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教育--智慧猶太人的教育智慧

「教育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 《希伯來聖經》

(一)寫在前面

第一次見到六芒星,是初先生和(當時還未成為我婆婆)婆婆從以色列帶回來的禮物。那時候初先生給我講了很多關於以色列的事兒,關於六芒星,關於猶太民族,關於基督教。但是當時的我關注的多還是將手鏈配成潘多拉的寶藍色系列,並沒有很認真地記下他說的話。

一年後,偶然的機會,我對以色列教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開始問周邊的人,提到以色列,提到猶太民族,你們會想到什麼?

我發現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都表示「不太了解」。

對其認知的一些關鍵詞有:愛讀書,聰明,學習品質,二戰,戰爭,愛因斯坦,猶太商人,納粹屠殺,摩西,堅韌,精英教育,也有人提到我最近才了解到的 「孩子一出生給他舔塗了蜜的繪本」。

問到初先生,不出意料地他拉出小白板給我講了近一個小時的猶太異族的歷史。還把擺在他台上一年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推薦給我。我說你看得懂嗎?他說看了一遍,了解的太淺顯,還要再讀第二遍。

我對以色列教育的關注,源於和中以國際經貿文化交流促進會的執行會長Rhema偶然的相識。她跟我分享了很多關於以色列的故事。讓原本對以色列,對猶太民族並不是很有認知的我對那個遙遠又陌生的國度產生了極大的探究興趣。

她告訴我,以色列的教育分為民族教育和國家教育,教育系統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系統,一種是教育科技系統)。以色列的教育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比如:在以色列,18歲男生(3年)女生(2年)都要服兵役,他們可以在此之後到全世界各地旅行,然後回到高校讀書,所選專業也是因為個人興趣。因此相對於其他國家,以色列大學裡的大學生年齡普遍偏高,但他們更有判斷力、更成熟、更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大學裡設有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由學校出資,老師指導,以培養學生創新創造的能力,這讓以色列在短時間內就成為了科技強國。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四次重要的儀式,生日,成人禮,婚禮還有葬禮。每一次儀式都十分神聖且重要。大人們會在孩子成人禮的時候給孩子們類似紅包的東西,並從那時候開始讓他們自己學會理財。做為世界出名的會賺錢會經商的猶太民族,他們對金錢的認知和管理是從小開始的。以色列人重視家庭,也重視家庭教育,男女分工明確,家庭也都穩定和諧。最重要的是,除了國防本身,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重視教育是猶太民族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天的對話很隨意,我們天馬行空,想到哪說到哪。於是,我開始搜索相關文獻和書籍(請關注文章結尾的書籍推薦)。我這才發現,猶太教育很成功,幼兒教育也很特別。以色列這個國家,以它2萬多平方公里的 「彈丸之地」和600多萬人口,竟在幾次戰爭中一再打敗面積相對於500多倍,總人口達1.3億的阿拉伯國家,並且他在建國後短短60多年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萬美元,名列世界20多位,成為「微型超級大國」,確實與以色列個人素質息息相關。而這,都源於教育本身,源於他們對教育的投入與重視。

(二)猶太教育

猶太民族是一個智慧的民族

猶太民族是書的民族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民族

猶太民族是一個與財富、金錢為伴的民族

猶太民族是全世界最早消滅文盲的民族

猶太民族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沒有乞丐的民族

猶太民族是一個生活質量很高的民族

猶太民族是一個內部凝聚力非常強的民族

探究以色列教育的成功,需要把以色列(猶太民族國家)國家和猶太民族聯繫在一起。當代的以色列就是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是流散在全球各地的猶太人經過50多年的奮鬥於1948年建立起來的國家(與我們國家建立只差一年)。這個國家資源貧乏,面積很小,而且長期處於阿拍伯國家(敵對勢力)的包圍之中,三面環敵,一面靠海。所以有人說,以色列沒有地理,只有歷史。但是他們就實現了從落後的農業國家向現代工業國家的轉變,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了發達國家。這些年,大量的國際學者對以色列教育的研究,或者說對猶太教育的研究發現,以色列所創造的奇蹟源於猶太民族的深厚傳統,其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通過教育,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以人才為根本,強國富國。猶太民族有5000年我歷史,他們曾被奴役、被歧視、被迫害,甚至被迫背井離鄉,但是他們卻用智慧給人類文明留下了方方面面的貢獻。提到猶太,想到的是悲慘的歷史,更想到他們的教育。

