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帶你吃天下」——敦煌:這裡不只有飛天!

敦煌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但是古城也有美食。敦煌的飲食文化很有西北元素,「敦煌菜系」就出自一千多年前的莫高窟的壁畫上,作為一個資深吃貨,怎能錯過敦煌!

敦煌美景

敦煌美景

敦煌美景

吃貨,怎能錯過美食,和小蔥一起去看看吧!

釀皮子

是回族獨特的風味小吃之一,這種小吃味美爽口。經濟實惠,既有菜又有飯。在炎熱的夏季,若能吃一盤釀皮子,頓時倍感涼爽提神,食慾大增。釀皮子一年四季都有出售,在很多餐館都能吃到。其特點是色澤橙黃而透明,吃起來柔軟又有韌勁,風味特佳。

敦煌臊子面

麵條像韭葉,細長勻稱。臊子有豬羊肉、蘿蔔、土豆等。臊子面好吃不好吃,關鍵在湯,湯的製作很講究,先將臊子在鍋內適火炒好後加入水,再加豆腐,蔥,蒜,香菜、蝦片、芝麻等佐料,然後將面挑人湯中,即可。

羊肉粉湯

是敦煌傳統小吃,羊肉的選用精心講究,必須是本地飼養的且膘肥體壯的羯羊。食用時,先將骨湯兌水,放人調料煮沸,再將熟肉切成薄片與切成塊的涼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湯,上面撒上香菜末、韭菜和蔥、辣椒末等。觀之紅黃綠白,香味撲鼻,食之香辣爽口,肥而不膩。

杏皮水

是敦煌當地特色的飲料,以當地特產的李廣杏為原料,與酸梅湯有些相似,但口感要較為柔和一些,物美價廉,不僅好喝,而且解暑。在敦煌的大街小巷、各個超市、各個景點門口以及沙州市場都可買到,價格幾元錢一份。

敦煌漿水面

把芹萊、白萊等投入麵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製成的。手工麵條煮熟後,涼開水浸過盛人碗內,加入漿水,澆上熗過的油蔥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漿水面。

驢肉黃面

「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是在敦煌對吃流行一句話。驢肉黃面,可是離開敦煌就找不到的美味!作為八大怪之四,黃面一盤不足10元,驢肉論斤賣。細如龍鬚,柔韌耐拉,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這就是敦煌黃面。黃面不但好吃,單單是製作過程,也稱得上一門藝術:只見拉麵師傅雙手舞動著一塊足有七、八斤重的淡黃色麵糰,時而抻拉成長條狀,時而旋轉擰成麻花狀,粉絲般的麵條就這樣誕生了。

泡兒油糕

泡兒油糕是敦煌賓館根據民間傳統方法創出的一種風味食品,因其色澤黃亮,表面膨鬆如輕紗,結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泡兒油糕是從唐代「見風俏」演變而來,最初流行在宮廷、宮邸的宴席上,由於製作廚師寥寥無幾,街市上很難見到。

敦煌烤全羊

敦煌當地人喜愛羊、雞、牛肉,「敦煌烤全羊」可是敦煌的一大招牌菜。烤全羊外表金黃油亮,外部肉焦發脆,內部綿軟鮮嫩嫩。

榆錢飯

敦煌人家家戶戶有吃榆錢飯的習慣,每到春天榆樹開花,敦煌人都會採摘新鮮榆錢,淘洗乾淨,拌面蒸熟,再輔以大油,韭花炒食。每到此時,市場里的大油往往都會成為缺貨。

拉條子

拉條子用上好麵粉和面拉制而成,呈圓條狀。做拉條子的關鍵是掌握好和面和拉制兩個環節。和面時用鹽水,鹽要放得適量,恰到好處,面要和得軟些為宜,揉透餳好。

敦煌雜割

牛雜割是西北穆斯林的一種傳統的早餐食品。牛羊雜割,據考證在明代《徐霞客遊記》中就有關於穆斯林做雜割的記載。河州人製作雜割方法很精緻,具有特殊風味,受到人們的好評。

敦煌,作為歷史名城,不僅僅有美景,更有數不盡的美食,吃貨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裡哦!

推薦閱讀:

敦煌壁畫到底應不應該進行人為的干預和保護?
單人單車94天環遊中國第六章下:魔鬼城有個坑
紋身圖案分享第五期 敦煌壁畫題材
去敦煌那些是不可錯過的?

TAG:敦煌 | 美食 | 国内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