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商教育入門(4):排拒之傷
什麼是排拒之傷
我有次跟朋友吃飯。
她抱怨老闆排擠她。
我問為什麼這麼說,她就舉了個例子。說她在尋求發展想加入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老闆的另外一個下屬負責。她就跟老闆說希望自己加入,老闆說「好啊你去跟AA(負責項目的人)聊聊把"。後來老闆也就沒有了下文。
我聽了說:"這個不是挺正常的嘛,沒看出有什麼啊"。
她說:"他如果真正在意這件事情,為什麼不去跟AA溝通。這明顯是不希望我加入"。
我說:"那你跟AA聊了嗎?"她說:"AA又不想要我去摻和,說不說又有什麼區別"。我說:"那你聊聊看唄,又不是別人肚子里的蛔蟲"。然後她說了一些,大致是這項目其實也沒啥意義,不值得參與,就這麼樣把。
她以前在另外一家公司的時候,很受公司老闆的信任,然後她覺得其他同事都在排擠她,很不開心。我也是聽了覺得,這些好像看不出來什麼排擠啊。但是她很不愉快,最終離職。
後來有次她回到前公司,跟以前同事聊天,感覺好了很多。跟我說「好像我覺得當時他們也不是那麼排擠我啊,是我想多了"。
但這種感覺又會在新公司繼續。
她是一個排拒傷痛明顯的人。
所謂排拒,就是排斥、拒絕他人。而排拒之傷,則是一個人感覺到被他人排斥、拒絕,並因此產生的心理傷痛。
需要說明的是,傷痛是一種感覺,感受到特定的傷痛,例如排拒之傷,未必是他人的原意。而一個人同樣的行為,可能在不同的人那裡感受到的,卻是不同的傷痛。
成年人的心理傷痛,很多來自於兒童時代的經歷。
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如果子女並非是父母期望的結果,而父母又缺乏健康的情感,那可能對子女本能的排斥,而子女從小就感受到排拒的傷痛。
例如在重男輕女的環境中,父母期盼男孩,卻生下了女孩。對於意外的生命,父母難以接受。在情感和行為上自然會表現出來。我曾經有次,聽到人傾訴父母如何喜歡弟弟,卻排斥自己。常年積累的情感爆發,那種傷痛撕心裂肺。
再比如在學校里,希望加入群體,卻因為各種原因被排斥。
排拒傷痛,往往是一個人希望融入特定的關係(家庭、學校、朋友圈等),卻感覺被抗拒而形成。
排拒之傷 => 逃避者
前面談到,人類的心理有種本能,會不顧一切避免再次受到嚴重的心理傷害。由此往往導致人格假面的形成。
那麼我們如果感受到了排拒傷痛,心理會如何應對呢?
如果我們避免融入各種關係,那麼就不會被排拒了啊。例如如果你不要去跟同學交往去靠近,那就談不上別人排拒你。
因此心理上對排拒傷痛的反應,往往是形成"逃避者"的人格假面。
逃避者內心渴望關係,但是心理和行為上卻又往往迴避關係。這樣本身他們就有了內在的矛盾性。
例如前面我的朋友的案例,她在意跟老闆的關係,以及想要加入項目。但是自己卻不願意去溝通、爭取。甚至直接否認這些的意義(例如項目本身也沒什麼)。如果她真的不在意老闆、同事的關係,也就不會經常的提及、甚至抱怨這些話題。
有衝突性的場景,很容易激發排拒傷痛,因此逃避者會竭力避免衝突。然而,一個人如果不能正面衝突,就很難建立起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這樣的人,往往在集體活動中,縮在角落裡面,不希望被他人注意。
他們盡量避免佔據大的空間,避免與他人的關係推進,哪怕內心有強烈的需求。容易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例如小孩可能沉浸於自己的幻想世界。事實上,有排拒傷痛的成年人,往往在關係中也容易躲在自己的想像里,而不是去跟人交往、推動關係。然而,問題是,他們的想像一方面缺乏現實接觸的依據,同時帶有排拒傷痛的濾鏡,導致心理問題的進一步加劇。
就像前面朋友的案例,她猜想老闆、同事都在排擠她,但是卻不願意去正面溝通,推動關係。
逃避者往往表現得聽話乖巧,不會惹麻煩,很少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哪怕本身是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低,容易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很難相信自己會吸引到其他人。