猶太人的智慧,都是用事實來說話的:

從諾貝爾獎來說,僅佔世界總人口0.2%的1500萬的猶太人,獲得了全部諾貝爾獎的21%。在110多年的830多個獲獎者中,猶太人或有猶太血統的人共獲得近190項。

從學術巨人來說,猶太人有哲學、社會科學巨匠,比如馬克思、波普爾、弗洛伊德;有經濟學界的名人,比如弗里德曼,薩繆爾森(現代經濟學的建築師);科學方面,他們出了愛因斯坦,維納(控制論之父)、玻爾(原子物理學及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還有原子彈之父;文學領域他們有茨威格、海涅;藝術大師級的有門德爾松,梅紐因、畢加索等等。猶太巨人不勝枚舉,甚至有「猶太文化現象」這樣的描述出現。無論是家境良好的音樂詩人門德爾松,還是其貌不揚又窮困潦倒的普得策,還有科學巨人愛因斯坦,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的一生都是建立在猶太傳統教育之上,他們接受了猶太的社會及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還是猶太家庭的家庭教育,方方面面都為他們的成功提供了源動力。

經合組織(OECD)做過調查央25-64歲的人口中mnyw色列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為46%(OECD35個國家的平均水平為32%)。以色列僅次於加拿大,是全球受教育程度第二譏的國家(排在前十位的,還有日本、美國、紐西蘭、韓國、挪威、英國、澳大利亞和芬蘭)。在全國人口中接受過高中教育的比例,以色列也是92%位居第二,遠高於其他國家84%的平均水平。有數據顯示,以色列大學已成為擁有專利權的主要所有人,專利活動和相對規模遠超過其他國家的大家,其對科研的高度重視,使其在電子、光學、激光、計算機、機器人、航空、農業研發、能源研發、醫學、工作等方面都十分強大。

經過一些書籍和文獻的參考,我將猶太教育的特點做了小小的梳理,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和學習:

其中,我個人比較關注的幾個特點是:

  1. 猶太民族是書的民族(People of the book)

我們都知道芬蘭教育全球第一,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從小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與習慣。在芬蘭,圖書館是可供遊人參觀並且為之讚歎的地方。所以說,成功的國家,總是源於成功的教育,而成功的教育與熱愛讀書又是密不可分的。猶太教育之所以充滿智慧,之所以聰明,之所以出了那麼多的天才和業界巨人,也是因為從小他們就熱愛讀書也學習,同時也善於讀書與學習。他們除了宗教信仰的書籍,也飽覽群書

根據猶太經典《密西拿》的規定:兒童從6歲開始學習《聖經》,10歲起學習《密西拿》,13歲起學習猶太誡律,15歲學習《革曲拉》。

他們從小就被灌輸:書本是甜的。所以在猶太人家裡,小朋友長大一點,大人們就會在《聖經》上滴一點蜂蜜,叫小孩子去舔。除此以為,男孩子們第一次進教室的時候,他們會被要求穿上新衣,拿到乾淨的石板,石板有用蜂蜜寫成的希伯來字母和簡單的《聖經》文句,一邊讀字母,邊邊舔掉石板上的蜂蜜。隨後,拉比(相當於老師)就會給他們蜜糕蘋果和核桃,就是表示學習從甜開始。猶太人很小開始上學,就算是三歲的時候每周也要上6天學,每天學習6-10個小時。在猶太,學習沒有年齡限制、時間概念,也可以說是傳統和習慣。據統計,以色列人每年平均讀書64本,遠高於其他國家(日本40本,法國20本,韓國11本,中國5本)。

