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讀書筆記
這段時間心態崩了,一學期也到了最艱難的時候,什麼都不順利,只希望一切都要慢慢變好。封面是碑林博物館。
菲茨傑拉德 《了不起的蓋茨比》當我翻開書的第一頁,菲茨傑拉德這樣寫道「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勢。」看到這句話,我的眼淚刷地就掉了下來。在我不長的二十年的人生里,很多時間都是被別人或善意或惡意嘲笑批評的,諸如「這麼簡單你都不會」「你怎麼這麼笨」「你是不是理解力有問題」「豬院狗院的學校」「跟你說話咋就這費勁」這些話我聽過很多次,對我傷害非常大,有些人甚至粗暴的把笨、理解力差、反應慢歸於「懶」,我無力去反駁,其實我很羨慕這樣的人,能這樣說證明你根本不了解像我這種笨蛋的困境,換句話說,你很幸運是個聰明人。和我相距一個世紀的菲茨傑拉德就這樣給了我安慰,當我看到這句話淚流滿面的時候,他已經化作塵土,不會知道我的存在,真的謝謝你呀,你這麼偉大,這麼有才華,還這麼溫柔,照顧了一個素不相識女孩微不足道的感受,我要是生於二十世紀的美國,一定不可救藥的愛上他。我忽然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它不會隨著時間淡去,反而更加歷久彌新,給我力量。
生於世紀之交的菲茨傑拉德,可惜四十四歲便英年早逝,和他筆下的蓋茨比一樣令人嘆惋。他的作品表現了特定時期美國作家們的精神導向,即「迷惘的一代」,這個名詞來自於美國女作家斯泰因給同為迷惘作家的代表人物海明威的作品《太陽照常升起》所寫的題詞。這些作家為什麼而迷惘?答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殘酷戰爭對青年們的身體摧毀和精神危機。問世於1925年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主要表現的是「美國夢」的幻滅,對未來充滿夢想的底層青年蓋茨比,即使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獲得了一大筆財富躋身上流社會,面對女神黛西仍然小心翼翼,自慚形穢。他把一生的思念寄托在黛西身上,他用一生的時間來懷念她,請想像這樣一幅畫面,夜幕低垂,月光隱沒,海浪嗚咽,看似平靜的海面之下洶湧澎湃著他壓抑了許多年無法表達的情愛,他願意伸開雙臂隔著海灣來擁抱黛西門前的一盞微弱的綠燈,只為用自己的方式靠近她,那是他畢生追求的一點希望光芒。但令人心碎的是,蓋茨比所傾心相愛的黛西,實際上卻是一個淺薄庸俗的女人,除了華麗的外表之外只余腦袋空空,沒有什麼可取之處,蓋茨比眼中的黛西不過是一個虛幻的泡影,蓋茨比對這樣一個女人的執著守候甚至為她甘願送死,這是蓋茨比的偉大,也是他的悲劇。
我印象深刻的是,「黛西說話的時候,那位軍官就一直看著她,每個女孩都會希望有人用這樣的眼神注視著自己。」是的,沒有女孩不會希望有蓋茨比一般的人像蓋茨比愛黛西這樣愛自己,沒有女孩不會希望有蓋茨比一般的人用如此溫柔的眼神注視自己,即使不能在一起,霸佔他的愛也非常滿足女孩的成就感,或者說,是和黛西一樣的虛榮心。
張煒 《古船》這是張煒第一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86年,張煒甫一出手便是如此深邃厚重的一個長篇。小說以大躍進土改文革等重要歷史事件為背景,表現了窪狸鎮的經濟命脈粉絲大廠的變革,和村民們幾十年掙扎的血淚,深刻叩問了窪狸鎮乃至整個中國幾十年來的苦難歷史,三個家族的主要人物的命運軌跡是整個窪狸鎮的縮影,即代表著先進科技知識的老李家,固守著道德人性的老隋家,弄權奸詐的老趙家,三個家族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小說中隋抱朴隋見素兩兄弟的長對話反覆出現,動輒好幾頁全在寫對話,隋抱朴對隋見素一次次的逼問,而隋見素固執己見的一次次的詭辯,讓我感受到抱朴雖然質問規勸的是眼前的骨肉至親見素,但他實際上還是跟自我對話,在和見素的多次爭論後,抱朴更堅定了自己內心的選擇。我注意到隋家三兄妹的名字都非常有底蘊,長兄抱朴,大弟見素,小妹含章,抱朴見素出自於道德經,而抱朴長年甘願在磨房裡枯坐,不爭不搶,似乎也象徵了老子的出世思想,如果說抱朴代表著退讓,那麼見素便意味著進取,含章意味著承受。