種活動狀態,它不是真的自我,它不是一個穩定的不變的,它只是一種內心暫時的寄棲,它迷戀鑽進了某個地方把某些東西當作是親愛的浮現出來的意境,那個叫做自我。你對這些東西很了解然後再體會什麼是涅盤智,涅盤智就是具體的苦的徹底止息,清涼心,不住著於境界之中,體驗到那種起碼你一隻腳不是在時空裡面的那樣的滋味,那個叫做涅盤智。(法住智2)

佛陀在世的時候還有他的聖弟子,他們走的次第都是這個樣子的,先得法住智才得涅盤智,法住智包含著什麼樣的內容,簡單來講法住智的內容是,你清楚的認知到一切行是無常的,對這個是沒有疑惑的你對這個了解的程度,已經了解到它會影響你生命的方向,影響你的使力,你的價值觀,你已經沒有辦法在面對境界時你的心完全放縱於沒有安全感裡面,完全放縱於自我感裡面,在背景裡面有一個強大的認知,那就是一切諸行皆是無常的,而且是不穩固的,他對於無常、苦、非我這些現象的特質全然的信受,法住智還包括你清楚的知道我們人是怎樣自己給自己製造出痛苦來,我們的心是怎麼樣困陷在痛苦裡面,不再會盲目的相信世俗所講的「這是上帝在處罰我」這種不可驗證的迷信的這些角度來了解事情,清楚地看到因果的關係,看到是自然的法則,當我們有這樣的活動它會造成這樣的效應來,修行基本是建立在了解遵循這樣的法則,這是法住智。(法住智3)

緣起也是一種法住智,你看到無明怎麼樣牽制影響著心,行怎麼樣牽制影響著意識,乃至受怎麼樣牽制影響著愛,怎麼樣牽制影響著取,等等。你對這個有一種信受,看的很清楚,他清楚的看到他已經斷除了我見,你已經見了法了,這個叫做法住智。他那見法的程度是有一些癥狀,其中有一些癥狀就是非常清楚的知道那個方向,這個方向不是因為你接受了某些意識形態,而是你的心眼內在的智慧清楚的知道說走別的路是導致輪轉和痛苦的,走這條路是導致解脫的,清楚的看到自己那些纏縛的包袱一點點剝落著,更加確定地知道這是正確的方向,你看到那種全然的自由它的可能性,假使你還沒有經驗那種全然的自由 ,起碼你已經對那樣的可能性心裏面是篤定的,是沒有疑惑的,那個叫做法住智。涅盤智就是實際上經驗過了全然的自由,不受牽制,內心已經不受到境界波動,全然的止息。所有的那種痛苦的可能性統統都斷除了,沒有境界能造成他內心的干擾。他有生理現象上的干擾,可是沒有心理現象上的干擾。(法住智4)


預備知識一:

根據經藏·中部·70經中佛陀給出的標準,阿羅漢分為兩種:俱解脫阿羅漢和慧解脫阿羅漢。其中俱解脫(俱分解脫者)的定義是:

以身觸後住於那些超越色的無色寂靜解脫,而且,他以慧看見後,諸煩惱被滅盡

慧解脫(慧解脫者)的定義是:

不以身觸後住於那些超越色的無色寂靜解脫,但,他以慧看見後,諸煩惱被滅盡

所以一般來說,俱解脫與慧解脫阿羅漢的區別在於是否證得無色定。但在其他經文中也有俱解脫阿羅漢除了需要證得無色定,還需要證得神通的說法;甚至在雜阿含347經中說俱解脫阿羅漢連色界禪都不具備,不過並不重要。


預備知識二:

佛陀教法核心目的是滅苦,滅苦首先需要擁有正見,其次需要根據正見滅盡貪愛。欲貪的滅盡等同於色界禪甚至無色界定的建立,哪怕是最基本的初禪也是斷除了欲界貪、嗔的。反過來,對於滅除欲貪而言,初禪、二禪等色界禪和無色界定本質上沒有區別(經藏·增支部·9集·36經),任何一個禪定都是滅除了欲貪的。