儘管他們「全民皆兵」,但是政府也會為他們準備「塔米爾」,即放在背包里的書,便於他們隨身攜帶。所以,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書的民族」,「知識的民族」,「智慧的民族」,「教育的民族」,通過讀書,他們知識豐富,也通過讀書和思考他們用智慧去學習與豐富自己的人生,在全方面的教育影響下,得以讓這個民族,和以色列國家在短時間內擺脫了貧窮成為了強國。所以說,一切成功都是必然的。

2. 獨特的家庭教育理念

猶太教育從宗教教育到世俗教育,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並且同時重視社會教育。

猶太人認為嬰兒從斷乳期就應當接受教育,而且家庭教育觀和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至少和我個人的經歷就很不一樣。作為一個從小在滿滿的愛中長大的我確實有許多不太能理解的地方。

猶太家庭從小就讓孩子體驗「世界是複雜的,不能輕信他人」,哪怕是自己的父親,他們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獨立思考也獨立行動。

有幾個小故事讓我很意外:

(1)父親把剛滿3歲的兒子放到窗台上讓他向下跳,一次兩次他都去接,到了第三次的時候父親沒有接住他,孩子哇哇大哭,對他們來說,為什麼你覺得我接住你一次兩次還會接第三次,是父親就該幫助你嗎?

(2)猶太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他們想要零用錢就要幫家裡幹活,且費用明確,無論年齡大小,同工同酬。他們從小就知道要賺錢,要生活要靠自己,不能靠家裡。

(3)猶太男生13歲時就會有成人禮,讓他們自己選擇《聖經》的一節在眾人面前讀出來並且加以解釋,培養的就是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辨別力。

所以說,在猶太家庭里「5歲的孩子是你的主人;10歲孩子是你的奴隸;到了15歲,父子平等;以後就要看你如何培養他--他可能能為你的朋友,也可能成為你的敵人。」他們在教育子女的時候也在教育子女。再富有的猶太人也不會將金錢全部留給子女,對他們來說,知識與智慧才是更大的財富傳承。

猶太人的女性受教育比例也是相當之高,但是他們的變業率就相對低很多,因為他們非常明確的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主內。猶太人重視家庭,重視家庭教育,也重視家庭關係。總有有人將家庭管理和照顧得很好。但這不代表他們的民族男女不平等。

寫到這,想到自己。從前,我接受的是來自家庭的保護,爸爸媽媽一直強調的是,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會騙我的人。愛很多,家人的,朋友的,多到我以為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就該如此簡單純粹。可是進入社會才發現,那麼多的複雜,那麼多的不確定,那麼多的變數,那麼多的現實,讓初出象牙塔的我慌亂不安。家庭教育與成長環境確實能決定一個人的三觀與認知。所以也不難理解,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啃老,但是像猶太人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或者像他們一樣家庭理念教育出來的孩子,早就獨立自主,奮鬥拼搏了吧。我是幸福的,但是這樣的成長經歷確實讓我和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這一點也是未來我在自己的孩子的家庭教育里需要去面對和改變的地方。我個人覺得,讓孩子過早告別單純有點殘忍(畢竟猶太人的觀念來自於他們的歷史),但是太晚讓他們對這個世界有更具象的認知也不利用孩子健康的成長。不管是從時間上還是從程度上,作為爸爸媽媽都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形成教育模式。

3. 對教育的高度關注與熱情

以色列的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猶太人對教育的無比重視。所以對他們來說,「教師比父親重要」,「學校在,猶太民族就在」。

有一個小歷史。在公元68年,耶路撒冷陷於羅馬軍隊的包圍,城內的猶太人危在旦夕。為了保存學校猶太人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約哈南的故事幾乎人人皆知。他當時突出重圍,闖過羅馬軍隊的防線,對當時的統帥暗示他會成為未來的皇帝。而他唯一的願望是,留下一所能容納十多位拉比(教師)的學校,永遠不要破壞他。統帥答應了他的要求,如果他所言為直。後來當時的統帥真的當上了皇帝,答應了約哈南拉比建立了聖經學院。

