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1世紀科幻,堅守與提高(上) | 鄭軍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三體》這部作品違反了從東方到西方所有的政治正確,但它卻被東方和西方各國科幻迷追捧,這是很值得深思的。科幻從來不表現草根,很少表現邊緣人,但這不影響它的生命力。科學家是什麼人?從小學讀到大學,碩士,博士,然後再多少年才能登堂入室,他們當然是精英。

——————————————————————————————————————

各位科普工作者,大家好。

很高興能給你們分享我這些年創作和研究科幻的體會。1997年我發表處女作,到今年整整二十年。這中間沒少出去主持講座,從小學生講到大學生。但是今天不同,各位學員都是科協幹部,你們離開培訓班,會把從這裡聽到的新觀念帶回去,影響成千上萬的人。所以,這是我講座經歷中最有意義的一次。

回想當年,我們和別人去談科幻,人家就會說,你們是不是搞電影特效的?或者,我們這裡要搞動漫節,正需要你們。至於說把西遊記當科幻,把指環王當科幻,那不是一般現象。那時每逢講座,都得要先給聽眾解釋什麼叫科幻,什麼不是科幻。

最近幾年情況完全不同了,每次講座到最後,有聽眾提問環節,總會有幾個人讓我評價某某科幻作品,我都沒看過。現在無論科幻影視還是科幻小說,產量已經相當大,社會影響相當廣。好萊塢出品的科幻大片,最大票房往往不在美國,在中國。

所以普及科幻這個任務,應該說已經初步完成,下面就是提高。主辦方給我這個題目,21世紀的科幻創作,我認為很好。科幻作家思考科技的未來、社會的未來、人類的未來、各種事物的未來,恰恰沒怎麼思考科幻自己的未來。這次,我就借著主辦方給出的這個題目,討論一下科幻在21世紀會有怎樣的未來。它應該堅持什麼,改變什麼。

(一)

在進入主題前,我們先討論一個相關的問題。看起來和主題無關,到後面你會發現,它是進入主題的橋樑。這個問題就是科普和科幻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我們這個培訓班就叫「2017年科普人員科普科幻專題培訓班」。在整個華語世界裡,科幻與科普就是這樣,像親兄弟,經常一起出現,但肯定不是一個人。2000年前後,台灣交通大學曾經有人辦過一個網站,名叫「科科網」,前一個「科」是「科學寫作」的意思,他們沒有科普的概念,把類似科普的文字叫科學寫作。後一個「科」就是科幻。幾乎同時,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過一本雜誌,叫《科學科幻雜誌》,這裡面的也是「科學寫作」,就是科普的意思。

美國曾經有兩個著名作家,阿西莫夫和克拉克。兩個人都寫過科幻經典,他們也都是「科學作家」,和咱們中國的「科普作家」類似。在他們最紅的時候,有的媒體把阿西莫夫叫最佳科幻作家,有的把克拉克叫最佳科幻作家。也有的說阿西莫夫是最佳科學作家,反過來的也有。

有一次這老哥倆參加筆會,遇到一起。聊起誰是最佳,這個可要好好說道說道。於是他們就鑽進車子里商量,出來後他們宣布,以後大家提到阿西莫夫,就要稱最佳科學作家,克拉克是最佳科幻作家。

這個小料是他們親口曝的,是真是假咱們不知道,但是可以看出,那時候優秀的科幻作家也是優秀的科普作家。在中國,第一代科幻作家裡面也有不少科普作家。比如民國時代的顧均正。建國以後中國科幻的代表人物葉永烈,除了科幻小說的成就,還是《十萬個為什麼》主要撰稿人。

今天這個傳統在中國沒得到繼承,科幻作家基本不寫科普,反過來也一樣,這大概有二十多年了。我覺得這不是件好事情,所以,我很高興看到它們又並列在一起。

科普與科幻關係這麼鐵,但畢竟不是一個東西。它們有什麼區別呢?表面的區別很容易發現,科幻有人物,有情節,科普沒有,只是在講知識。當年就有科普同仁拒絕在科普刊物上發表科幻。他們說,一篇一萬字的科幻作品,裡面只有幾百字介紹科學知識,這怎麼能叫科普呢?登在科普雜誌上不是浪費版面嗎?

