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學習:除了不厭其煩地臨印,我還可以做點啥?

關於篆刻能達成的藝術水平,吳昌碩曾經在他的畫論里說過一句話:「小技拾人者易,創造者難,欲自立成家,至少辛苦半世。」我認為這樣的話,對於篆刻學習,同樣適用。以前有句話說「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他們認為篆刻只不過是一門雕蟲小技,有見識的人是不屑做這件事的,其實,遠不是這樣,要想在篆刻上有所成就,恐怕也是需要辛苦半世的。(我不贊成那些說"我只是玩玩,我又不指望著能學成個啥成名成家。」的人,可以忽略我這一系列的文章,對你來說,這些文章全是廢話。因為我一向是認為「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的。)

(臨摹古印只是篆刻的學習項目的一小部分)

我自己發布過100方漢印的作業,當然,說是作業,我這裡也不是課堂,我也沒有打算收學生的學費,作業只是一種方便的稱呼,有一部分印友,臨了十幾二十幾方之後,有印友跑來跟我說:我現在每天除了臨印還是臨印,難道學篆刻就只是臨印?

對於這樣的印友,我建議去看看我以前寫過的《我要學篆刻了,都要學習哪些內容》那篇文章,學習篆刻,有太多可以做的日常學習內容了。今天這篇文章跟那一篇的內容有重複的地方,算是老調新彈。

做為一個篆刻人,日常可以做的事情如下:

一、翻兩頁篆刻史

篆刻史學習的重要性已經不必強調了,學習篆刻史,我們才會知道篆刻是如何由實用印章一步步發展來的,知道古璽、秦漢印,唐宋元明清一路走來,印式的發展與形成,入印文字的區別,歷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篆刻流派,哪個流派又各自出了哪些篆刻名家,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如何,在他手裡,解決了哪些問題,出現了哪些新的創造性的東西,他跟其他篆刻流派的名家們區別在哪兒,他的如承如何,他的代表性觀點都有哪些等等。而理清這些,對於自己篆刻學習進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解決是有指導意義的,比如:刀法為啥在清代浙派這裡發展到了極致,而後來的鄧石如又是如何把書法引入篆刻開闢了新路,後來的吳讓之如何發展和完善鄧派篆刻,趙之謙又是如何擴大了取資範圍,後來的吳昌碩、黃士陵、齊白石等名家又是如何發展和借鑒的等等,理清這個脈絡,對於我們的具體學習過程中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採用相應的解決辦法是有指導意義的。前人已經走過的彎路,我們可以避免再走,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可以迅速的引入我們篆刻的作品。

(李剛田先生主編的《篆刻學》)

具體學習篆刻史的方法,有朋友覺得枯燥,我前面理過一套篆刻史的學習言章,也大致就是不到20篇文章,讀完對於篆刻史就大致會有一定的印象,這是簡略的篆刻史學習方法,就是看我的那20篇文章,再豐富些,可以去看以下這些書:

1、沙孟海先生的《印學史》;

2、李剛田、馬士達先生的《篆刻學》篆刻史章節;

3、孫慰祖先生的《中國璽印篆刻通史》

4、劉江先生的《中國印章藝術史》

當然,如果對某個時期,某個篆刻家產生了興趣,還需要結合某時期、某個印人的個人專業書籍。這裡不再另外列出了。

二、啃點《說文解字》或者背點字典

篆刻是文字的藝術,而且大略是關於篆體文字的藝術。因此,從事篆刻的人,都應當了解文字學(不是學術性的研究文字學,而是學習跟篆刻相關的文字學),因此建議對《說文解字》進行逐字的學習。

(《說文解字注》書影)

當然,我們學習《說文解字》跟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說文解字》的目的不一樣,我們學習它,主要是為了了解篆書的基本定法,不至於在實踐中犯錯誤,篆書雖然也有偏旁部首(說文里的五百四十部),很多字也可以用楷書的寫法推斷出來,但另外還有很多字經過文字的發展,特別是「隸變」之後,現代的楷書寫法與古代的篆書寫法大不相同,用楷書的寫法憑想像推斷出來的篆書寫法,往往會出現差錯,我們在各類書法篆刻展覽中經常見到這樣的作品,就算是長年從事篆書或篆刻創作的人也不知不覺地會犯篆法上的錯誤(關於篆法正誤,回頭專門寫文章來說)。怎麼辦呢,最好的辦法是逐家對《說文解字》進行學習,實在不行就抄一遍,鄧石如曾經把說《說文解字》在很短的時間內抄了20遍送人,我們不需要那麼趕,一部書9353個字,每天抄100個字(真正實行下來,一天寫100個字並不難,但難在堅持下來),大致3個月時間就可以把《說文解字》抄一遍,這個抄的過程不是學術性的,就是留下印象,每到創作,遇到某字,心中隱約有個大致感覺,不會想當然,這就夠了,當然,真記下來了更好。這跟學英文背單詞一樣的道理。怕就怕日積月累。

