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猝死,哪些人需要注意?
游泳猝死,哪些人需要注意?
游泳是很多人比較喜歡的運動,能「強心」健體,還能有助於減肥、塑形。
跟很多運動相比較,游泳算是比較安全的運動了,在很多人心目中游泳有預防心臟病的功效,為何會誘發心梗、腦梗的結果呢?曾經在廣州舉行珠江橫渡就曾有一名中年「泳士」游至中途因心源性猝死、突發性心肌梗死而離世。更多時候游泳時若水溫過低的話,就可能出現冠狀動脈缺血而誘發心肌梗死。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更重要的是要留意心肌梗死的「先兆」,有三分之一的心肌梗死是有先兆癥狀的,比如胸悶、胸痛、胸有緊鎖感、胸部壓痛或悶痛,這些癥狀往往只持續幾分鐘,最多15分鐘就消失了,這時應該立即去就醫。不過,很多人覺得「捱一捱」就過去了,照常去工作或運動,這個時候就可能會因心肌梗死而猝死。在游泳期間出現心臟不適,如胸悶、心絞痛、冒冷汗、頭暈、心律不穩的情況,首先應該停止游泳,到岸上休息。如果有心臟病史,趕緊服用隨身攜帶的速效救心丸,一分鐘就能緩解。同時,可自己摸一下脈搏,如果心跳太快,最好趕緊就醫。
先說一下:哪些人群不適合游泳。
一般來說,游泳館內均會有有禁止飲酒後、傳染性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等患者游泳的警示標誌。
游泳比較容易造成高血壓病人血壓突然升高,有誘發中風、腦梗塞的危險。如果游泳運動量過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在運動狀態下可能會出現血液供應不上,出現冠狀動脈缺血、血管痙攣等現象,進而可能引發心梗或者腦梗。
至少有4種心臟疾患的患者是不適合游泳的:如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未治療)、病毒性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
心臟病患者不宜游泳,因為游泳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對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容易發生心律不齊、心力衰竭。一旦進行劇烈游泳時,心臟供氧供血不足,或誘發心律失常,均容易導致猝死。此外,冷水刺激也會引發冠狀動脈痙攣,誘發心梗。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此時要注意的是:若出現胸部不適就不要再去游泳,應立即就醫。
?
有心臟問題的游泳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 輕微心臟病人可以游,但感覺不適時應儘快上岸。比較嚴重的高血壓病人,如收縮壓超過16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120毫米汞柱的,就不適合游泳。
- 下水前要做充分的準備活動,要慢慢下水,讓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下水時間也不要太長,動作不要太大,要量力而行。
- 最好帶上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等常備藥物,一旦出現意外,可及時服用藥物急救。
同時,還有這幾類疾病的人群也不適合游泳:肺氣腫(老慢支)患者、耳部疾病患者、癲癇、紅眼病患者、皮膚病、月經期婦女。
肺氣腫、肺功能不全患者:這種病人呼吸功能有障礙,而水的強大壓力作用於胸腔和腹腔,妨礙了胸廓的擴張和橫膈的下降,會加重呼吸困難和缺氧,導致頭暈、眼花等。
癲癇患者:在游泳時如果癲癇發作,極易抽筋、昏迷,失去自救和呼吸能力,容易發生事故。
有性病、體癬、足癬、沙眼等病的患者:因為這些病有傳染性,游泳時可將病菌散播到水中傳染給別人。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游泳時水灌進耳道是常有的事,不清潔的水將細菌帶入了耳道,可引起中耳炎復和加重。
由內耳病變引起耳聾、眩暈的患者:內耳不但是聽覺器官,而且也是身體的平衡器官。此類患者不但學不會游泳,而且容易發生危險。
月經期婦女:婦女月經期間子宮內膜脫落而形成創面,不清潔的水將病菌帶入,會引起感染性疾病。再者,冷水的刺激,使盆腔血管收縮,可引起痛經和月經不調。
再說一下:心臟病患者在游泳館突然心梗搶救無效,游泳館應該負多大責任?
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對此,明亞保險經紀公司羅愛榮老師給出的參考如下:
游泳心/腦梗猝死,游泳館責任
大體來說,可以分幾種情況來探討:
1、游泳者是否知道自己患有心臟病?
2、游泳館是否做到了警示和提醒義務?
3、游泳館是否在事故發生時候進行了及時的施救義務?
排列組合一下上面幾種情況:
1、若游泳者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相關疾病,游泳館無相關警示和提醒:
一般來說游泳館入口處一定會寫道:飲酒後、傳染性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 禁止游泳!
如果出險游泳館並無相關警示和提醒(含入場時候工作人員的口頭提醒),游泳者因為心梗在游泳館中死亡,游泳館是一定要負責任的!只不過不是對游泳者的死亡負責,是對讓游泳者進入游泳館負責。
2、若游泳者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相關疾病,游泳館也有警示和提醒,游泳者仍然堅持要游:
一般來說,若游泳館工作人員及時施救了則游泳館可以不承擔責任。若游泳館工作人員未及時施救,則可能會被死者家屬追究未及時施救之責。
3、若游泳者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如果游泳館工作人員現場並未及時發現或者並未積極施救,則游泳館需要負一定責任的。
若游泳館工作人員現場及時發現並積極施救,則可免於被追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