科幻電影也是一樣,兩小時一部電影,講科學知識只有幾分鐘鏡頭。如果只從知識的密集程度來看,科幻片肯定不能與科教片比。

這些理由看起來可笑,其實道出了實情,道出了科幻與科普最表面的不同。一個主要鋪陳情節,一個主要介紹知識。但是我們還要往深處挖掘。人物和情節又是什麼呢?我們想描寫好一個人物,主要是塑造他的言談舉止。我們想敘述好情節,也主要是角色之間的互動。

所以寫小說、拍影視、演戲劇,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傳遞知識,是刻畫行為。記得故事類雜誌的編輯,還有電影製片都有一個要求——能用動作表現,就別用對話。主題、人物、情節,都通過行為來塑造。

那麼,怎樣才能把行為寫好?最重要的是確立行為動機,也就是一個角色因為什麼參與這個故事?主角動機是什麼,配角動機是什麼,要說得清清楚楚。大家看過各種類型的影視劇,你可以回憶那些佳作,都是角色的行為動機很明確,大家很清楚他們在故事裡是車,是馬,還是炮。

動機合理,情節才能合理,人物也才能立起來,主題才會鮮明。如果你看了半截還不知道這些人要幹什麼,那這個故事基本失敗。

動機就是行為的傾向性,就是一個角色接受什麼,迴避什麼,追求什麼,反對什麼。動機可以是信仰、價值觀,也可以是態度、習慣、生活方式。可是以親情,友愛,也可以是貪婪,嫉妒,甚至是變態心理。反正總要有動機來把故事撐起來。

那麼科普呢?傳統意義上的科普就是講科學知識。科學這味葯太苦了,給它包上糖衣。或者科學知識太硬了,給它軟化軟化。基本上,科普內容不離開現實中的科學知識體系。而這個科學體系的重要基礎就是價值中立,儘可能迴避信仰、價值觀、態度這些傾向性。主觀傾向性妨礙人們認識自然,儘可能把它排開,確實有助於我們建立起現代科學體系。但是科普是否也得這樣呢?

經常有科普雜誌找我約科幻稿,這些雜誌會留一個專欄,每期放一兩篇科幻。編輯都覺得讀者最喜歡的就是科幻小說,不是一個科普雜誌,幾乎每個開設科幻專欄的雜誌,編輯都有這個反應。比如南京這裡有《大眾科學》,十幾年前他們社長就參加科幻筆會,去那裡約稿,就是因為科幻比科普受歡迎。他們還和我探討為什麼會這樣?孩子們更喜歡故事?或者科普寫手的文字功夫不行?

我的答案就是文字的傾向性,故事總是有善惡美醜的。科普文章通常不帶傾向性,最多講一句「這項發明將造福人類」,這是遠遠不夠的。沒傾向性的科普文章無色彩,無情緒,給人感覺是冷的。有傾向性的科幻故事有色彩,有情緒,給人感覺是熱的。

CCTV10是科普頻道,央視收視率最低的頻道。我經常參與這個頻道的項目,私下裡也聽他們講個人煩惱。有人就說,他們更想去CCTV9,也就是紀錄片頻道。科教片也算紀錄片,但是九頻道那些紀錄片講的是歷史人文題材,是有傾向性的,有愛憎的,有美醜的,有情緒色彩。

十頻道科普節目要過濾掉善惡美醜,只剩下真偽,相比之下情緒色彩要冷得多。他們收視率最高的是《走近科學》,恰恰也是傳統科普成分最少的節目。當然這不是他們的原話,是我對他們理由的總結。

