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龍:耕耘與收穫——學術研究回眸與感悟
2017年12月25日 廣州·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郭小東文學館
楊劍龍老師是上海人,(楊劍龍 百度百科)18歲離開上海到江西插隊,在農村插隊時與當地農民建立了深厚感情,這段農村生活也影響了他後來的學術研究及文學創作。他認為,農民在土地上耕耘,而學者是在稿紙上耕耘。他梳理了自己三十多年來的學術研究及文學創作,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一個人能夠把自己的文字留給這個世界,就是人生中有意義的事情。從碩士論文談起,到博士論文,再到後來的國家項目,他認為,是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奠定了自己的學術基礎。他也提到,自己一直和師範學校結緣。本科在江西師大,碩士在揚州師範學院,(即現在的揚州大學)博士在華東師範大學,畢業後留在了上海師大任教,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上海。
他認為做研究首先要熟悉文本,不能一談某個問題就迅速到知網上找文章。這樣會被別人的觀點牽著走,失去了自己對文本的第一感覺。而在閱讀大量文本的過程中,其實就能發現問題。比如他談到自己在讀研期間就翻閱了《中國新文學大系》,運用最傳統的作家論、作品論,把作家和作品放到歷史語境中客觀評價。在平時參加答辯會議時,他發現很多人是以仰視的姿態看作家,一昧地讚揚。但其實我們應該以平視的眼光與研究對象對話,客觀地評價。錢穀融先生甚至認為有時候研究者應該以俯視的眼光,從上往下看,這才有真正的見解,從長處說長,短處說短,而不是人云亦云。
認真是著名學者都具備的性格品質,楊劍龍教授也不例外。在澳門的一次學術會議上,他碰到了謝冕、洪子誠等研究中國當代詩歌的大家。趁著開會的間隙,他分別跟他們幾個人在門外討論,會後把這些談話整理成文字,並且找到了一些引用的話的出處,最後收錄在《坐而論道:當代文化文學對話錄》一書中。而且,在每次這樣的對話中,每當楊劍龍收到稿費,雖然錢不多,他依然還會把稿費和對話者對半分,認為這也有對方一半的功勞。有這麼細心的想法,實在很難得。
最後他提到,要做一個學者,要給自己留一塊學術自留地,在這裡默默耕耘,挖深了,總會有收穫。除此之外,還要有廣闊的研究視野。比如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都市文化(依託上海),學習文藝學理論、民俗學、心理學、文化學、宗教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從文化角度看文學,有時候可能更清晰。」又比如,在熟悉一套理論後,可以舉一反三。他寫過一篇文章《論魯迅小說中的「反諷」》,首先是搞懂「反諷」的內涵、意義,然後才能從作品中找到對應的點。除此之外,要學會站在巨人肩膀上找自己的觀點。我們知道,汪曾祺自稱是個儒者,但是楊劍龍在閱讀作品的時候,發現他也受到莊子、道家的影響,他就把作品中有體現這一點的都梳理出來,再做成一篇論文。而對一些自己不能把握的東西,他果斷放棄了研究。比如,本來打算寫《廢名傳》,除了到廢名故鄉考察,還找來了當時一本未出版的廢名著作《阿賴耶識論》,但是發現自己讀不懂。後來覺得既然讀不懂廢名的宗教思想,那還談什麼研究呢?
楊劍龍老師除了悉心指導學生論文,還能更好地集合這些資源。他曾主編多本著作,囊括學生的學位論文選篇。甚至到香港中文大學當客座教授期間,也將那門選修課的學生課程論文彙編成集,受到了港大校長的高度認可。他的腦子裡總能根據某個學生的特點提供一兩個選題,有時又把幾個學生的論文做成一個系列,彙編成集,這是讓人很意外的事情。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楊劍龍老師在上海師範大學任教,學校有校車來往於市區和學校之間。但是某一天,有小道消息說校車要取消了。眾多以校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老師都感到很不滿,於是到行政部門搞靜坐活動。第二天,校方組織了座談會,互相交換意見。作為與會代表之一,楊老師事前做了很多準備功夫,查了校車的歷史、上海其他高校的校車服務。「我就像在做一篇論文一樣,希望把我們的願望告訴校方,校車應該是服務師生的。」即使這樣,校方也沒有採納。滿肚子怨氣的楊老師寄情於創作,寫了一篇小說《最後一班校車》。在傳閱的過程中,一位退休教師將此放在了自己的博客,並附上了上海師大的校園照片,引發師生關注,最終也發表在文學期刊上,曾一度引起熱議。原來,文學還有這般力量。
推薦閱讀:
※11/6 | [線上講座] 聆聽傳統文化里的可持續發展之道
※如何讀詩?
※單從智識增加的角度去講,優秀的紀錄片與講座是否能代替閱讀學術著作的功效?優秀的藝術電影可以代替小說的想要傳達的精神世界與藝術情緒與美感?
※【群開講】泛談網路銷售——來自知乎來也群
※【馬千里開講】最初級地講講格律詩——知乎來也開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