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科學貓科普:號稱只有土豪吃的辣條究竟有多少危害?

導讀:由於各種原因,人類一直想開闢地球之外的第二故鄉。相信我們未來的科技一定會實現這個夢想。移居太空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地表的改變,需要能和地球上一樣種植作物,這該如何實現呢?

對火星上的未來農場主來說,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兩個健康的蚯蚓寶寶最近出生在模擬的火星土壤中。科學家一直希望了解人類如何能夠有朝一日定居者在這個紅色星球上,所以他們在種植莊稼的實驗中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誕生發生了。

荷蘭瓦赫寧(Wageningen)大學和荷蘭研究中心的生物學家瓦格·瓦米林肯(Wieger Wamelink)正在使用由美國宇航局(NASA)製造的,火山岩石製成的火星土壤模擬物和豬糞製成的混合物中進行植物生長實驗。 瓦赫寧大學的官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些蟲寶寶是在火星土壤模擬物中出生的成年蚯蚓的第一代後代。

我們都知道,火星並不是一個天然的可居住的生活環境,所以如果人類想長期生存下去,這顆紅色星球定居者將不得不建立封閉的生態系統模型 (這些本質上是巨大的玻璃容器,其中溫度和大氣濕度等因素可以控制)。根據聲明,這些生態系統將理想地利用可用的廢物,包括人類排泄物和死有機物質,而這正是這些蚯蚓有的放矢之處。

蚯蚓開始分解有機物,然後細菌繼續分解。根據瓦赫寧大學研究部的說法,這導致氮、磷和鉀等重要植物營養物質釋放到土壤中。

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蚯蚓在土壤中挖出的孔使混合物充氣並改善土壤結構,使水更容易滲入土壤並滋養植物。蚯蚓寶寶的出現似乎表明,至少在短期內,這些封閉的生態系統中的蚯蚓正在興旺發達的生長。

這個實驗的目的是找出蚯蚓如何分解舊垃圾、生產土壤模擬物和豬糞(或糞便)混合物中的細菌和植物的食物。 研究人員種植各種開花植物,並讓它們在這種混合物的幾個盆中發芽,然後加入蚯蚓成蟲。

繼續對這些頑強的蚯蚓進行實驗的眾籌活動已經啟動。 「火星蟲子」計劃已經籌集了一萬多歐元的資金目標,在公眾的幫助下,瓦赫寧根大學和研究所希望繼續測試不同的農作物以及它們的爬行助手。研究人員在另一份聲明中說,還有可能的是,非地球的土壤可能會損害生物的肚子。

當蠕蟲吃有機物質時,也會同時吃土壤。 由於火星地形沒有太多的風化,所以土壤的鋒利邊緣不會被磨損(而地球上的沙子比較圓潤),並且可能會導致蚯蚓蟲體傷害。 研究人員說,火星土壤中重金屬的存在也是蚯蚓是否能夠生長的一個長期問題,需要更長時間的實驗才能得出結論。

推薦閱讀:

開發火星容易還是開發地球的海洋容易?
NASA最新大發現:火星表面存在巨大冰層
一場關於火星的思想實驗——《紅火星》書評
火星上能種植物嗎?

TAG: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