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點,讓你變得更有價值

怎樣讓自己更有價值

文 | 悟恩 圖 | 網路

無論是物還是人,其價值的有無、大小,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在我看來,懂得並做到以下6點,你會變得更有價值:

01.力爭上遊

成為「少數派」

前兩周區域性發展國際論壇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當天下午,按照會務組安排,我在其中一個分論壇(某酒店的小會議室)開始前去幫忙打打下手。

論壇開始後,我就百無聊賴地站在門外,隨手翻閱一本論文集。

半小時後,一個女生(翻譯)陪同著一個外國人M急匆匆地走了出來,然後在門口小聲而急促地對話。

我英語渣,聽不懂。猜想可能是M要提前離開,在向女生道別。

結果,他們一聊竟然聊了十幾分鐘,已經不是普通的道別場景了,最後,女生還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外國人則跑去按電梯,跑了。

詢問女生,才知道M怒了。原因是我們(主辦方)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我們這邊沒有為他安排同聲傳譯。

女生做普通翻譯自然得心應手,但離同聲傳譯水平還差得遠,而論壇是專業論壇,會話會涉及到不少專業名詞,女生只能儘力翻,但M還是聽不明白別人發言,導致全程發懵,自覺無趣,也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M涵養還不錯,他接受女生的道歉,強調她已經做得非常好。

女生是一名普通翻譯,也做到了盡職盡責,我能明顯看出來,在M要離開時,她也很著急,很無奈,儘力道歉,挽留,但沒有用,因為在翻譯這事上,她確實滿足不了M。

坦白講,我雖然沒有就為什麼沒有請同聲傳譯這事去打聽過,但按照以往經驗,我能猜個八九不離十,因為經費有限,請不起啊

——同聲傳譯的價格諸位都知道。而女生這種則便宜得多,甚至可以找一些外語系的在讀生來充當免費勞力的——當然,我不是說女生的不是,只是就本文主題就事論事。

同聲傳譯與普通翻譯差的就不是三個字,而是N倍的價值與N倍的回報的區別了。

天朝人才濟濟,對於自己的專業或努力的方向,勢必要通過重複與刻意練習,不斷上升,直至成為大多數人難以替代的少數派(越少數越好),你的價值才有可能呈指數倍的增長。

02.結「自己的網」

比臨淵羨魚更有用

在眺望高處的同時,別忘了環視四周,或者看看自己的腳下,因為你就是寶藏。

媒體同行二馬,我以前也提過他。

最近他頻頻與我微信聊天,準確地說,是向我報喜。

二馬有個愛好,研究五行術數。最近一段時間,他聽了我的建議,開始在知乎上回答一些關於取名的問題。

結果諮詢者眾,他於是就順水推舟,收點潤筆費

——這無可厚非,因為他確實懂,而且他的分析方法,更一般的還不同,按照五行八卦取一個名字,起碼要出兩三千字的報告。二馬是有實力的:曾有一個人諮詢時捨不得付款,就挖坑試探,都被二馬說中了,這才對他信服有加。

如今,二馬快忙不過來了。

很明顯,大學是沒有取名這個專業的,但是二馬把他做成了自己的專業,還開始用這個專業來利人利己——因為他即使知道一些不好的事情,也從不堪破,反而是叫當事人放寬心,多行善積德。

自己結的網有什麼優勢呢?

獨一無二,別人難以替代。

且隨著你的不斷進步,發展空間大,不易觸及天花板。

03.被大多數人需要

且具備短時間內重複消費的屬性

以賣跑車和賣包子為例。

賣跑車的單筆回報當然比你賣包子高——賣一輛跑車賺的錢可能比你賣幾年包子賺的錢還多。

但,不要忽略兩個問題:

?作為一個普通人,圈子質量有限,你身邊能買得起跑車的人少之又少;

富二代官二代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但沒有一定的財富、物質基礎的人,三年賣不出一輛跑車已經餓死了,即使第四年能賣幾百輛,又有什麼意義?

?跑車短期重複消費率低,包子短期重複消費率高;

賣包子月入三萬的新聞本不算新聞,只是人家不說,或者沒人報道而已。

跑車不是快消品,包子是。

只要你包子好吃,服務佳,新客戶進來很多成了回頭客。

三天兩頭來買你包子的客人越積越多,營業額穩步上升成為大概率事件,才叫良性積累。

我知道有一個大學畢業後進了體制的女生K。

K喜歡做蛋糕,於是不斷學習鑽研——在網路時代,要找到相應的學習渠道並不難,且有免費的公開課程,只要有心學,不難學到。

結果,K做的蛋糕在她那個小城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好吃,而且因為是DIY的,又不用租鋪面,性價比高。

於是,先是同事幫襯,接著是同事的親友購買,之後口口相傳,無形中為K締造了一個「定製蛋糕達人」的小品牌,生意就這麼做起來了。

蛋糕的重複消費屬性不如包子,但也還行

——一家幾口人,生日,節日,聚會,PARTY……重複消費起來,量也不會太差。

相信如果繼續做下去,K的收入很快會超過她的本職收入,甚至會成為她事業發展的新起點。

總之,記著咱們是屌絲,屌絲的周圍大多數是屌絲。腳踏實地,從身邊挖掘機會,比你賣什麼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東西強,那些個東西賣起來很有面子,但能賣多少,一共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想想義烏。

在義烏,自己開跑車,做的卻是幾分錢一粒的紐扣的生意,這樣的老闆少嗎?

