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一個人的知識觀
在各種網站和微信群,經常看到這樣的困惑:
這一年下來閱讀了不少書,不同領域的加起來有50多本。閱讀過程中遇到幾個問題。 看過之後只是簡單的吸收,用自己打方式理解了,僅此而已。尤其是各領域的書混合閱讀,更是如此。本根對自己過去的思考沒有任何改變,如同大家在聊八卦,小說一樣,所說的內容都知道,但就是無法解讀出背後的機制和原理。好像這一年的閱讀一點用都沒有。 如何解決?有沒有好的建議啊?
或者是下面的感慨:
我在校園裡學習的知識時,會在期末時進行一場考試,測試一下你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這時候需要你對知識有舉一反三的能力,經過一些題型的訓練,你會對這個知識掌握的更加透徹。平常的課後題的也是這樣,通過知識的變體,進行提問,讓你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東西還能這樣用。這時候,你對知識的理解變得十分透徹。
離開學校之後,我們學習知識的方式逐漸變成了網頁,博客等。在嘗試理解一下知識之後,沒有進行舉一反三的過程,可能有的知識很難進行訓練,但更多的是懶於去舉一反三,會覺得自己時間不夠,沒有時間去思考知識的其他應用場景,這時候你自以為覺得自己掌握了這個知識,半個月之後就會有所遺忘,我們常常陷於假明白的狀態,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其實並不是。下一次還得翻回來再看一遍,有時候,就再也找不到了。
從中能感受到對於知識的那種焦慮,就像太久沒剪的頭髮,亂糟糟的,需要打理。
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學習資料太豐富。近兩年又流行知識付費的概念,內容創業者如過江之鯽。主流的比如得到專欄、知乎 Live 、喜馬拉雅、豆瓣時間、分答社區、知識星球外加公眾號這處群魔亂舞韭菜叢生之地。
作為想學知識的人,究竟該為什麼樣的知識付費呢?
好奇心?還是智商稅?
有些人說,我訂閱那麼多專欄,為的是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一旦體系構建起來,解決問題就簡單了。 想法挺好,但我覺得吧,能把體系構建起來的,都不是一般人。
比如查理芒格。他講多學科思維框架,總結了 200 個思維模型。有人就希望把這些模型整理出來,熟讀理解,然後變得和芒格一樣成功。
可能嗎?
傻子都知道不可能。
人家總結這些模型花了 60 年,你用幾個月時間消化了?如果這麼做,這些只能成為你的「司機知識」,你只是知道,無法形成時間的複利效應。文章開頭的第一個人便是如此,這一年他讀了不少書,年末一回顧,覺得自己沒有因此改變什麼。
問題在哪?
多年的學校教育帶給我們一個認知誤區。
讀書=知識。
把書讀一遍,然後把考卷上的空都填對了。我們就以為自己掌握了一門知識。
要我說,考試更像是一場智力遊戲。
讀書≠知識。
你一年讀 50 本書,不代表你就能多掌握 50 本書的知識。
什麼是知識?
考卷上的答案,不是知識。飯桌上的機鋒,不是知識。書本上的金句,也不是知識。
能夠解決具體問題的信息,才是知識。
所以我認為學習知識最好的方式,是從具體問題入手。在解決問題中,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不是反過來,憑空搭建知識體系,希望以此解決問題。
得到專欄某位作者提過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為什麼以前武術流派多,現在散打沒什麼流派?他的答案是:因為以前交流不充分。信息流通越強越沒有流派,打得贏的就是最好的方式。黑貓白貓,會捉老鼠的,就是好貓。
我提的知識觀,也屬實用主義。
總結一下這種知識觀。 知識沒有領域之分,只分有用無用。有用無用的標準,看面對的具體問題。不能解決我現在問題的知識,就是無用的,沒有學的必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些知識會化為內隱知識。這些是真正的財富,就如芒格的思維模型。財富的沉澱,靠時間的複利效應,一夜暴富終不長久。
當然,我說的只是一種學習知識的方式,並非唯一的方式。
如果你覺得「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更適合自己,收穫更大,那也很好。禪宗有頓悟和漸悟之分,每個人根器不一,找到適合自己的知識觀,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你採用哪一種知識觀。這個時代的人,一定要清楚,書是讀不完的。作為學習者,我們應當站在時間源頭,去讀經典,去了解一個學科的核心術語體系。源頭大於碎片。聽十本經人咀嚼的暢銷書,不若靜下心來讀一本時間洗鍊過的經典。
推薦閱讀:
※知識淵博的人是怎樣構建知識體系的?又是怎樣管理腦中的資料庫?
※從東北大亂燉開始說起
※CRM從業者應該具備怎樣的理論知識體系才算完整?
※用研人的知識體系
※質量管理體系知識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