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不是一匹更快的馬:庫存變成了打不死的妖怪
亨利·福特有句名言,大意是在汽車發明之前,如果你問人們需要什麼,答案會是一匹更快的馬。的確,人們是那樣拘泥於熟悉的問題,並沒意識到那些貌似理所當然的解決方案,其實往往並不是真正的解決方案。否則的話,為什麼問題就沒有解決呢?這也是為什麼企業面臨的問題大都是老問題。
比如現金流緊張、庫存高企時,老總就全民動員,開展降庫存運動。於是銷售拚命把貨往渠道壓、採購勒令供應商近期少發貨、生產線上也在勒緊腰帶,把那些過程庫存都消化掉。庫存運動一過,風聲鬆了,庫存就一點點又上來了:銷售渠道庫存積壓,就不再進新貨,公司的成品庫存就上升;生產線要正常運作,整條線上的過程庫存總得加滿;供應商幫你壓著那麼多的貨,等了那麼久,好不容易熬到運動結束了,當然會想方設法送過來,好早拿到貨款。
庫存反彈,就如減肥失敗:忍飢挨餓,好不容易減掉幾斤,但如果生活習慣不變,一旦轉入正常生活,減掉的都又增加上了。於是老總們就開始下一輪的降庫存運動。結果你知道的:系統和流程的力量就如《唐吉珂德》里的大風車,不管一個人的地位多高、力量多大,最終都無不敗下陣來。庫存問題就成了打不死的妖怪。
其實庫存取決於企業的整體運營水平,即對周轉周期和不確定性因素的控制,是結果,而不是根源。周轉周期越長,周轉庫存就越高;不確定性越高,安全庫存就越高。這都是供應鏈的自然反應,如果不壓縮採購前置期、縮短生產周期、提高供應商的按時交貨率,你就沒法從根本上降低庫存。
舉個例子。在矽谷,一個大型設備製造商長期面臨交期太長、庫存太高的挑戰。交期長,很多客戶訂單一落地就得按急單處理;庫存高,需求、設計一有變動,影響就很大,因為需要很長時間來消化現有庫存。這些都是大型設備製造企業的頑症。該公司幾經分析,鎖定三個主要根源,重點改進。其中一個是全面縮短供應商採購前置期。該公司啟動"六周計劃",力圖把供應商的交期全面壓縮到六個星期以內。如果生產工藝複雜,供應商的生產周期確實很長,沒法通過生產工藝改進來縮短交貨周期,該公司就不惜在供應商處建立過程庫存。例如有一系列部件在矽谷做好粗胚,大致六個星期,然後空運到日本,經過精加工,空運到美國,總共三個月左右。該公司決定在粗胚環節建立中間庫存點,維持一定的庫存,公司對庫存負責,如果最後成為獃滯庫存,公司買單。粗胚大致占最終產品總成本的20%,粗胚的中間庫存卻能降低50%的交貨周期,投入產出不錯。以前整條供應鏈雖說是訂單拉動,但為應對供應不穩、生產需求變動等,該公司在成品層次維持相當高的安全庫存;現在前段是推,後段是拉,雖然粗胚的中間庫存增加了,但因為交貨周期縮短、供應端的不確定因素減少,導致成品層次的安全庫存水位明顯下降,整個供應鏈的總庫存反倒顯著下降,供應鏈的響應能力卻顯著增強。以前出自部門利益,採購不願意在供應商處建立過程庫存----此類庫存一旦成為獃滯庫存,需要採購去處理;卻沒意識到不這樣做,公司的總庫存風險反倒更高。這也難怪採購:很多採購對安全庫存的設置、供應鏈範圍的庫存優化知之甚少,影響了從供應鏈角度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六周計劃"合理配置庫存,讓降低供應鏈的總體庫存,同時增加供應鏈的響應能力。此外,圍繞"六周計劃",該公司全面改善供應商的按時交貨率,提高供應端的可預見性,降低了供應端的不確定性,從原來的百分之七十幾提升到95%,再到96%、97%,很好地解決了供應商交期不穩、按時交貨率不高帶來的庫存水位過高等一系列問題。
