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拖延症患者的垂死掙扎,我要戒掉拖延毒癮
拖延症有四大癥結:
其一,舉輕若重,把問題看得太難;
其二,心理設限,把自己看的太差;
其三,習慣性自我安慰;
其四,過於苛求完美。
第一,舉輕若重
我們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大多是事情龐雜,而不是工作本身難度大。是龐雜讓我們覺得無從下手,就好像同時應付七大姑八大姨的問題,你不知道該從哪開始,感到不勝其煩。
但有一句老話說得好,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分清楚輕重緩急,一件一件來,能讓我們在心理上有一個合理的預估,就不至於舉輕若重。而且當我們應對存在重複性的事情時,我們最好把這類事情放在同一個時間做好,這樣可以節省我們很多時間。
第二,心理設限
我們有時候總是低估自己的行動力,其實我們沒有那麼拖延。但往往我們自己給自己心理設限。總在潛意里,潛意識裡灌輸給大腦自己做不到,不能在要求的時間裡完成這件事。但其實我們本可以。
突破自我心理設限的過程,就是我們不停的和自己潛意識在搏鬥。贏的次數多了,也就能夠突破了。只需要一段時間的堅持,有文章說,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那我們不妨,就以21天為限,在21天里對自己的潛意識進行抗爭。
第三,習慣性自我安慰
拖延症患者在因為自己的拖延造成造成一些不良後果時,總是習慣性自我安慰。「其實還好,不就晚了幾天嗎」,「不管怎麼說,也算是做完了」。
古語云,不見棺材不落淚。沒有懲罰就不會深刻的反思改進。在因為拖延造成不良後果之後,我們不應該自我安慰,而是應該自我懲罰,而且應該是能刺痛你的懲罰。
第四,過於苛求完美。
仔細,是一件好事,但苛求完美則不是一件好事,而且往往會是一件壞事。大多數人的工作還不需要那麼完美,大多數人的能力也做不到完美。
工業上的完美精細,都是基於制度和設備上的標準化。而且工業上的完美是可以簡單複製的,它是客觀的。但我們大多數人的日常工作,主觀性的工作占多數。我們往往做不到客觀,簡單可複製式的完美,只能在自己能力範疇內,盡量做好。
當我們在某個細節上過於苛求完美,那麼我們往往失去的是對全局的把控,和工作整體的推進,失去了效率。
但大多數時候對我們來說,效率比我們能力所能達到的「完美」更重要。
推薦閱讀:
※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下一個被害者是不是自己
※如果生活所在地周邊沒有專門的電池回收處理設施,廢棄的電池應該如何處理比較妥當?
※為什麼西方聖誕節,可以在槲寄生(一種植物)下偷取愛人的一個吻?
※怎樣理解「一個人的出身,決定了他將來的社會地位」這句話?
※王路:我不講媒體人該怎麼做,我講人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