在佛陀教法中,初果破除身見、疑見和戒禁取見,即能夠如實智見五蘊非我而離於我見,擁有照破無明的能力——正見;佛陀教法的目的是滅苦,根據集諦,滅苦意味著貪愛的無餘滅盡,然而初果並未斷除苦之集——貪、嗔,甚至如果說二果是薄貪、嗔,那麼初果就是厚貪、嗔。所以初果並沒有穩定的、強大的禪定能力,甚至幾乎沒有禪定;直到初果通過反覆止觀,建立起不退轉的禪定後,成就三果或者阿羅漢。


預備知識三:

法住智在經藏中沒有明確的定義過,但是在雜阿含347中,須深尊者請求佛陀告知法住智,佛陀給他講了十二緣起。所以法住智就是如實智見緣起法,離於我見,得法眼凈。在其他的經文中,偶爾可以看到佛陀稱某些修行者為法住立者,很可能是「法在這個人上安住」,或者「這個人在法上安住」的意思。

涅槃智就是在舍斷無明、滅盡貪愛後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做皆辦,不受後有」。


下邊是我個人的答案,僅供參考:

涅槃必然是正見加正定,其中正見是破除無明,擁有根除貪愛的可能;正定則是具體的滅除貪愛。根據每個人情況的不同,有的修行者先有禪定,有的修行者先有正見。

先有禪定的修行者本身已經是斷除欲貪,死後不會再投胎到欲界(前提是在獲取正見之前禪定沒有退轉);而當他擁有正見後,如果他決定舍離一切,是可以當場成就阿羅漢的,即所謂俱解脫阿羅漢(如果有法貪法喜,則成就三果)。這種阿羅漢是法住智和涅槃智同時集起的,如果他想的話,可以進入滅受想定甚至直接入滅。在經藏中很常見的是很多修行者尤其是天人,在佛陀幾句話後就成就阿羅漢究竟解脫了,可能也許大概說得就是這種人。

而尚未有禪定的修行者通過止觀具足正見後,由於未俱備禪定正受,所以並沒有當場般涅槃的能力,必須要反覆的通過止觀來訓練正定,直到徹底的捨棄無明。個人認為,經藏中絕大部分內容都是給這部分人聽的,比如四念處,比如觀察樂味、過患、厭離,等等。這些都是佛陀教導如何依據正見實際的滅除貪愛的教程,也是導向定的教程。當修行者通過這些教程的訓練完成了對無明的厭離,自然也就成就了慧解脫阿羅漢。這種阿羅漢即是須深經中所謂「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慧解脫阿羅漢。至於慧解脫阿羅漢是否有意願修證無色定或者神通成為俱解脫阿羅漢,那本人就不得而知了。


以下是我個人理解……

「法住」就是「緣起法則」也就是如實正向觀十二因緣。也就是「苦諦」和「集諦」

「後知涅槃」應該翻譯為如何達致涅槃。因為本身涅槃脫離識不可知。所以我認為這裡狹義上的意義是:「逆觀十二因緣並如實修習可達致涅槃」,也就是「苦滅諦」和「苦滅道諦」。

先知和後知代表一種表面上看似是「前後」實際上代表的是「因果」關係。即知道「法住」是如何就能知道如何趨向「涅槃」。

須深的疑惑點在於,他認為禪定境界和神通是通往涅槃的必經之路。好像「先知禪定(神通)、後知涅槃」這個邏輯。而世尊直接破斥了他,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說明在趨向涅槃的道路上,明白法住(十二緣起、緣起)才是關鍵,而不是禪定和神通。

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會存在「慧解脫」阿羅漢一說


善知識不敢當,我自己也對這個問題有疑惑。

並且剛好前段時間問過這個問題。

當時, @沙門寂然 法師的回答:法住,就是對於緣起的如實知見的程度~~也就是說,這裡面也涉及到佛法的修行邏輯,如果沒有先得法住,那麼一個人如果自認為見了涅槃,那麼他見的涅槃是假的~~

另外一段是在我的筆記里搜到的,具體出處忘記了,貼出來希望有幫助:

有關於雜阿含 435 須深經中「先得法住智 後得涅槃智」的順序,就我所解或也可從四聖諦的觀點來闡述。

第一,四聖諦是次序性的。

雜阿含 435 經中,佛陀佛告訴須達長者:「四聖諦漸次無間,非頓無間等。」,也就是說苦、集、滅、道是次第而證。而四聖諦的終點與目標,則是獲得解脫的智慧而解脫。

第二,四聖諦是觀察緣生法而對於緣起法如實了知。

無論是苦諦的五蘊、五受陰、集諦的三毒、滅諦的六內外處十八界、道諦的八正道 ... 等等,都是世間的因緣集滅,也就是雜阿含 53 經中說的「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有因有緣滅世間」。以上這四個「世間因緣集滅」,佛陀廣以四因緣、十二因緣來解說,其底蘊總說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法。

