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生活的掌控權,取決於你的第二份收入!
近來,總是頻頻出現「青年焦慮」、「中年危機」此類字眼。在職業精看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現代社會確實發展太快了,稍不留意就會被「拋棄」。現在這個社會,不光機器在跟我們搶工作,人工智慧也在不遠的未來等著我們。
對於很多在職場深耕的人來說,他們面對的壓力可以說是空前的,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七八百萬的大學畢業生,他們都要走向社會。有文化、有幹勁是他們的統一標籤,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相對於職場老鳥更有時間和學習能力。
所以如何能擁有與年齡同步增長的收入?這是擺在每一個人面前的難題,無論年長與否。相信你已經有了這種焦慮,那麼恭喜你,踏出了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很多行業大牛都會說,如果你想擁有掌控人生的能力,那麼無論你在做什麼,請永遠保持第二份收入。如果說,你的第一份收入,是必須,那第二份收入,就是選擇。
《富爸爸,窮爸爸》是小編特別喜歡的一本書。作為入門級別的理財書籍,它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羅伯特·清崎和妻子金·清崎從1985年的無家可歸到1989年成為百萬富翁的轉變,這是比一切理財技巧更重要的、「把信念轉變為對等物質」的力量。
羅伯特在書中為大家介紹了四種象限(如下圖),E代表僱員,B代表企業主,S代表自由職業者,I代表投資人。
書中,羅伯特·清崎提出了一個與「第二份收入」相似的觀點,「學會在多個象限工作,尤其是一個在左(僱員和自由職業者的象限),一個在右(企業主和投資人的象限),要比僅在一個象限工作好的多。」
人生應該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好好學習,用學習來武裝自己,充實生活;持續學習,與社會共同進步,才能更好的活下去。人的成長和前進的道路是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從自己由一個幼童到一個成人,社會的進步都證明了這一點。 知識就是財富,有知識才得以在這個社會立足。活到老學到老,提高自身的修養。
當然書中提到一條很重要的定律:學習,必須源於熱情。只有持續不斷的學習改變自己,持續不斷的收入,才會是解決你所有焦慮的根本。在拿破崙·希爾的《思考致富》里,我看過這樣幾句話:
如果你認為自己會失敗,那麼你已經失敗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敢,那麼你的確不敢如果你想勝利卻又怕不能取得勝利那麼幾乎可以斷定,你與勝利無緣
想要財富持續不斷的進入我們的賬戶,其實沒那麼困難。收入是心理狀況的測量數據,周遭的環境只是大腦價值的投影,簡單地改變大腦的思維,我們就會大幅改善收入狀況。想想你目前的工作能幫自己帶來幾次報酬?
其實,收入結構才是決定富有還是貧窮的關鍵因素。大部分的家庭通過工作獲得的收入是占絕大部分的比例,約95%的收入都是來自上班所獲得的薪水這個部分。在不工作時獲得的收入,如利息收入、房租收入、退休金、版稅等,一般家庭在這個方面的收入比例就低一些,大約只有5%,甚至沒有這樣的收入。
因此要改變收入結構,我們就必須增加「工作額外的收入」。聰明的人,知道利用閑暇時間,幫自己找到一份持續收入。每輛車都有第5個輪胎,就是備胎,你有準備「持續收入」的備胎嗎?
人在順境中,一定要想想危機在哪裡!趁自己還有體力與業餘時間,趕快為自己累積一份持續收入吧!有一個朋友在30年前從公務員崗位上退休,拿了不菲的退休金,在30年前,這是一筆相當大的數目,因此那個朋友覺得從此不愁吃穿了,但在今天看來,這些錢早被通貨膨脹吞噬進去。
很多種選擇,事實上是可以讓你多次獲利的。工程師兼職開發網站、HRD兼職幫中小型公司招聘、設計師兼職完成視覺設計,此類第二收入方式,不勝枚舉。試問,你精通一項技能,是願意領一次報酬,還是更願意領N次報酬?
文章末尾,分享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兩座山,一座山上住著「一休」和尚,另一座山上住著「二休」和尚。山上沒有水。每天一休與二休都需要到山下來挑水,兩人很快成為好朋友。某一天,二休去挑水時,發現一休竟然沒出現,他想,或許一休生病了。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一休還是沒出現,二休就開始擔心了,決定去探望一休。上山後,他發現一休正在大樹下打太極拳。二休很驚訝地問道:「一休,為什麼你沒有挑水還有水喝呢?」一休回答說:「這3年來,我每天挑完水,都會利用零碎時間來挖井。現在我已經挖好一口井,井水源源不絕地湧出,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我還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做我喜歡的事。」
所以你對生活的掌控權,取決於你的第二份收入
推薦閱讀:
※36歲選擇技術移民去澳大利亞做通訊IT晚不晚?
※如何避免中年失業?
TAG:中年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