(《增訂漢印文字征》書影)

當然,熟識了《說文解字》的小篆文字體系還不夠,我們可能還經常會刻漢印印式的印章,這又需要把《漢印文字徵》這樣的字書再每天看上兩頁,一頁也就五、六個字,新版的《增訂漢印文字徵》正文部分也就670頁上下,分解下來,一年要不了也能認完了。當然,如果想用抄寫的方法,一天抄100個字,這本書的字沒哪么多(只有不到3000個),完成的會更早。

(《小篆疑難字字典》書影)

當然,除了這兩本書之外,你說,我打算下狠功夫把字的問題解決完,還可以把書目增加到下面這樣:

1、《說文解字》(建議中華書局版,如果想一個字一個字的學習音、形、義,可以用鳳凰出版社的《說文解字注》);

2、羅福頤先生的《漢印文字徵》(實在買不到,可以買新版《增訂漢印文字徵》);

3、王同愈先生《小篆疑難字字典》;

4、王福廠先生《作篆通假校補》。

(《作篆通假校補》書影)

三、寫寫篆書

越學習深入,印友們會發現,一個篆刻家首先應當是一個篆書書法家,而書法家不等於篆刻家,就算精通篆書的書法家也不是篆刻家,這二者是有差別的。而為啥要求篆刻人要學習書法呢,因為,一方印章里出現的篆字,因為方寸之間(印面形狀又時又不拘於正方形),文字要拉長、壓扁、挪移等各種變形處理,為了適應印章,篆刻人必須能寫出有自家特色(否則,就是字典或者電腦里的字體)又符合篆書法則的篆書,這些篆書在做上述變形處理時,篆刻人要想隨心所欲(這很重要)達到自己的藝術構思,熟練的篆書書寫水平是必要的。

可供篆書學習的碑幟樣本,也列一下吧:

(鄧石如的篆書字帖書影)

《石鼓文》《泰山刻石》《嶧山刻石》《詔版》《嘉良銘文》《袁安碑》當然,還可以選漢碑的碑額文字找找漢篆的感覺:《景君碑》額、《孔宙碑》額、《韓仁銘》額、《張遷碑》額。還有鄧石如的、吳讓之、趙之謙的篆書(名家篆書,以學篆刻史後,偏師學某家篆刻,就習某家篆書為宜。)

四、讀印譜

讀印譜的重要性,以前無數次強調,此處不再多說。

(印風系列的印譜圖書書影之一)

五、看展覽

去博物館見識古器物,去各種展會看當代作品。有條件的也可以去古玩市場,目的不一定是為了買,主要是為了開眼界,跟前兩項的目的一致,甚至還可以不時的參加種種篆刻用品或印章拍賣會。

(多參觀古器物)

(藝術與生活緊密相關)

六、讀各類書、體驗生活

小說、攝影、各藝術門類的書都可以看,藝術是相通的,各種奇特的生活無法體驗,卻可以在文學作品中體驗到,體驗生活則可以留意生活中的各種細節,比如做飯,古話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書法里的「屋漏痕」與「折釵股」、「高空墜石」、「雁陣驚寒」、「春花舞風」、「蛺蝶穿花」……無不來自生活,這些藝術語言來自生活,豐富的生活體驗也必然彙集在我們的作品裡,進而使我們的作品包羅萬象,豐富多彩。

你好,你還覺得你臨印之餘無事可做嗎?

(【老李刻堂】之205,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篆刻的線條有什麼要求,什麼樣線條才是美的?可以反覆刻磨線條嗎?
漢印作業第106方:說說漢白文印的「逼邊」
齊白石的印好在哪?
篆刻臨摹:究竟要如何上石?
關於篆刻刀法,齊白石這樣說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