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到有人說酒精度越高就是好酒的,就把這篇文章甩給他。

某寶逛了一圈下來,發現不少葡萄酒賣家都把酒精度作為噱頭,聲稱酒精度越高的就是好酒,甚至有賣家稱單瓶使用的葡萄串數越多,酒精度越高。為了避免廣大酒友被忽悠,小編覺得很有必要寫篇文章來科普一波。

葡萄酒中的酒精來自哪裡?

其實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糖分可以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轉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發酵釀酒正是運用這個原理。

當酵母一口一口吃掉糖分時,發酵過程也就正在進行了,這個過程正是葡萄酒之所以為酒的關鍵。

但是,糖分又從何而來呢?當然是葡萄本身!

用來釀酒的葡萄往往濃縮了許多糖分,這得益於植物本身進行的光合作用,即在光照和葉綠素等一定的條件下,植物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糖分和氧氣。

葡萄酒的酒精度數為何有高有低?

既然葡萄酒的酒精度來自糖分的轉化,那麼為什麼酒精度數有高有低呢?葡萄酒的酒精度到底由什麼決定?

(1)氣候

前面提到,葡萄中的糖分主要來自光合作用,這個過程就需要涉及到光照。

理論上,葡萄在生長季時接觸的陽光越多,積累的糖分就可能越多,也就更有潛力釀造成具有高酒精含量的葡萄酒,這也就是為什麼來自溫暖甚至炎熱產區的葡萄酒酒精度相對更高。

而在一些涼爽產區,光合作用緩慢,糖分累積不多,最終葡萄酒的酒精度自然也就不高。

進一步深扒的話,葡萄園的陽光還受緯度、朝向、海拔和種植密度等影響。

(2)成熟度

除了氣候本身,葡萄的採摘時間也是決定成熟度和糖分含量的關鍵。採收時間早,葡萄果實中積累的糖分自然相對要少,從而釀出來的葡萄酒酒精度較低。

反之,採收時間晚,葡萄積累了大量糖分,自然也更容易釀出高酒精度的葡萄酒。

(3)品種

品種也是影響酒精度的關鍵,有的葡萄品種天性適宜生長在氣候溫暖的地區,或者天性晚熟,那麼這種葡萄就更容易釀出高酒精度葡萄酒。例如歌海娜(Grenache)。

(4)釀造工藝

所選用的酵母的糖分轉化比率、是否中途打斷發酵、是否人工加糖(這在很多產區是禁止的)、是否進行脫醇處理等等……可以說,釀酒師有 100 種方法釀出他想要的酒精度!

總而言之,葡萄酒的酒精度是由許多因素共同決定的,並不是單靠完美的發酵釀製就可以帶來高酒精度,也不是單瓶使用的葡萄串數越多,酒精度就越高。順帶說一句,葡萄講究的是質不是量,用 100 串不好的葡萄釀出來的酒,還不如 10 串好葡萄釀出來的酒好!

14% 葡萄酒比 13% 葡萄酒更好嗎?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你得知道,酒精在葡萄酒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毫無疑問,酒精是葡萄酒重要的組成成分,是支撐骨架和酒體的重要元素。它與單寧、酸度、甜度和香氣一起構成了葡萄酒風味的 5 大重要因素,這 5 者的量要相互和諧,相互平衡,才能給飲者帶來更好的口感體驗。

如果單純只是酒精度高,其它成分不高的話,那麼濃烈刺鼻的酒精就會掩蓋葡萄酒的其它風味,帶來不愉快的口感體驗;反之,酒精度低於應有的水平也會導致口感不平衡,且不足以支撐酒體,導致口感平淡乏味;而對於結構平衡的葡萄酒,即便酒精度高也不會讓人感覺到有特別突出的酒精味,這就是平衡的重要性!

可見,酒精含量只能影響葡萄酒的品質,而不能決定葡萄酒的品質,所以單看酒精度高低是不能下定論的。

綜上來看,14% 葡萄酒比 13% 葡萄酒更好這個說法並不成立!並不是酒精度越高越好,度數高的不一定就是好酒,低酒精度也不乏好酒。

常見葡萄酒的酒精度是多少?

PS,以下均為普遍情況,不排除特例!