小說中出現的幾個意象都暗指著更為深刻的東西,比如作為書名的古船,它從日漸消失的蘆青河中打撈出來,應當是象徵著苦難的窪狸鎮甚至是苦難中國,在時間的侵蝕下銹跡斑斑,但有朝一日會以另一種姿態重新起航,《海道針經》是航海經書,隋不召一生探索如何駕駛古戰船在海上重振風姿,別人笑他瘋癲,卻不懂得他心中所堅持的信念對他的意義,我很佩服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即使這不可能實現,再說蘆青河雖然已經乾涸,但地下河卻出現了,焉知古船不會在地下再次遠航。抱朴所研讀的《共產黨宣言》和《天問》,前者似乎在探求現實的出路,而後者當是在叩問現實何以至如此。小說末尾所遺失的會帶給新生兒畸形和殘廢的鉛筒,也在監視著窪狸鎮村民的一舉一動,像顆定時炸彈,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爆發。
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紅》這部小說在2006年斬獲諾獎,小說採用了多個敘事角度,我的名字叫紅,紅作為主體僅僅出現了一次,我想紅應該是代表安拉的顏色。帕慕克在其中融入了廣闊的文化內涵,包括但不限於神秘的伊斯蘭細密畫技法,十六世紀末燦爛而古老的土耳其社會內容,以及曲折的謀殺和動人的愛情,對傳統和現代的叩問。在故事發生的十六世紀末,正是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的過程,地理位置上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直到現在依然面臨著東方和西方的抉擇,是堅守傳統還是走向現代?堅守傳統,就像書中的奧斯曼大師,以犧牲自我風格為代價,明明知道伊斯蘭細密畫法已經在西方先進的法蘭克透視畫法下處於下風,仍然不肯做出改變;走向現代,就如同主張法蘭克畫法的姨父,面對西方先進繪畫文明的衝擊,高貴而優越的認同感使得他們很難接受擁有如此燦爛文化的土耳其人竟然要屈身於西方。在這兩者之間游移不定的,則是痛苦的殺人兇手橄欖,一方面他要求自己不能背叛安拉,一方面作為一個畫師對繪畫的執著探求竟然對著鏡子畫自己的肖像,他在自己的矛盾衝突中終於走向極端,那就是毀掉背叛傳統的高雅畫師和姨父大人。生於東西方交流橋樑的帕慕克給的解釋為,從來都不存在東方和西方的絕對對立,有了東方,西方的存在才會有意義,反之亦然,如果沒有東方,那麼作為參照物的西方也就失去它的價值,東西方是相對存在的,文化的交融可以展現出它最為美好的可能性。小說很吸引我的是古老神秘的細密畫,貫穿始終霍斯陸和席琳的愛情故事非常美,當席琳打開百葉窗的那一刻,樓下是她英俊瀟洒的愛人霍斯陸,這一對墜入情網的戀人的絕世凝眸定格在圖畫上,被歷代畫家和詩人持續謳歌。
申曉《守望路遙》這是路遙生前的好友所撰寫的回憶文章,有作家朋友,有幼時玩伴,有中學同學,其中水平參差不齊,主要是追憶了路遙的生活碎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更真實,更有血有肉的路遙,他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其次才是作家路遙。推薦閱讀:守望路遙,二十五年祭
普希金《奧涅金》普希金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足以想見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奧涅金》是一部詩體長篇小說,詩體,決定了它言辭的優美,音律的和諧;長篇小說,決定了它表現了廣闊的俄國社會,人物和環境的典型。詩體長篇小說的題材,使得《奧涅金》融合了詩歌的浪漫主義和俄蘇小說的現實主義,它從誕生起就註定了是一部不同凡響的作品。小說中有許多抒情插筆,普希金直接參与故事表達他的情感。在文學史的角度看,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形象,既然是第一個,那麼「多餘人」當然是一個系列形象,奧涅金們面對現實的無能為力,所以他逃避現實,四處漂泊遊盪,貴族階層長期的飲酒作樂和逢場作戲,使得他對美好純潔姑娘的求愛亦是不敢應答,既然他不懂得愛,又如何能去接受愛?遺憾的是,當他歸來的時候,達吉雅娜已嫁做人婦,但她的純潔一如初見,奧涅金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內心,他也像達吉雅娜當初為他寫長信一般為她寫了一封表達愛意的情書,就是如此戲劇,但一切都太遲了。