互聯網時代之前的科普只靠知識還能夠活下來,畢竟圖書印刷數量有限。我寫本《趣味物理學》,印上幾萬冊。他寫本《物理學趣談》,印上幾萬冊。總會有人看了這本,沒看到那本。所以各種同題材的科普圖書都能夠活下去。科教片當年也曾經有過紅火的年頭,因為農民喜歡看養殖類的片子。縣域科協的同志有經驗,到了縣一級,科普內容主要是農業種養技術。

但是有了互聯網,人們遇到問題第一時間上網搜索。特別是最近幾年出現了「知乎」、「百度知道」、「果殼「、「悟空問答」,都是專門的知識網站,他們會請各領域專家答網友問,留下最佳答案。這樣一來,同一個知識點就沒必要一講再講。只講知識的傳統科普就走到了死胡同。

我覺得,今後科普的出路可能就在這方面。不再宣傳冷的知識,而是宣傳科學人的信仰、感情、態度、價值觀、生活方式。總之,講講科學時代人們在行為動機上有了哪些變化?應該選擇什麼,放棄什麼?支持什麼,反對什麼?這些話題遠比知識本身更受重視。

優秀科幻作品必須要把人物動機交代清楚,所以,科幻在這方面進行了上百年的預演。我覺得科幻能夠給科普作出的貢獻,不在於提出什麼科技上的奇思妙想,它們本來也不是科幻作家想像出來的。科幻的原創價值在於提出了全新的價值觀,是有關善惡美醜的新觀點。

(二)

價值觀?所有文學作品都有啊。那麼,科幻貢獻了哪些其它藝術不具備的新價值呢?首先就是探索精神。

前面說過,「走近科學」是CCTV10裡面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它的結構很接近於早期的科幻小說。發生一件怪事,常識解釋不了,經過一番探索,終於用科學方法找到了真相。很多早期科幻小說都是這種結構。這類作品的典型情節就是不停地找啊找,找真相,找答案。推動情節的就是好奇心、求知慾、探索精神。

事實上,科幻最早能夠站穩腳跟,靠的就是滿足人們的好奇心。你把它說成是獵奇也可以,反正就是這麼一種閱讀動機。到現在為止也是一樣,你把一部小說或者一部電影標上「科幻」這個詞,你就一定要講點新鮮事,古怪的事,沒有的話就違反了人們的欣賞預期。

《與拉瑪相會》是科幻史上的一部經典。未來某年,一艘巨大的外星飛船進入太陽系。長几十公里,直徑幾公里。它完全不回答人類的詢問,那怎麼辦?當然要派人去考察了。於是一個探險隊就降落到這個飛城上,想辦法找到門,撬開,進去。結果發現飛城裡面根本沒有外星人,完全按自動程序運轉。

整部小說沒有人類與外星人的衝突戲,所有情節就是探險隊一會走到這裡,一會走到那裡。一會發現了這個,一會發現了那個,這樣居然寫了一個長篇出來。當年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那真是廢寢忘食,一口氣看完。它能成為科幻經典,肯定是各國都有這麼一批粉絲存在。

然而對於好奇心不強的人來說,這個故事沒有愛恨情仇,沒有陰謀詭計,沒有你爭我斗,這完全不是他們想要的故事。

現在我們提到凡爾納,肯定會想到《地心遊記》,《海底兩萬里》這些經典。他的作品裡很少以人類之間的鬥爭為主線,有的話也多半就是打賭。類似於設置個遊戲,大家一起玩,緊張刺激但不會血肉橫飛。

不講人與人的鬥爭,凡爾納講什麼呢?主要就是講探險。《海底兩萬里》最後尼莫船長用潛艇撞沉一條軍艦,但那不是主要情節,主要情節也是他們在海底探索。

在探索之外,科幻的第二個主題就是創造發明。我們為什麼要探索自然?就是為了改造自然,對於科學人來說,這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大家可以看看凡爾納的《神秘島》。它講了這麼個故事,南北戰爭中幾個北軍被南軍俘虜,他們偷了一個氣球逃出來,結果控制不了,氣球把他們帶到太平洋上一個海圖都沒標註的荒島。他們什麼都沒帶,但是沒關係,裡面有個工程師叫史密斯,他有知識,於是就用科學知識指導大家,開荒、種地、採礦、造炸藥,甚至能發電鋪電報線。在島上搞起了微型版的工業革命。

