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兇》領銜十大網劇之首,網劇紅海困境,2018路在何方?
作者 | 筱雅
編輯 | 藍
回顧2017,麻辣娛投在11月月底陸陸續續發起了多個TOP10評選活動,包括網劇、網綜、短視頻、MCN等。如今,經過十餘天推廣、數百萬次曝光、十餘萬次投票,各大榜單也相繼出爐。
其中,在《口碑飄紅、流量直升,告別2017,網劇4.0創新時代將開啟丨年度最佳網劇評選投票》一文中,麻辣娛投不以播放數據作為唯一指標,而以對影視產業的開創,啟發,推動,口碑,質量,商業價值等多種維度,評選「年度最佳網路劇」作品。
通過上線時間、播放量、豆瓣評分、微博話題討論數、百度指數,麻辣娛投整理出了二十部今年較具播放量、口碑、關注度的網劇代表,最終通過大眾投票評選出年度10強。
具體如下:
首先,麻辣娛投恭喜以上作品光榮上榜,獲獎公司可聯繫麻辣娛投跟進領獎事宜。再者,我們來探討一下這份榜單揭露了哪些行業現狀。
原創題材衝進榜首,大IP熱潮會退嗎 ?
第一部豆瓣評分達9分的網劇,第一部正式接受審查的網劇,第一部走向海外的純網劇……《白夜追兇》已經創造了不止一個「第一」了。
2017年,《白夜追兇》著實給了大眾不少驚喜,以至於其通過票選登上麻辣娛投的榜單之首,麻辣娛投覺得已經是註定,算不上什麼驚喜了。
畢竟,以上的幾個「第一」不是輕而易舉就能造就的,別說是原創劇了,就連IP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河神》也都沒能擁有這些光環。
在TOP10中,麻辣娛投發現,其中三部網劇為原創,除了前文提及的《白夜追兇》外,還有《熱血長安》和《寒武紀》,口碑都不錯,豆瓣評分均在6分以上。
想想前兩年,網路劇的關鍵詞就是「大IP」,「大IP依賴大演員」,從而引發了IP的爭奪,演員資源、發行等各種爭奪,以至於原創IP的影響力遠不如大IP。
現在,原創開始冒尖了,現象級網劇不再是大IP的天下了。雖然頭部佔比仍為少數,但今年的原創的地位著實提升了不少。
據骨朵數據統計,在2017年Q1-Q3優愛騰三大平台的獨播網路劇中,以IP網路劇和原創網路劇來劃分,愛奇藝有IP網路劇15部、原創網路劇120部;優酷有IP網路劇9部、原創網路劇10部;騰訊視頻有IP網路劇21部、原創網路劇31部。
圖片來源於骨朵數據
優酷和騰訊視頻的原創劇部數略超過IP劇,唯有在愛奇藝上,原創劇以近90%的佔比遠遠多於IP劇。
而這並不能說明大IP的熱潮將退。從騰訊、優酷、愛奇藝接連發布的劇集片單中可以看出,大IP改編劇依舊是主力選手,且題材大多集中在懸疑奇幻、歷史傳奇類型,比如《大明皇妃·孫若微傳》、《長安十二時辰》、《九州縹緲錄》、《帝王業》、《武動乾坤》等。
我們不可忽視IP劇的影響力猶在。也許,正如白一驄所說,大家多扶持原創,大IP的風潮會過去。但現如今還為時尚早。
二八效應明顯,腰部尾部的窘境
從TOP10榜單中,我們不難看出10部中有9部有著「優愛騰」的身影。要麼是自製,要麼是出品,僅余《海上牧雲記》為多平台發行,其餘均為單平台獨播。其中,優酷有五部獨播劇,愛奇藝僅有一部獨播劇,騰訊視頻有三部獨播劇。
麻辣娛投曾在《網劇市場不光有天價製作費,還有各位推手造就的3個月322億播放量》一文中提及,從2017年一季度開始,愛奇藝、騰訊、優酷三大視頻平台的獨播網路劇數量就達到了整個市場的80%以上,數量分別是135部、52部、19部。
據藝恩數據顯示,近一年來,網路劇季度平均上線數量為56部,2017年Q2、Q3上線網路劇數量略有下降。2017年三季度以來,網路劇TOP10流量集中度首次達到80%。
圖片來源於藝恩數據
由此可見,網路劇市場二八效應顯著,也反映了網路劇市場頭部劇集對長尾市場的擠壓加重。據骨朵數據統計,2017年Q1-Q3,全網的網路劇數量為251部,假設前三季度TOP10流量集中度平均為80%,則剩下的241部僅佔了20%的流量。
根據第一季度165億播放量,第二季度47億總播放量,第三季度322億總播量,可以算出TOP10佔據了427.2億播放量,而剩下的241部的流量僅為106.8億。當然,這裡的前提是前三季度TOP10流量集中度平均為80%。
雖然第一季度為73%,第二季度為70%,但以上假設也足以證明了二八效應的顯著。如此環境下,腰部尾部的出路在哪兒?
眾所周知,網劇需要通過廣告植入、點擊量分成以及出售版權來獲取收入。而對於一些非大IP、大製作的網劇來說,版權很難賣出好價格,也很難獲取在分成、廣告上獲得高收益。
而隨著精品化的來臨,網劇的製作成本在增加,不是幾百萬就能夠解決的。去年,一大爆款網劇——《妖出長安》,12集的製作總成本不到500萬元,單集成本不到50萬元;另一爆款《太子妃升職記》,35集的總成本約2000萬元,單集成本為57萬元。
然而,如此低成本投入的作品只能算得上爆款而非精品。畢竟,精品不是吹出來的,也需要實打實地砸錢。
據了解,去年的《美人為餡》和《如果蝸牛有愛情》均達3億級別,《老九門》、《花千骨2015》和《半妖傾城》也都超過1億元。而今年的《白夜追兇》製作成本8000萬元,《九州牧雲記》更是投資了3個多億元。
這樣的投入儼然已經超越傳統電視劇,2011年的古裝大戲《甄嬛傳》也不過投資了7000萬元,《如懿傳》的成本則在3億左右。
圖片來源於話娛
成本的增加、頭部的集中,對於腰部尾部的作品而言都是一種擠壓。怎麼算都是一筆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帳。
競爭白熱化,中小網劇企業在2018年應如何「渡劫」?麻辣娛投認為以下三點或許不錯。
其一,類型化,如今的網劇雖然在製作、口碑上都可媲美電視劇,但在滿足不同受眾上仍處於劣勢,抓住某一類型將其攻破也有崛起的可能;其二,精品化,能被淘汰的一定不是精品,好內容才是上位的關鍵;其三、原創化,雙保險——大IP、大明星已不保險,原創好IP也有用戶買單。
當然,更多「渡劫」之法且看2017年12月22日第六屆文化產業資本大會。
註:本活動於31會議 、活動行、互動吧、陸想匯、活動樹等平台同步上線報名通道。
麻辣娛投定位於「中國文娛CEO資訊」自媒體。每年專訪100+行業大咖,報道200+創業公司,發布1000+專業文章,覆蓋10萬+粉絲。已入駐頭條號、百家號、一點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微博等平台,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他們用自己的芳華打造了《芳華》,而且還做了一場資本局
※怎樣看待《傳承者》中的青年團?
※「撒幣」的大佬們,真是越撒越有錢!
※B站要赴美上市?版權問題解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