我最喜歡的兩節:
「請你把這本
雜亂的詩章收下,用你偏愛的手;
它們近乎可笑,近乎憂傷,
它們流於粗俗,富於理想,
這是我飄忽的靈感、消遣優遊、
我的失眠、我未老先衰的年華、
我的心所見到的件件傷心事
和我的頭腦一次次冷靜的觀察
所結出的一隻草率的果實。」
「對於我,奧涅金,這豪華富麗,
這令人厭惡的生活的光輝,
我在社交旋風中獲得的名氣,
我的時髦的家和這些晚會,
都算得了什麼?我情願馬上
拋棄這些假面舞會的破衣裳,
這些烏煙瘴氣、奢華、紛亂,
換一架書,換一座荒蕪的花園,
換我們當年那所簡陋的住處,
奧涅金啊,換回那個地點,
在那兒,我第一次和您見面;
再換回那座卑微的墳墓,
在那兒,一個十字架,一片陰涼,
如今正覆蓋著我可憐的奶娘……」
劉震雲《溫故一九四二》這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小說,沒有主人公,沒有故事情節,應該算是一段歷史紀實,忠實的記錄了一九四二這場暗無天日的災難。劉震雲作為災民的後代,在文本中對這段歷史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質問,他用手中的筆,記錄下親歷這場災難的老人口述材料,是一個記錄者,他用心中的眼,穿透歷史煙雲去還原一九四二,是一個旁觀者,反映在小說文本中,劉震雲始終使用第一人稱來告訴讀者他所掌握的材料,在這個角度看,他又是一個敘述者。在殘酷的一九四二還沒有淡去非常遠的現在,他及時伸手握住這一段記憶,告訴我們,不要遺忘,七十五年的距離,說起來似乎並不是很遙遠,但這已足夠讓我們這代人對這場七十五年前的災難一無所知。而後文附有的電影劇本寫了具體的故事,更為直觀動人。讀這本書,我很悲哀的是歷史中小人物的命運總是最悲慘的,但沒有人會記得他們,在整個戰局之下,三百多萬條人命對領袖來說是那麼微不足道,隨時可以放棄,天災,從來都伴隨的是人禍,對茫然的民眾來說,這才是致命的一擊。
奧威爾《一九八四》太有名的小說,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沒有讀過。奧威爾於1948年創作的政治諷刺小說《一九八四》,構建了一個令人無比絕望的極權社會,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嚴密的監視,哪怕細微到一個表情一個動作,性也成為對黨的義務,只要上層需要,謊言也可以變成真實,然後鐫刻於史書上,成為不可動搖的歷史,神秘的「老大哥」就這樣統治著這個令人窒息的國家。當溫斯頓被嚴刑拷打進行思想改造的時候,他最恐懼的老鼠摧毀了他最後一道防線,他一直保護的愛人裘麗亞在這種恐懼之下也變得立刻可以放棄,此時溫斯頓已經完全喪失了理性和人性。小說當然是虛構的,但這樣的社會究竟存不存在真實性,是空穴來風,完全是奧威爾假想出來的嗎?顯然不是,這個問題仍然值得今天的我們深思。
奧威爾《動物莊園》這是奧威爾通過動物的視角講述的一部政治寓言,諷刺十足。故事發生在英格蘭一個普通的農場,但不同尋常的是這裡的動物們正在策劃一場反動,原因是動物們被農場主奴役日久,卻過不上吃飽飯的生活,但最吸引它們參加運動的是誘人的自由,是對命運不公的反抗驅使它們參加革命戰爭,但當公豬拿破崙登上統治農場的寶座之後,反而對襄助它們一起打贏戰爭的其他動物們進行更殘酷的鎮壓和一次次的洗腦,拿破崙奢侈腐敗的生活最終斷送了動物農場的平等自由,這裡不再是動物的烏托邦。我覺得很悲哀的是其他動物們竟然完全意識不到豬對它們無理的壓迫,並且認為這一切理所應當,它們所付出所有激情和生命的莊園,實際上早就放棄了它們。
祝大家生活愉快。
推薦閱讀:
※後續整理3—未解謎團VMS之死
※怎麼評價《當下的力量》這本書?能達到書上說的境界在現實中有多少人?
※70萬字的《戰爭論》,我們整理了十大金句 | 附送思維導圖下載
※讀書筆記《創意型領袖 從CEO到DEO的轉變》
TAG: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