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城記憶:連接南城熱土的紐帶——兩廣路!
一切客套話都不用說,任何洋洋洒洒的詞句也沒有「南城的」這三個字讓人沸騰!不管您110103、還是110104,我們共有一個名字——南城人!
好,一起打開塵封不太久的南城記憶.......讓更多南城長輩、兄弟姐妹,找到昨天家園的印記~!
真的,對南城熱土的愛,只有咱南城人心裡才共鳴、感動!
時間調到幾十年前的北京,這次旅程從菜市口開始,然後往東、再往東........
時間調到幾十年前的北京,這次旅程從菜市口開始,然後往東、再往東........
很久以前,路北有家上海餐廳。上海餐廳對過是爛漫衚衕,衚衕口東邊有個「黑猴兒百貨」(不是鮮魚口那個)。
老宣武的都知道,菜市口黑猴兒小店當年特有名~!
鶴年堂,成立於1405年(明永樂三年),是由元末明初著名回回詩人、醫學養生大家丁鶴年創建的。它比故宮和天壇要早十五年,更要比地壇早一百二十五年。
菜市口信託商店,以前真有好東西。
老菜市口大街,丁字路口西北角,菜中南邊。
從菜市口西望,遠處的棕色樓是牛街。棕色樓路北是回中,北邊那個大樓中間有個大門洞,夏天地下有過堂風,小時候專門跑那兒吹過堂風去。
過街天橋底下就是南來順。
60年代老丁字路口南來順。
左邊是菜百,右面是文具店、五金店。
菜市口百貨商場。
菜市口衚衕,南橫西街和東街的分界。
菜市口電影院。
遠處右邊的綠樓挨著虎坊橋,更遠處是惠中大廈。
愛德康,旁邊鐵門衚衕,小籠包兒。馬路對過澡堂子、傍邊冷飲店,酸奶、全世界最涼的冰霜。最早旁邊還一個副食店,醬豬頭肉倍兒香,對面鐵門小學。
可惜這一段,炊具商店、中原百貨.......都不在了。
果子巷,進去後一拐彎,北堂子衚衕!
一個名氣遠遠大於口感的鹵煮店,真的一般般。
老中華書局,於1912年1月1日由陸費逵籌資創辦於上海。1954年5月,中華書局總部遷址北京,1958年改為以整理古籍為主的專業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學術著作方面更有長足的進展,從而享譽海內外。
晉陽飯莊(紀曉嵐故居)。
虎坊橋,東望。
珠市口西大街胭脂衚衕南口。
麥當勞,惠中大廈。
皮革廠。
西湖營把口,當年這是一個珠寶店。
豐澤園,蔥燒海參、烤饅頭,好吃。
老教堂。
珠市口西大街清華池。
最早叫「開明戲院」,後來是「開明電影院」、特殊時期叫「民主電影院」,再後來叫珠市口影院。右邊是留學路北口,東側紫竹林餐廳。
同仁堂南城批發大樓。80年代末,旁邊有家披薩餅有名。
珠市口路口,西望。這個年代路寬啊,後來顯得特窄。80年代末、90年代初左側電線杆子前邊有個美髮廳,逢年過節人特多。
珠市口東大街西望,旁邊是修縫紉機的。
珠市口與前門大街相交十字路口。
老前門大街看東珠市口。
珠市口東大街鳥瞰。
1961年珠市口東大街。
作者:宣武故事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