即使是流散時期的猶太人,也從未放棄過對教育的支持,只要他們站穩一個腳跟,第一件事就是建學校。就連當時來到上海的一幫猶太人,也在上海建立了許多猶太學堂。而後也被我國的學者感嘆:「青少年教育是上海猶太人生活中一個陽光閃耀的方面」。

早我們一年建國的以色列國家,在1948年的時候,首任總理就表明要建立一批法律,包括《義務教育法》。要知道,當時的以色列戰火未息,社會混亂,甚至還要依靠美國和其他猶太人的支持。但是他們堅持完善了法律,並在1949年戰爭剛剛結束是推出。1953年,又頒布了《國家教育法》,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將全國的學校體系納入國家的統一管理。在其後的幾十年,義會又通過了各種教育立法,形成了富有以色列特色的教育制度。以色列這個國家,無論社會狀況如何改變,政策如何調整,教育方向的政策始終如一的堅持著積極的方向。

猶太人重視教育,重視學校教育,也就重視教師這個職業。所以甚至有人說「教師比父親重要」(父親在一個家庭中的地位相當之高)。事實上,在希伯來語中,「父親」一詞本身就具有「教師」的意義。有人甚至做過測試,讓一個孩子回答父親和教師同時落水孩子會求誰,答案是教師。在猶太人的眼裡,教師就是智慧與權威的化身,這個職業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所以他們才會說「為使女兒嫁給學者,即使變賣一切家當也值得;為娶學者的女兒為妻,縱然付出所有的財產也在所不惜」。

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度可以超過以色列這個國家,這種關注與熱情不僅來自於家庭,更來自於國家和社會。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相對於和平的歲月教育經費在國家預算中始終都佔有領先的地位,是僅次於國防的第二大預算項目。

4. 崇尚創新,鼓勵「問問題」

猶太人覺得,智慧比知識重要,學會思考,將知識活學活用是一種智慧。多讀書,活讀書,儲備一定的知識,並且將知識創新地運用,是猶太人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他們認為,要敢於懷疑,敢於提出問題,不能只是單純的模仿,更要獨立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發現問題。所以在猶太人家庭里,孩子從學校回到家往往會被問「今天你提問了嗎?」。人們總覺得猶太人很聰明,很有智慧,卻不知道猶太人從小的教育就是如此。他們支持從喜歡到懷疑,從懷疑到解析,從解析到創新。

下面的小視頻里提到了關於猶太人「愛問問題」這一態度。猶太教育的成功,與之密不可分。

揭秘以色列教育強大的根源:強調有意義的學習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cover/s0373nk0jai/g0332pjmy0g.html

5. 寓教於樂,玩中學,做中學

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色列的教育都是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能動性,得以在參與中運用所學的知識。雖然他們都有全國統一教材,但是多數學校自己還會設計內容。有數據顯示,以色列有高達70%的中小學校都使用自己編製的教材。在小學裡,老師要求二年級的學生到室外拍攝照片或者寫生,三四年級的學生要根據學到的花鳥魚蟲等自然知識,能夠自己繪圖講解,五六年級的學生便開始做類似小論文式的課題。例如,一個學生對哥倫布航海感興趣,他會在老師的指點下找參考書,把哥倫布航海的有關情況綜合起來做一篇小型「論文」。完成一篇小「論文」至少需要一個星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找參考書、複印附圖、構思文章等,全都是獨立完成。在中學,老師會根據當前國家大事,結合課程內容,鼓勵學生做「專題報告」。學生將自己淮備的報告拿到課堂上宣講,然後大家開個小辯論會。從小就十分有競爭意識的猶太人,也特別喜歡這樣的討論。所以說:「以色列600萬人口中有600萬個總理,看來中學課堂就是未來總理的誕生地。」