上面案例反映的是如何降低周轉庫存。周轉庫存是公司正常運作需要的庫存,包括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此類庫存取決於周轉周期。例如採購前置期是6個星期,那註定供應商就有6個星期的庫存分布在生產流程的各個階段;從國內到歐洲海運需要兩三個月,那也意味有兩三個月的在途庫存量。同理,最後的加工、組裝和測試是8個星期,那也意味著8個星期的過程庫存。不降低周轉時間(Cycle Time),就沒法從根本上降低周轉庫存。而周轉周期取決於系統和流程的能力。就系統來說,精益生產系統圍繞產品設置生產設備,產能儲備一般較充分,生產周期較短;而大規模生產線則正好相反。就流程來而言,光需求從客戶一級級傳到下級供應商時,動輒一兩個星期的時間就過去了:生產廠家拿到客戶訂單,內部評審、批准流程走完,兩三天就過去了;錄入到ERP,轉換成供應商訂單,1天又沒了(假定MRP每天運轉一次);好不容易訂單上了電子交易平台,如果錯過了供應商上網下載的時間,這1天又損失掉了;然後到了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依次類推,產品還沒開工做,一兩周時間就過去了。有些人提起流程再造就想到生產流程的改進,其實生產只佔10%左右的周轉周期----很多精益製造改進的目標為生產流程,效果不明顯就不難理解了,這樣的精益也就註定是精益人員的自娛自樂了。流程的90%左右是工序間的等待和行政管理流程,即人們常說的"走流程",從客戶的角度看不增加價值的步驟。而這些流程因為司空見慣,或者涉及信息系統,例如MRP的運行,牽一髮而動全身,調整困難。尤其是公司大了,流程就如庫存,只有往上加的理,沒有往下拿的份,就越來越臃腫、越來越長,成為"大公司病"的一部分。
此外,說起周轉周期,人們的注意力往往在外在因素上,例如供應商的供貨周期。其實,很多周轉時間浪費在公司內部。例如有個公司每周五晚上給供應商提供一次預測,如果公司周一調整了預測,直到周五晚上才能傳遞到電子商務平台,而供應商一般周末不上班,意味這到了下周一才能看到----這是高達7天的延誤。這還沒完,很多供應商周一早晨安排各種例會,往往來不及消化上周客戶的預測變化,一些重大問題就可能得等下一周的例會來解決。光這一項,就意味著可能高達兩周的延誤。或許有人會問,這每周五晚上更新預測的規矩是怎麼來的呢?或許是多年前,系統剛實施時,硬體性能有限,運行太慢,每天更新不現實;或者是每周更新,易於報表、指標統計;或者是一個不經意的決策,"反正是預測,預測不就是中長期嘛,延誤幾天也沒什麼";或者是出於善意,即讓所有的預測都敲定了,周五晚上一總給供應商。總之,這只不過是批量處理的又一個例子。話又說回來,怎麼來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幾十億美金的大公司,一旦成為流程,改變就幾無可能,人們一經習慣,這些都被當作"必要之惡"(necessary evil),只有想方設法來迴避,卻沒有多少人來挑戰----這個公司從計划到採購,人們時不時用各種系統外的方法來補救,例如發電子郵件、打電話等通知供應商重要的預測變化,花費了無數的精力,製造了無數的混亂。但這麼根本的問題,這麼大的公司,各種官僚機制下,執行層自下而上推動改變的成功概率微乎其微;而決策層又很少能觸及到執行層的問題,或者說感受執行層的痛苦,自然不會去觸及那些運行多年的流程:if its not broke dont fix,小車不倒繼續推唄。於是自上而下,大家都活在慣性和惰性中,反抗者或許也反抗過,就如大象小時候被拴在細細的鐵鏈上,肯定也掙扎過,不過沒成功;到了後來,則更多的是因為認命了、投降了。在各種系統、流程和規章制度面前碰壁多次後,人們便成為自己制定的條條框框的奴隸,不合理的也給制度化了、合理化了。