這樣的人在親密關係中,同樣容易迴避衝突,對自己的需求輕描淡寫,然而內心裡往往希望對方能夠在自己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就能符合自己的期望。當期望達不到的時候(大概率就達不到,別人又不是肚子里的蛔蟲),容易產生非理性的情緒。
排拒傷痛的有色眼鏡
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不惜一切避免再次感受類似傷痛的特性,既保護了我們,又形成了新的問題。那就是傷痛並沒有真正的癒合,只是被掩蓋了。
而我們的傷痛,就像是手上有一個嚴重的傷口。哪怕是他人懷著善意,拉一下手,對於有嚴重傷痛的人來講,都可能牽動傷口,然後說」你把我弄疼了"。其實弄疼他們的並非對方,而是自己的傷口。
有嚴重傷痛的人,就像帶了一個有色眼鏡。有意識無意識的,會透過"排拒"的眼光看待和感受世界。
在前面的案例中,我朋友曾經看到其他同事在一起,就感覺是不是別人在議論她。這種就是"透過有色眼鏡"看世界。同樣的老闆沒有進一步的行動,她也會感覺是"排擠"。
舉個例子,如果有人說話打斷了他。無傷痛的人,更可能認為是自己的內容缺乏價值;而有」排拒傷痛「的人,往往認為是」對方認為我不重要,不想跟我進行下去「。
其實理性的說,道理大多數人都懂。但嚴重的心理傷痛一旦形成,人就很難做到理性。真正的升級是實現傷痛的治癒。而做到這一點的第一步,是理解和接納。
前面談到,在江歌母親的出庭描述中,有這樣的一段:
江歌:媽媽你猜今天誰來了?
江母:不會是之前追過你的那個男的吧江歌:不是啦,是劉鑫她前男友江母:他來幹什麼
江歌:他來找劉鑫,劉鑫發信息過來讓我去把他趕回去,我回家看到他在我家走廊那,問他你怎麼知道我家的地址趕他走,他問我憑什麼管他,我說你這是在我家門口,你騷擾到我了江母:你怎麼趕的江歌:我說你走,離開我家最後這句話:"我說你走,離開我家"。這句話帶著比較明顯的排拒色彩。如果陳世峰有比較嚴重的排拒傷痛(事實上從陳世峰失戀後的跟蹤來看,顯然心理問題已經挺大了。而排拒傷痛又是普遍的問題),在那種本身陳世峰心理已經不穩定的情況下,這種語言往往是在火上澆油,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引發情緒大爆發(即使沒有排拒傷痛,這種對立語言依然容易激化矛盾)。
再看這一句"他問我憑什麼管他,我說你這是在我家門口,你騷擾到我了"。江歌的回答,從道理上來講沒什麼問題,但問題是在處理情緒不穩定的人的時候,首要考慮的應該不是講理,而是情緒處理避免失控。當然,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最重要的,大多數時候是早期的識別風險,消除或者避開。這些,都是需要對人類情感運作的認知。
親密關係中的逃避者
鑒於擁有排拒傷痛的人,容易逃避關係,他們對關係的需求往往很難滿足。
這樣的需求日積月累,如果他們發展了親密關係(典型的就是戀愛),那麼往往會把所有對關係的需求,投射到對方身上。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他們對這段關係的期望是非常大的,例如認為如果沒法得到他的愛,就無法成為完整的個體。
而他們的溝通,又是非常有問題。對方稍微有微詞,都可能會令他耿耿於懷,覺得被排斥。作為逃避者,又往往不會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需求。那麼往往他們就用自己的想像代替了客觀事實,可能各種情緒,例如心生怨念;另外一方面,這些問題和需求積累起來,等到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是大爆炸,難以收拾。
===情商教育內容===
兩性關係:電子書《單身女人,讓男神倒追你》
情商教育:教程《家庭情商教育入門》推薦閱讀:
※怎麼使小孩子以後更傾向異性戀?
※主題分享第二期:焦慮
※童年和少年時期家庭的貧窮對人影響是好是壞?
※覺察
※如何處理自己對父母的強烈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