6. 天才教育,特殊教育

提到猶太教育,好多人都說「精英教育」、「天才教育」。其實天才教育也是特殊教育的一種。但這裡我想說的特殊教育主要指的殘疾兒童的教育。(我們只會說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但絕對不會去說他們是問題兒童,殘疾兒童)

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選過一門《Talented/Gifted Children》,專門講述天才兒童。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天才兒童都是天生的,不存在後天的培養。我們要知道如何辨別天才兒童(而且天才兒童往往都會有一些情緒或者其他問題)很重要。好多人都把天才兒童只當作特殊兒童來對待,但往往忽略了小朋友天才的這一個問題。當時我跟過一個三歲的小朋友,3歲的他已經可以認識好多詞,可以讀文章,每天坐在角落裡用字母拼各種單詞,然後自己可以看懂很多長長的故事,但是小男生很自閉,不愛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其實在美國也有相關的測試,並在學校里會有精英班(但其實孩子自己本身是不知道的,學校會與家長達成默契,孩子以為只是多上了某些課而已)。

以色列非常重視天才兒童的培養,通過層層考核和測試後,他們就可以參加一些全日制的專門學校或校外特殊學習班的深造課程,接受超前性、創造性的教育,接受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的訓練。經過特殊培訓,他們的潛能得以極大程度的發揮,所以才有10幾歲的博士。

除了對智商超群的天才兒童這一類特殊兒童的培養,以色列也重視殘疾和智障兒童,有專門的學校,專門的教師團隊,專門的課程。這並不是對他們的歧視,而是給他們更多用心更專業的幫助,而不放棄對他們的一般性基礎教育。在這一點上,也體現了以色列教育充滿溫情的一面。

(三)以色列的幼兒教育

「以色列的教育體制的目標是把兒童造就成這個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政治背景的人共處的民主和多元社會中富有責任感的成員。以色列的教育以猶太人價值觀、熱愛祖國、自由與寬容原則為基礎,設法向學生傳授高層次的知識,並著重傳授對國家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那些科學技術技能。 」 在以色列,學校分4種類型:公立學校(大多數兒童在此類學校就讀);公立宗教學校(側重猶太學科、傳統和習俗);阿拉伯及德魯茲學校,用阿拉伯語教學,特別側重講授阿拉伯和德魯茲的歷史、宗教和文化;私立學校,由各宗教團體和國際團體贊助。

從國家教育體系來看,以色列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中學後續教育--高等教育,因此有幼兒園(2-5歲)、小學(1-7年級)、中學(含職業中學和農業中學,7-9/9-12年級)、師範學校、中學後續性職業學校和大專院校。從1968年開始,以色列的義務教育擴大到10年級(高中),總共為11年(和美國、英國一樣),全球只有荷蘭、比利時和德國的義務教育比以色列長(12年),而像我國,和瑞典、日本一樣,實施的是9年制義務教育。多年來,以色列教育也發生了一些改變,其中也包括和阿拉伯孩子同在一所幼兒園讀書,但是分為不同的教育內容。

需要強調的是,以色列的幼兒教育也屬於義務教育範疇。有幾點原因:由於以色列女性也必須服兵役,年輕的母親不可能在家中照看孩子,需要專門的機構,於是幼兒園成為了必備的社會機構;再有就是,以色列是一個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移民組成的年輕國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影的年輕人在這裡很難融入到一個集體,那麼幼兒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所以以色列的幼兒無也擔負著「打造一個新以色列民族」的任務。

雖然義務教育從五歲開始,但是很多孩子三四歲已經進入幼兒園學習了,學前教育的課程,也有教育部統一指導和監督。以色列兒童入園比率在全球都是領先的。有數據顯示,以色列3歲兒童中接受學前教育的高達97%,這一比例對於1986年的全球教育狀況來說,是名列前茅的。到20世界90年代中期,其入園數量也是適齡兒童的92%,這一比例仍是世界之最。