如果說上面的流程還曾經有一定的合理性,那為了控制庫存,有些公司設置了各種各樣審批環節,結果只能徒增周轉周期,適得其反地增加了庫存,或者無謂地增加了趕工加急成本。例如有一個公司在虧損,為了控制庫存,就"亂世用重典",要求層層審批,連MRP自動產生的訂單都如此。有時候一個請購單,從生產到採購、財務、副總、老總,八九個人簽完字,三四天就過去了,有人出差就更長。想想看,如果MRP產生的需求都沒法信任的話,根源應該是加強需求管理,要審批,也應該是審批訂單錄入,而不是MRP產生的供應計劃。話又說回來,MRP的各種邏輯,計劃部門外,又有幾個人弄得懂呢?系統那麼複雜,即使弄得懂,又有誰能每次花那麼多的時間研究MRP輸出的結果呢?於是簽字也不過是走過場,無非是下級簽了上級就簽,同事簽了自己就簽。老總的本意是簽字審批把大家串成了一條線上的螞蚱,實際上法不責眾,到時候誰也不負責任;責任總是市場的("誰讓需求又變化呢?")。當然了,市場不會辯解,不過利潤表不會撒謊、獃滯庫存不會撒謊。這樣做的結果呢,無非是給整個採購周期增加了幾天的時間。按照正常計劃邏輯,這增加了採購前置期,相應地需要增加幾天的庫存。這公司在控制庫存,自然不允許調整採購前置期,結果就只能通過加急趕工來彌補,供應商怨聲載道。不管怎麼樣,供應鏈的成本更高。當然,老總可能會感覺好一點,覺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就如"拔苗助長"里的那個人:今天可累壞了,不過田裡的禾苗可長高了一大截。
上面說的是周轉庫存。接著講安全庫存。除了正常運轉外,庫存的一大功能就是為應對不確定因素。降庫存"運動"不但不能有效降低周轉周期、以降低周轉庫存,而且為供應鏈注入更多的變動因素,供應鏈系統的自然反應就是增加更多的安全庫存來應對。比如有個上市公司每到季度末就開始"瘦身",缺的貨暫時不補、手頭的訂單盡量發給客戶、採購也不讓供應商送貨來,這樣季度報表上公司的總庫存最低。一過季末,補貨渠道統統打開,庫存如洪水般流進來,系統給供應商催貨指令,於是供應商就加班加點來生產,供應商的供應商也開始連軸轉。扭曲了的需求沿著供應鏈傳遞,起起伏伏,形成典型的"牛鞭效應"。為應對這種起伏,整個供應鏈要麼儲備額外產能,要麼增加安全庫存。在人員、設備產能既定的情況下,增加安全庫存就成為首要選擇。在一個動輒四五級的供應鏈里,這種人為因素造成的安全庫存疊加在一起,數量就相當可觀。一旦需求變了,或者設計變更,獃滯庫存就是麻煩,"賬面上是賺了,但都賺進了庫存",就形象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可以說,治標不治本的庫存控制措施不如不為。無為而治並不是壞事。在有些公司,員工忙如螞蟻,從早到晚,周末都在加班,其實大都在做無用功,甚至起負作用。治標就是管理噪音,管理噪音的結果是給系統注入更多的噪音,注入更多的噪音導致系統更加不穩定,更加不穩定的系統則需要更多的人為干涉,更多的人為干涉則導致系統更加不穩定。這就形成惡性循環。在企業管理上,把噪音與模式(Pattern))區分出來是個能力。噪音是標,能由系統自己糾正;模式是本,必須通過改進系統、流程來解決。不觸及系統和流程,你註定是在管理噪音。
劉寶紅 | Bob Liu
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http://www.scm-blog.com)
最新專著《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聚焦專業能力提升,在京東、噹噹等網站正式發行。《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採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繼續領跑暢銷榜。
推薦閱讀:
※海智採訪視頻:程曉華談全面庫存管理
※商家選擇在很短的時間內平價賣出去產品是處於什麼考慮?在這種不怎麼賺錢的情況下為什麼商家還樂意做?
※快消行業做需求預測的同事普遍共識是,預測永遠是不準確的。到底有沒有人能做到需求預測高準確率呢?
※如何看待「雙十一不要買東西,庫存變大,後面會更便宜」的說法?
※庫存計劃的優化:組織和系統的博弈
TAG:库存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