(1)低度酒(低於 10%)

典型代表:大部分義大利莫斯卡托阿斯蒂起泡酒(Moscato d』Asti)、布凱拉多起泡酒(Brachetto d』Acqui)、德國大部分珍藏(Kabinett)、晚收(Spatlese)、部分精選(Auslese)雷司令(Riesling)和冰酒(Eiswein)等。

(2)中低度酒(10%-12%)

典型代表:大部分普羅塞克(Prosecco)、德國部分精選(Auslese)級別以上的雷司令葡萄酒以及奧地利、澳洲和美國雷司令、加拿大冰酒(Icewine)等。

PS,11%、12% 葡萄酒可不是像前面圖中那位賣家說的那樣是低等酒,也不是發酵後加糖釀成,更不會因為酒精度低就一定影響口感,導致芳香物質累計不足等,葡萄酒重在各要素之間的平衡。其實,低酒精度葡萄酒以甜型居多,正是有剩餘糖分未轉化成酒精,才會使得酒精度較低。

(3)中度酒(12%-13.5%)

典型代表:大部分波爾多(Bordeaux)、勃艮第(Bourgogne)、香檳(Champagne)、基安帝(Chianti)、里奧哈(Rioja)和紐西蘭葡萄酒等。

(4)中高度酒(13.5%-15%)

典型代表:大部分法國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葡萄酒、部分蘇玳(Sauternes)貴腐甜酒、美國加州葡萄酒、巴羅洛(Barolo)和巴巴萊斯科(Barbaresco)以及多數阿根廷、澳洲和智利葡萄酒等。

(5)高度酒(高於 15%)

典型代表:部分加州仙粉黛(Zinfandel)和澳洲西拉(Shiraz)、麝香(Muscat)甜酒、阿瑪羅尼(Amarone)、波特(Port)、雪利(Sherry)和馬德拉(Madeira)等加強酒。

為什麼現在許多葡萄酒的酒精度越來越高?

雖然酒精度高不代表品質高,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許多葡萄酒的酒精度越來越高了。以波爾多(Bordeaux)名庄酒為例,近幾個年份的酒精度多分布在 13-13.5% 這個範圍內,瑪歌白亭(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美訊(Chateau La Mission Haut Brion)的酒精度甚至達到了 15%;相比之下,上世紀一般不超過 12.5%,例如 1948 年木桐(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的酒精度只有 10.5%。

(1)很多人會將其歸結為全球氣候變暖的緣故。沒錯,前面提到,氣候肯定會影響酒精度,因為溫度越高,葡萄越容易成熟,積累的糖分越高,自然也更容易釀出酒精度更高的葡萄酒。

(2)當然,現在人們為了追求更成熟的酚類物質,葡萄的採摘期也有所推遲,因而積累的糖分自然也就更多。

(3)隨著科技的進步,釀酒的技術也提高了。比如,增強葡萄植株抵禦病害的能力,改良土壤成分,設計更匹配的葡萄植株修剪、栽培方法,控制葡萄產量……問題的關鍵是,這都會使葡萄植株活力更高,結出更高質量、高糖分的果實,當然,酒精度也就更高了。改進釀酒工藝後,使用的酵母品種更好了,優質的酵母有能力把更多糖分轉化成酒精。

(4)上世紀 80 年代,出現了一批偏愛強勁口感的酒評家和葡萄酒雜誌:葡萄酒的酒精度達到 14%、15%,甚至 16%, 就會被評價為 「Powerful」,因 1982 年拉菲而聲名鵲起的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說,媒體輿論引導也起了很大作用。

(5)人們開始追求高酒精度葡萄酒。如今,人們喝葡萄酒時,更喜歡成熟、果味足、單寧柔順的,尤其我大天朝還常常不喜歡太酸的葡萄酒。為了順應市場需要,釀酒的葡萄成熟度越來越高,於是酒精度也一高再高。

來源:樂酒客


推薦閱讀:

英國科學家已經證實,酒精會改變造血幹細胞中DNA排列順序,增加患癌風險。
請問酒精對健身/減脂有哪些影響?
醫用酒精燃燒後喝下去的可行性分析?
喝酒會殺死腸道有益菌嗎?
連喝八罐啤酒會是什麼感覺?

TAG:葡萄酒品鉴 | 葡萄酒 | 酒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