如果按照現在某些人的標準,這幾個人今天砍樹,明天獵殺野生動物,他們犯著掠奪自然,破壞環保的滔天罪惡。然而,歌頌人類改造自然的偉業,就是科幻小說貢獻的主題。

科幻貢獻的第三個主題就是進步。探索自然,改造環境,帶來的結果當然就是進步。而進步是一條線,意味著今天比過去好,明天比今天好,歌頌進步也就是面向未來。所以,科幻總是有著強烈的未來意識。

比如《小靈通漫遊未來》的結尾,葉永烈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小靈通」找到一本書,名叫《未來市的歷史》。前七頁概括了從十幾萬年前開始的「未來市簡史」,接下來全部是空白。為什麼?因為未來要靠人們自己去書寫。現在人們提到這本書,都是在講裡面哪種預言已經實現了,沒人關注到這個情節。它第一次在中國文學史上用藝術手法描繪了「未來價值觀」。

第四個主題就是科幻的精英意識。典型的科幻故事總是寫某某科學家發現了什麼,或者發明了什麼,經常少不了提到他拿過諾貝爾什麼獎。那這是什麼人呢?典型的科技精英。工業革命以後,科技給人類帶來了財富,帶來了權力。所以,現在的科技天生就是精英活動。科幻從來都很直白地表現這個主題。

拿《三體》作例子,是將科幻的精英意識表現得最突出的作品,通過一些設定,把人類命運交給一小群人決定,甚至就由一個人決定。

小說里有這麼個情節,謠傳外星人要進攻,一大批人從飛船港逃生。飛船上座位不夠,只能再放三個人。這時候來了一群學生,不能都帶走,怎麼辦?負責人給他們出了三道非常燒腦的智力題,誰答出來誰走。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成為科技精英的潛力,連活的機會都不給。

《三體》這部作品違反了從東方到西方所有的政治正確,但它卻被東方和西方各國科幻迷追捧,這是很值得深思的。科幻從來不表現草根,很少表現邊緣人,但這不影響它的生命力。科學家是什麼人?從小學讀到大學,碩士,博士,然後再多少年才能登堂入室,他們當然是精英。

第五個主題就是全球化,或者人類一體的意識。家國這些題材從來不是科幻的主流。科幻作品習慣將整個人類作為背景,作為衝突的一方。在很多科幻作品裡根本沒有國家設置,人物會有民族背景,但總是各個民族都來幾個。

有人說,為什麼在美國科幻片里,總是美國人拯救人類?其實在中國科幻裡面,中國人也經常拯救人類。這個跟哪國人沒關係,科幻裡面的主人公總是一出手就拯救人類,而不是自己的國,自己的家。

為什麼科幻總來拯救世界呢?其實這就是科學家乾的事情。現在我們想想,如果我們生活在沒有抗菌素的時代,生活該多悲慘?得個肺病就會死,一次流感死幾千萬人。如果生活在沒有電的時代,大家能不能過下去?假設我們穿越回去,是不是會覺得愛迪生、弗萊明這些人拯救了世界?

古往今來,科學是唯一將全人類結成一體的力量。科幻主要描寫科學事業,所以也自然就在宣傳人類一體的精神。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為科幻作家鄭軍。本系列為鄭軍在2017年科普與科幻培訓班上的演講,分為上、下兩篇,本文為上篇。風雲之聲獲授權發表。

責任編輯:孫遠

歡迎關注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

zhuanlan.zhihu.com/feng

一點資訊:

yidianzixun.com/home?

今日頭條:

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

十年後的科技生活最有可能實現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機器人》的第六章中,還有什麼巧妙的辦法可以找出第六十三個機器人?
如果人類不是通過語言交流,而是通過意識準確傳達信息,那麼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

TAG:科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