以色列教育重視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學習能力、社交能力、及審美能力。重視學前啟蒙教育。基本上有3%的天才兒童在這裡被發現,隨後被培養。通過開放式的,玩中學的教育模式,讓小朋友從小就重視與人的交流與互動,獨立思考與動手操作。以色列的幼兒園是小朋友們的天堂,他們可以盡情玩耍。即使是集體活動也不會強制參加。做完遊戲了,孩子們會自己洗手擦手,特別獨立。很多以色列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都覺得自己是在被孩子照顧,而不需要他們去照顧孩子。《特別狠心特別愛:上海猶太母親培養世界富豪手手記》中就介紹過以色列教育是如何培養小孩子不做「草莓族」的(也就是說孩子不是外表光鮮亮麗,而是真的有很強的獨立自主的能力)。

查找猶太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的時候,有好多關於猶太教育的書籍。其中《猶太媽媽給孩子的3把金鑰匙》也讓我頗感受益匪淺。(正如前面所提及的,在上海的猶太人的猶太教育也被世界所認知與驚嘆)。

沙拉?伊麥斯(此書作者)的父親在上世紀30年代從蘇聯逃到上海猶太小社區的,在那裡安家20多年,伊麥斯12歲時父親去世。80年代前後,伊麥斯生下3名孩子,但由於各種原因她成為了單身母親。90年代初,她帶著3名孩子回到以色列。在以色列,她的教育觀念在受到衝擊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她的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後先後赴兵役,開始工作,並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已成為億萬富翁;女兒也將要進入大學讀書。反觀自己的教育觀與實踐,孩子的成功很受以色列教育的影響。她總結了三點,即生存力、意志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她看來,這是以色列教育為自己的孩子的成功開啟的重要鑰匙。

(1)有償生活機制,鍛煉生存能力

前面也有提及,在猶太家庭,想要酬勞?自己動手。父母們為孩子們列出家庭雜物的清單,每件雜物都有一定金額的價值。孩子完成了選擇的任務,就可獲得一定的報酬。通過這個機制,鍛煉孩子的理財、自理、合作以及生存等重要能力。伊麥斯剛到以色列不久,為解決生活困難,賣起了自己製作的春卷。孩子們要幫忙賣春卷,每個人按比例獲得自己的報酬。孩子們從開始的害羞,不好意思開口,到最後自然的和陌生人打交道,參加同學聚會,聯繫更多的買家。這期間,他們搜集資訊,研究市場,給媽媽提建議,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在以色列,孩子們的管理能力從小就開始了,從家庭教育就已經有體現了。

(2)延遲滿足,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延遲滿足,一直是中國家長所缺失並且在學習的。習慣被寵愛的中國孩子總是在第一時間被獎勵被鼓勵,這使孩子們沒有飢餓感比較容易養尊處優(要知道,現在飯店都靠飢餓營銷吸引客戶呢)。相反,如果父母們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則可以鍛煉孩子的吃苦精神、自制能力,變得更堅強和成熟。說到這又不得不提到過我提過多次的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給一群孩子每人發一塊棉花糖,並告訴他們,他們隨時可以吃掉,但如果能堅持到當天放學回家時再吃,就會再發一塊棉花糖作為獎勵。結果,一些孩子忍不住吃掉了;有一些學生則忍住誘惑。實驗繼續追蹤到這些孩子大學畢業,結果發現,那些忍住的孩子,學業成績更優秀,畢業後找到滿意工作的紀錄也更高。

(3)慢養教育,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猶太父母們從小就開始「放手教育」,他們會故意留下一些問題,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解決。伊麥斯在書中提出一個「慢養教育」的原則。她說,猶太父母認為:養孩子就像種花,要耐心等待花開。這種慢養,不是時間上的慢,而是指父母們在心態上要有耐心,不以孩子一時的表現來評判孩子;在行為上,不要代替孩子去解決他們遇到的大小問題,要給孩子們留下自我解決的機會;「不要以父母之愛之名,對孩子進行不留餘地的控制與管束。」在一次露營時,她本來想幫孩子整理需要的各種物品,但想到鄰居的勸告,她停止了整理,讓孩子自己去準備,自己去做一個觀察者,監督者,孩子沒有生氣,反而很開心。所以有的時候,真的不是孩子們不願意接受挑戰,不願意成長,而是父母們伸手太多,孩子們忘了如何自己張開雙手,展翅飛翔的。