街頭巷尾的服裝店,可能老闆娘身上穿的都是名牌,但那是行頭,是她的「工作服」,是為了在心理上壓倒你,讓你相信她的推薦買她的廉價服裝時用的「武器」。

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角色,不要搞混。

不要一根筋,也不要被人牽著鼻子走。

04.勇於把

自己「賣」出去

有箇舊友A,早期在IT公司賣品牌印表機和伺服器,但其實對技術的東西一竅不通(公司有維修部,有客服,這點不用擔心,很容易解決)。

但A不管,參加各種業內會議,站在門口派名片,結果成為公司里業績最好,升職最快的員工。

A派名片就是「賣自己」。

名片派出去一張,就是撒下一顆種子。

你不知道哪一天哪一顆種子會發芽開花結果,所以,無論如何得去種,種了才知道。

我常常在知乎和公號收到不少讀者的詢問:寫作賺錢么?公號賺錢么?

除了呃字,我真不知道如何回答。

昨天在知乎又看到一個此類問題的回答,是一個90後女生寫的,說她堅持了兩年,從投稿(主要指新媒體)幾百篇不過,後來終於久旱逢甘露,從一篇300,到一篇500……到現在的一篇5000。

我自己呢?

自從開公號以來,通過公號找到我的客戶不少,有寫品牌文案的;有寫人物傳記的;

前段時間還有個北京汽車行業的,說找我做汽車行業課題研究,他負責整合資源,我只負責寫,還說可以長期合作,當然稿費會比一般的高很多。

做事不要那麼短視,價值體現的前提是你要把自己變得有價值,並把你的價值勇敢地曬出來,二者缺一不可。

至於你應該為此付出什麼,請參考《價值=精通×稀缺×交易》以及上文第一、二、三點。

05.輕易換坑

不如深度挖掘

有些人喜歡不斷跳槽,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這山望著那山高的,也有能力不濟萬不得已的。

但在我看來,跳槽可以,但不要輕易轉行。

有個心理學名詞叫作「沉錨效應」。是說人們在作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標籤,別人會更容易記住且記得很久。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去年知道你一個老同學是賣保險的,你當時不需要所以沒買,今年,你忽然想買了,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那個老同學。

一通電話打過去。

如果這老同學只是換了保險公司還好,這訂單還能拿下,但如果老同學說,我轉行了,不做保險了,那他是不是丟了一個機會?

或者說,這個老同學之前打下的基礎,全都歸零了?

我這邊來年即將做一本企業家雜誌,領導說了,我閑時可以做做課題研究,但重點還是做這本雜誌,因為他知道我寫策劃、人物和小品文、敘述文更擅長些。

——這麼多年了,他依然記得我曾經在半小時內給他寫了一篇他還算滿意的卷首,也記得我那時候給以前雜誌的重點欄目寫的政經策劃稿。

如我以前的人物編輯,也在找我寫人物;前兩周還有箇舊同事,說要轉介我替某民意中心寫調查報告,說是根據他們的數據寫一些基於事實闡述的敘述性的文章,不用用什麼腦子,也不用作過多的分析,而且能長期合作,稿費也不低。

資源是要積累的,而積累的前提是,你依舊在路上。

這山望著那山高,跳來跳去,而且是在不同行業中跳來跳去,是不可取的。

真是迫不得已要轉行,最好也是沿著同一條產業鏈的上下端來騰挪,如你是做寫手的,可以學著做編輯,你本來是寫小說的,可以試著寫一下商研報告等,這樣你才會逐步拓寬。

但是,能力拓寬,不等於別人對你的定位就變得模糊不清了,這就涉及到下面說到第六點。

06.能力要多面

標籤要單一

要別人記住,你的標籤越簡單越好。

越簡單,越好記,在別人心目中的標籤越牢固。

舉個例子,你是賣女裝的,別人一想到買女裝,想到的就是你,你就成功了。

繼續細化,記得你女裝不如記得你賣女褲,記得你是賣房子的,不如記得你是賣別墅的——

知道你是教書的,不如知道你是教語文的,因為一般人找人補習語文時不會找數學老師——這未必對,但一般人就是這麼認為的。

越具體的標籤越好記,也能更好地體現你的專業度。

這當然不是胡謅,一介P民如此,就連大品牌都不得不面對這一點——如做衛浴用品的品牌,如果跑去做餐飲,就不得不另設新品牌,否則消費者會難以接受。

記住,越是寬泛,越難凸顯價值。越是貪多,得到的越少。

最後聲明一下,本文只針對一般人而言,富二代官二代等有著廣泛資源,正在奔向財務自由或者已經財務自由的人不在此列。

我是悟恩(公號kokyo98),洋洋洒洒幾千言,也只能在面上泛泛而談,以後有機會再分別詳述。希望你有收穫,共勉!


推薦閱讀:

脫離職場交際困境,先看懂這兩個道理
面對現實的社會 是做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蓮花還是做八面玲瓏的笑面虎?

TAG:想法 | 职场新人 | 职场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