第三,緣起法是法住法界的常然本質,這個常然本質稱為「法住」(Dammattha : Damman法 + thita住立)。

第四,先證法住智,後證涅槃智。

藉由觀察諸緣生法,如實了知緣起法與四聖諦,「確定後把握諸緣而生起『法住智』《清境道論大疏鈔》」,最後證得「涅槃智」而得入於涅槃。


你問的問題,不就是須深問的問題嗎?一模一樣(除了「槃」字你沒寫對)!

佛都回答了,你不順著照辦?即使背誦不出佛說,你倒是把佛的回答覆述三遍呢?。。。


認同@機智貓 的說法。

如果簡單點說,所謂的法住智,就是如實信解佛說的諸如緣起流轉諸聖諦。所謂的涅槃智,就是信解十二因緣的還滅,對涅槃生起寂靜想。這一點從《須深經》也可以看出來。佛說你要知道法住智和涅槃智,須深說俺不知道哇。然後佛陀就一點點地引導他順觀十二因緣,以凡夫的身份對於十二因緣和四聖諦如實的信解。最後須深不離於坐,得法眼凈。

當然,對於此經的讀解,部派時期對於此說也是有爭議的,在《大毗婆沙論》里起碼記載了5種不同的看法。然而對於這五種看法並沒有做揀擇,只是記錄了各阿羅漢對此經的不同看法(在《大毗婆沙論》里,就不同看法,有時候會以大德世友、法救等的看法為準。有時候同時記錄不做揀擇,這種情況也不少。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10:

如世尊說:「蘇屍摩當知,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

問:此中何者是法住智,何者是涅槃智耶?

①有作是說:知集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②有餘復說:知苦集智是法住智,知滅道智是涅槃智。

③或有說者:知苦集道智是法住智,知滅智是涅槃智。

問:若爾,何故說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耶?

答:雖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後,而有法住智在涅槃智前,故作是說。

④復有說者:知流轉智是法住智,知還滅智是涅槃智。

復次知緣起智是法住智,知緣起滅智是涅槃智。

復次知生死智是法住智,知生死滅智是涅槃智。

⑤有餘師說: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云何知然。經為量故。如契經說:「有諸外道共集議言。佛未出時我等多獲名譽利養由佛出世名利頓絕。如日既出爝火潛輝。設何方便名利如本。然憍答摩有二事勝。謂善經論。形貌端嚴。雖形貌難移而經論易竊。我等眾內有蘇屍摩。念慧堅強堪竊彼法。若得彼法名利如本。既共議已告蘇屍摩。彼由二緣遂受眾請。一愛親友二善根熟。便出王舍城詣竹林精舍。謂苾芻曰。我欲出家。時諸苾芻將往白佛。佛知根性。遣諸苾芻。度令出家與受具戒彼後未久誦三藏文。亦少解義。竊作是念。欲利親友今正是時。遂從竹林出欲還王舍城。然佛有遍照護法天眼。恆觀世間誰能竊者。時有五百應真苾芻。蘇屍摩前自讚己德。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蘇屍摩曰。仁等所證依何定耶。為初靜慮為乃至無所有處耶。諸苾芻言。我等所證皆不依彼。蘇屍摩言。若不依彼如何得證。諸苾芻曰。我等皆是慧解脫者。時蘇屍摩聞已忙然不識所謂。便作是念。脫我親友問此義者。我當云何。還詣佛所問如是義。世尊告曰。蘇屍摩當知。先有法住智。後有涅槃智。蘇屍摩曰。我今不知何者法住智。何者涅槃智。佛言。隨汝知與不知然法應爾。」時蘇屍摩不果先願。然彼五百應真苾芻依未至定得漏盡已後,方能起根本等至。由此故知近分地智是法住智。根本地智是涅槃智。」

對於此《須深經》,《瑜伽師地論》上的就更篤定和更確切一些(畢竟說一切有部也記載了,諸阿羅漢們凡是不決的問題,有神通的直接飛兜率天決疑的。):

①若有苾芻具淨屍羅,住別解脫清淨律儀,

②增上心學增上力故,得初靜慮近分所攝勝三摩地以為依止;

③增上慧學增上力故,得法住智及涅槃智。用此二智以為依止,先由四種圓滿,遠離受學轉時,令心解脫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成慧解脫。

此中云何名法住智?