看過一個中國媽媽寫的關於以色列幼兒園的分享。

他們所在幼兒園是一所和平幼兒園,既有猶太孩子,也有阿拉伯孩子,還有其他的國際小朋友。(這種和平幼兒園算是比較新的嘗試,因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長年的積怨。)

這所幼兒園根據孩子年齡分班,14個孩子配有2位老師:一位猶太老師,用希伯來語上課;而另一位是阿拉伯老師,平時講阿拉伯語。此外還配有兩名助教,也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各佔一個,負責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幼兒園裡(周六休息),從早上7點半到下午1點是「必修課」時間,游泳、音樂、畫畫、手工、和自由玩樂時間以及早飯都安排在這個時段。教學方式是主題教學,每周課程圍繞一個主題,比如冬天到了,這一周的課程就會側重講冬天,觀察落葉,畫冬日場景,講雨季(地中海氣候,冬天是雨季)。從周日到周四,下午1點到4點是「選修課」(按照家庭需求家長自己決定孩子是否參加)。孩子們做的手工、畫的畫,老師會選出優秀作品在走廊里和教室里展覽,不定期更換。幼兒園開設有Facebook頁面,時常發布孩子們在幼兒園裡的照片。在學年結束典禮上,每個孩子收到一本精心裝裱的紀念冊,上面有孩子的照片,也有這一年裡畫的畫,帶給家長一種碩果累累的喜悅感。周五比較特殊(放學時間提前到12:30),家長們輪流帶蛋糕,放學前最後一個節目是吃蛋糕,慶祝一周學習結束。孩子愛蛋糕,所以這個環節幾乎是所有孩子一周中最盼望的一刻。

在這個幼兒園裡,分離焦慮是老師用愛去處理的,盡量讓家長離開不要過多逗留;生日的時候小主人是被捧上天的,但是不是收禮物是要派禮物的;家長會是討論孩子的成長與發展不是爭論發生了事件誰對誰錯的。當然,每個幼兒園都會不一樣,即使是我國還有十種類型的幼兒園,每個類型還有各式各樣的幼兒園呢。這個幼兒園不能代表全部的以色列幼兒園,但是從課程安排,教師教育模式和態度來看,他們也與國際化的幼兒教育很接軌,有許多我們在學習的 「西方幼兒教育」思想的元素。

以色列教育對教師的重視從幼兒教育就開始了。在以色列,幼教老師甚至可以影響小學一年級的分班決定:幼教老師每年必須與教育局的督察人員一起彙整幼稚園所有要升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的各種學習與個人資料,與小學一年級的導師做「交接」,說明每個孩子的狀況。暑假時,他們會和小一導師找時間跟小孩碰個面,做點小會談與小測驗來建立一些初步印象(但導師們其實在跟幼稚園老師開會時就已經很清楚每個小孩強項與弱項,甚至是小孩父母的狀況。這個部份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減少師生磨合的時間,讓導師可以較快速的進入狀況,馬上接手提供小孩需要的協助。)開完交接會議之後,學校才會依據每個導師的教學能力、小孩狀況進行分班。幼稚園老師可以對於要把那些小孩放在同班或不放在同班做教育專業建議,小一的導師也可以依班級經營的需要要求把某些特質的小孩放在她的班上。從小學開始,以色列的小學班級都是多樣化,有不同類型的學生。並不是一個班裡都是一樣的學生。

