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角度看營地教育
此篇文章整理於歐森營地導師社群每周分享,本周分享邀請到了歐森營地資深小營員賀一心媽媽於洪波老師。
目前營地教育行業被很多人關注,這種創新型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也深深的吸引著社會上很多家長。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也在慢慢發生變化,從對知識的所求上升到能力的培養甚至是素養的形成。歐森營地成立三年以來,已經有一批跟隨它一起成長起來的小營員,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也是有很多的感觸。今天就一起來聆聽我們的家長朋友是怎樣看待和認識我們所做的這些事情和對我們有怎樣的期許,相信大家都會有更深的思考。
以下為分享內容:
認識歐森營地,知道營地教育,是三年前的一個巧合。當時在體驗活動現場,老師的講解和導師的營地活動組織一下子吸引了我們,原因很簡單,我們家長和歐森營地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玩耍,是最嚴肅的教育。
繼而一心參加了歐森營地的第一期桫欏谷冬令營、悅光森林夏令營、廈門設計周末營、北京滑雪營以及今年的黃山全明星營,這個寒假繼續奔赴澳大利亞。
這麼多期營會下來,孩子們玩嗨了,家長們樂了,導師們辛苦了。導師們的努力和認真相信家長們都能看得到,感受得到,所以就有了孩子們的一期又一期營會樂此不疲,就有了我們這樣「資深營員家長」。在這裡,先謝謝各位導師們的付出。
那麼,我們就從參加這一系列營會開始講起吧。
一、 三要素及關係(角色認知)
所有營會無一例外的三個要素主體是「家長」、「孩子」、「導師」。我之所以如此排序三要素,是因為家長的需求是開端,繼而輸送出孩子,再由導師對孩子完成營會活動和教育引導。所以,家長的「痛點」一定是推進營會持續進行的原動力,因此,了解並熟悉家長們的意願訴求,達成家長與導師間的理念行為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加強溝通與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像本次的家長和導師的微溝通就是很好的例證。
但是,當營會活動展開來時,三要素的排序就變成了「導師」、「孩子」、「家長」。導師的引導和陪伴絕對第一位,孩子們都在是在導師的組織下開展活動,家長默默關注支持並及時反饋補充。所以,導師們的責任和能量在此就顯現地尤為突出,唯有「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而不破。
其實,以上內容大家應該都清楚,我為什麼還要擺在第一位來講呢,因為這是做事的源頭,我們每個人都是人生大舞台的演員,都分飾不同角色,而整個舞台整台戲要演好,離不開每一位角色的首先自我認知:我是什麼角色,我該做什麼。繼而才有角色間的配合。我們源於「孩子」而結識,伴隨著孩子的成長過程,我們家長和導師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二、 課程設計、活動組織以及營會反饋
1、課程設計要有框架綱領。我們傳統的教學在老師上課之前一定要備課的工作,體制內教育都有教學大綱,有講課大綱,老師需要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融入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展開後續教學工作。而不管是如何的方法論都是基於基礎的教學大綱,而大綱是歷屆多少教育專家經過多方調研、本國國情分析之後形成的智慧結晶(雖然仍有瑕疵甚至被人詬病)。但是它一定是有一種強大的、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那麼,我們導師的課程設計又是基於什麼系統理論呢?大家都熟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啊。初心所在,將是閉環終點,沒有主脈,全是分支,那就談不上系統。
2、課程設計要分析孩子。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孩子都存在很大差異性,無論是身體發育還是心理發育。如何鑒別孩子的差異性,我認為需要有一套成熟的測量量表,這樣,導師可以給出家長和孩子一個良性建議,根據孩子的不同參加不同的營會活動。這就要求導師具備一定的心理學基礎,更細化的話就要研究和沉澱一些教育心理學知識和方法。
3、課程設計要讓主題具備連貫性。比如「堅毅」這一品質的培養,北京滑雪營的主題,但是一種品質的培養僅僅通過一次營會就能培養起來嗎?我想這是需要反覆和鞏固培養的。三次活動同一主題但是不一定形式固化,可能對孩子某種品質的真正培養才會有實效。
4、課程設計需要做好與當地文化的結合。我們營會活動每年都是「遍地開花」,在不同的地區舉辦。海外營一心今年才參加,但就國內營,我想還是需要做好當地文化轉化的工作。將課程與所在地的人文風景、區域特色有機結合,形成真正有內涵有特點的課程,而非只是簡單嫁接,擔心是由同樣的活動搬到另外一個地方。
5、活動組織時,導師作用尤其凸顯出來。導師是連接課程和孩子的橋樑,既要完成活動任務,又要關照孩子們的現場反饋。所以,我認為,活動前對孩子的個體分析少不了,例如:哪類孩子可能出現哪些問題,應該如何應對等。活動中,導師儘可能做好引導作用,調動孩子們的思考和參與。如用大人語言立規矩,用孩子語言幫助其執行和規範。如針對性鼓勵而非籠統性表揚。在活動中認真觀察每位孩子的表現,關照到每位孩子的當下狀態,而非僅僅是細心照顧孩子的日常起居。
6、營會反饋,一次營會就是一次父母與孩子的小別離,是平時父母教育孩子的一次檢驗,也是家長「照鏡子」的機會。一次營會十天左右,孩子不見得有特別明顯的外在改變,家長能夠獲知反饋就在於導師的信息。那麼,營會反饋評價體系是否已經建立,依據什麼理論體系,這又是擺在家長和導師面前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以,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營地教育反饋體系或者這樣的一個標準是營地教育走向縱深的必要條件。當然,營會後能逐一跟家長進行至少一次的當面溝通也是有必要的。
三、導師是在做一件安靜的事情。做教育來不得浮躁,來不得熱鬧。唯有靜下心來,走進自己的內心,尋找到自己要做教育的「痛點」並能捨得坐冷板凳。做教育即育人,是被孩子們關注的職業,一言一行都可能是對一個人的引導,容不得馬虎。做教育,需要打鐵還需自身硬,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素養,是吸引孩子們的最大磁力。做教育,最需要懂得愛,愛己,愛人。
(今天只能多點引爆,希望能給導師們一點點思考的可能。)
結束語:年輕的導師們,你們具備很好的專業知識和人文素養,又站到了營地教育起航點上,現在和將來的家長們只有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培養,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都剛剛好。祝你們好,愛你們。
往期文章:
參加中國營地教育大會(China Camp Education Conference,簡稱CCEC)有感
The 6Th Asia Oceania Camping Congress第六屆亞太營地大會分享
日本YWCA(Young Wo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營地考察之旅
為什麼在美國是營地,在中國是教育?
營地與我
營地,重新定義教育
營地教育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歡迎添加微信:ddAS0905 交流~
推薦閱讀:
※父母跟你講過的哪句話在你印象里最為深刻?
※美國式家庭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傳說!
※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會採取哪些和自己父母不一樣的兒童教養方式?
※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考試,就不寒而慄。都有哪些見聞觸及了你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