謂如有一,聽聞隨順緣性緣起無倒教已,於緣生行因果分位,住異生地,便能如實以聞、思、修所成作意如理思惟,能以妙慧悟入信解: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諸如是等,如其因果安立法中所有妙智,名法住智。

又復云何名涅槃智?

謂彼法爾,若於苦、集、滅、道,以其妙慧悟入信解,是真苦、集、滅、道諦時,便於苦、集住厭逆想,於滅涅槃起寂靜想,所謂究竟、寂靜、微妙、棄捨一切生死所依,乃至廣說。如是依止彼法住智,及因於苦若苦因緣住厭逆想,便於涅槃,能以妙慧悟入信解為寂靜等,如是妙智,名涅槃智。

在此經中,界定了成就慧解脫阿羅漢的下限:①戒清凈、②見清凈、③未到地定的定力、④先知涅槃,後知法住。


法住智在須深經中記載的就是指十二緣起,而涅槃智沒有明確記載,但是肯定是指解脫方面的智慧。

在部派佛教的記載中,成就果位的禪觀必須經歷這麼幾個過程,即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和四諦,當證得四諦的時候,就可以成就果位。所以我個人認為,法住智應該如同經文中記載的,就是指十二緣起,而涅槃智應該是指四聖諦,這個說法符合佛陀在須深經講的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十二緣起是四聖諦的前提,四諦是十二緣起的結論。我這個理解和瑜伽師地論的記載差不多

《瑜伽師地論》:「法住智者:謂能了知諸行自相種類差別,及能了知諸行、共相過患差別;謂於隨順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三位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涅槃智者:謂於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後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諸行、無餘永斷;廣說乃至名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

十二緣起本身就是諸行的自相共相的種種差別,這是法住智,而涅槃智是在一切諸行的基礎上先認為是苦的,然後認為這些苦永遠斷滅就是涅槃,實際上就是四諦。


後續請百度正法之光,看第33期中的佛史溯源@狗進炮@孫嘉鴻@善飾木偶@何足道哉


「先知法住,後知涅磐」是說諸法本住涅槃心。

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長住。諸法本位即是法性、空性、妙明真心。

法住,就是住法位,真心長住。

先知法住,後知涅磐。就是能知諸法實相的究竟義理,即能證涅槃本心。

大家都熟悉心經,心經中:

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槃。

這一段落都是在說「先知法住,後知涅磐」的。

心經的解釋很多,不懂可以百度。


@須深 ←這題可以說是一種間接的梵天請法了,這個人一定是明白的


百度:巴利語dhamma。源於詞根√dhar (保持)。凡保持各自的本質特性者,稱為法。

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質和相狀,有它一定軌則,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註明:了解一件事,先要知道說的是什麼。法住,這個特有的性質不再變了,那麼,是不是常住不動了呢?那麼,對於人來講,什麼是特有的性質是保持的?就是這個覺知。通過覺知連接不變的本心與變化的世界。法住,覺而不動。再透過覺,發現涅槃的恆常寂照。


不懂,純黏貼搬運注釋。你可以問問 @不學大乘劉寶瑞 @齊天大聖 @趙慶光 大德們。

傳送門在此 雜阿含

「法住(SA);住[法](DA)」,南傳作「法安住性」(dhamma??hitatā,逐字譯為「法+住立性」),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法的安定」(the stableness of the Dhamma, SN),並解說此字與「法住智」的「法住」(dhamma??hitati)似乎同義詞。按:《顯揚真義》說,以緣、緣的生起而法住立(Paccayena hi paccayuppannā dhammā ti??hanti, SN.12.20),因此,緣被稱為「法安住性」

在維基沒有法住詞條,但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可以參考下:(術語)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在一切諸法中住,故名法住。(另,真如的名言安立,就是緣起性空)


法住是初果,涅磐是四果


推薦閱讀:

TAG:上座部佛教 | 阿含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