在以色列,對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是進行式的。

比如,從去年開始,0-3歲的幼兒教育也有一些改革調整。在之前,一些收入較低的家庭在以色列申請日托通過要等三個月。每年申請的家庭有80000多個,國家決定要減少申請流程,在短時間內滿足這些家庭的需求。從去年7月31日開始,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and Social Services宣布建立108個日托中心,並且完善教育培訓與發展。各種政策的下達也表現政府與社會力量的聯合。比如教育部和一家包括家庭、教育從業者、教育專家、社區領導等20個組織的社會組織的合作。一系列的教育政策與改革都只為為了更多的家庭能受到更專業更系統的教育。

在以色列,"Joint efforts ensur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Israel is being cared for"--大家都為了幼兒教育能有更好的發展而努力,而團結在一起。

(四)寫在後面

愛無國界,教育更是無國界的。

說真的,我不太關注政治或者歷史的問題,比如我也有很多日本學者的朋友。在異國他鄉生病的時候,她們給了我很多很多的關心和照顧。我們之間,談友誼,談學術,但是不談政治。

就像哪怕是水火不容的阿拉伯和以色列,在教育面前,他們也在向一個方向一同走著,甚至有很多很多的交匯點。這大概就是教育的魅力吧。

感謝Rhema和Michael,讓我了解了以色列,了解了猶太教育,了解了很多我之前並不知道的在那個中東的小國很多很多有趣的,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的理念和思想。

猶太人的信念是,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擁有知識就擁有一切;只要學校在猶太民族就在。他們是個有信仰的民族,而且是對自己的信仰深信不疑的民族。我看到的大多數有信仰的人,都心存善念,關注這個世界的美好,傳遞著愛與能力。

有個日本人寫過關於猶太人及猶太人成功的文章,總結來說,就是:

  • 儲蓄就是窮的觀念(沒有保障就有了冒險)
  • 迎合別人,會失去充實自己的機會(成功在於學問、適應和能力)
  • 不要只看表面,要看真正的實力(能力與學歷無關,實力是方方面面的體現)
  • 拋棄無謂的體面,才能認識人生(擺路邊攤,也有擺路邊攤的智慧)
  • 務必注意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讓你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猶太人有非常慘痛的歷史,所以他們一直在努力過得更好,所以他們永遠積極,永遠樂觀,永遠不退避。他們讀很多的書,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們運用智慧賺很多的錢,支持自己的物質需求。他們是一直在努力,不甘於碌碌無為、平淡無奇。

是的,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如此。

這個影響現當代最深遠的民族,這個諾貝爾獎最多的民族,這個全球最會賺錢的民族,是否給予我們更多的啟發呢?

我們不一樣,世界不一樣,每個孩子不一樣,每個家庭不一樣,每一個生命的未來都不一樣。但是只要覺得有益的,我們或多或少,總可以學學的呢。

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參考文獻和書籍吧:)

  •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猶太教育啟示錄),肖憲著。
  • 《孩子,我要你做自己:猶太教育教會我的事》,吳維寧著。
  •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王燕著。
  • 《猶太智慧典藏書系,智慧六講》
  • 《猶太人的教子經》,徐可夫著。
  • 《特別狠心特別有》,沙拉著。
  • 《猶太媽媽給孩子的3把金鑰匙》,沙拉著。
  • 《以色列教育初探》胡茹萍,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 《幼稚園就有留級制度--以色列教育:不是小孩資質差,而是要等小孩準備好 》,吳維寧。《Joint efforts ensur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n Israel is being cared for》(Published September 8, 2016)

感謝閱讀,歡迎您的分享及交流~

如有興趣,請分享轉發喔~

如需要轉載,請留言,謝謝!

weixin.qq.com/r/2kPh_Y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當孩子在商場看準一樣東西,不買不肯走該怎麼辦?
怎樣辨別一般問題幼兒和特殊幼兒?
一歲半到兩歲的小孩兒,能否通過打手或者打屁股讓孩子養成某種良好的習慣?
揭秘幼兒教師的現狀,再看一起起虐童事件,讓我好為難
怎樣觀察孩子遊戲的水平?

TAG:幼儿教育 | 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