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故事之博後之路
這是一個舊帖子,五年前的事兒了,現在看仍能嗅到當年一個老博後的尷尬狀態,也想起了我那個時候畢業前夕的壓抑。轉載自小木蟲...
回首當年,化工專業就業很不好,一般石化廠,工資也就1000左右。 今非昔比,當年選擇了去中石化的同學,現在早就在北京多套房產,早達到了美國的退休經濟標準。
正因為對化工的就業的偏見,申請美國學校的時候,特意換了方向---- 環境工程, 一個坑爹的朝陽產業。
你老闆牛嗎 找個牛人推薦推薦。不過國男在美國難混啊。你現在在業界還是學術圈?看你的文章再多弄兩篇est可以試試申請教職。
太累了。 就算拿到了教職,未來10-15年也沒有安全感。
10年參加了一個美國NSF基金評審。 一共30多個本子,本子有AP 的,有院士的,有長青藤名校的,也有tier 3 小學校的。 17個評委,投票評分,最後funding manger 決定資助1個,排名第二的本子在waiting list.
環境類競爭太慘烈了。 還不是什麼大基金,就是個30W 的普通資助。 科研路不好走,能做到的,都是我敬佩的。
碩士的導師,雖然是個剛起步兩年的AP. 但有著10年的工業界經驗,尤其是在水處理設計 方面。 但給的課題,卻是他十年前博士論文的繼續,完全是另一個方向。 雖然發paper還是可以,但是這種技術10年都沒有應用,說明技術可行性方面一定有問題,這對工程學科來說,是致命的。 而且整個大方向都在走下坡路,說實話,出路並不好。
回頭看看,選擇這樣的老闆,並不是明智的決定。 但因為當時對新專業不了解,又看中了老闆的工業界背景,也就一頭栽了進去。當下的科研,無非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往上走而已。 讀文獻,是科研的第一步。
自認為英語很好的我,在文獻面前,還是栽了個大跟頭,吃力地不得了。 首先是很多名詞,專業術語,都要慢慢查字典。 很多時候,即便是都認識的單詞,放到了一起,又會把自己搞糊塗了。 更多的時候,就是讀懂了英文,還是不知道作者再說什麼。
說道根本,就是自己沒有科研基礎。 那時才知道,上課跟作科研,真的是兩回事。
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啃骨頭。 強迫自己把文獻當作精讀材料,一字一句細嚼慢品。 再就是不斷的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 說來簡單,一直到碩士畢業,自己對文獻,還是很頭痛。老闆工業界的經驗,讓我著實受益不少, 讓我接觸到了很多水處理設計,項目管理,團隊溝通的實例。 還有就是老闆做事情,寫文章的嚴謹程度,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成為我學習的榜樣。
不過,一點點,也發現,老闆其實不適合做科研。 老闆的科研經歷,只限於他做博士,碩士的那幾年。 知識體系,也很局限。 對新技術,缺乏敏感性。
權衡利弊,在讀了2年半之後,最終決定放棄博士,拿個碩士畢業。中途退出,老闆雖然勉強同意,但也影響到我們之間的關係。
於是撒網找工作。 一個月的時間,投了幾十份簡歷,只拿到了 美國幾個電話面試。 國內的反應倒是很積極,投了3家,拿到了3家的offer. 最好的offer, 1W/month+bonus. 側面打聽了一下,bonus 大概在8w/year。 如果在美國工作,外國環境碩士,薪水也就4-5w. 除去稅款,比國內高不了多少。 而且,國內還能有些花銷可以走項目。
再跟家人和LD商量之後,決定回國發展。回頭想想,回國工作那段時間,倒是很開心,很有成就感的一段時間。
工作的的性質是consulting, 大概40%的時間在全國各地跑。 每個項目,都要和不同的人,廠,客戶還有sub-contractor 打交道。 那段時間內,藉由環境項目,接觸到了很多行業,不但對中國的環境行業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中國的工業狀況,也有了認識。
出差的時候,白天在廠里做項目,晚上就和同事到處轉轉,找好吃的,好玩的。 因為有不菲的差旅補助,即便是這樣玩,每出差一天,自己的工資單還能多加個2-3百塊錢。有個同事,做一個長期的項目,在site呆了1個月,工資單多了1W+。 自己那時候,很享受travel 的樂趣,收穫,還有經濟上的回報。在公司里的發展也很順利。自己很努力,知道自己是新人,每天會主動多做幾個小時,確保項目能提前完成。 而且清楚的知道這額外的時間,是自己原因,所以也不會charge 到項目里。 所以自己參與的項目,都能按時在預算內完成。 PM們對自己評價也都不錯。
所在的公司,有30%是外國人。 英語是工作語言。 自己憑藉出色的口語,很快得到的公司高層的注意。 公司為了做市場,經常邀請外國專家給國內企業,政府機構做交流。 每次組織交流活動,都會找我做同聲傳譯。 很鍛煉自己的能力,多了很多機會認識圈內同行,更重要的,直接讓領導認識到了我,認識到了我的能力。
再加入了公司6個月後,破格提升了一個title.如果一直做下去,就不會有以後的故事,自己也從此做個海龜白領,開開心心的過日子。 想想也挺好得。
無奈,自己有顆愛折騰的心! 就在這個時候,心裡又起了小波瀾。
自己美國找工作的時候,也申請了幾個博士為了保底。 這時候,申請有了消息,拿到一個fellowship, 一個Scholarship.
還有一個驚喜,老婆以外的懷孕了。
於是,不安分的心又開始了掙扎。
首先,自己一直希望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經驗,看看美國公司如何運作的。 這個機會,又給了自己希望。 博士畢業,留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也挺好。 回頭看,這個想法大大錯誤。 被當時工作成績沖昏頭腦的我,大大低估了美國就業的難度 。
其次,因為了留學申請的經歷,知道中國孩子去美國的苦楚。 也因為在美國呆過一段時間,挺喜歡美國的社會。 就想利用落地法,就這個機會,給孩子搞一個美國身份。
接下來,就是辭職,簽證,再次開始折騰。 那時候,覺得26歲的自己還是挺年輕,有資本。 又是個大錯誤。
這次選的是美國東岸的學校。 拿的是fellowship. 老闆是個資深教授。典型的學術老闆,專心的做自己喜歡的課題,不喜歡搞關係。
有了碩士的經歷,博士班的日子,倒也適應的很快。 每天又回歸到兩點一線的生活。 心理有點小失落,畢竟國內那種新鮮熱鬧的生活,還是很誘惑的。
科研方面,因為拿得是fellowship, 並沒有特定的課題要完成。 老闆有什麼新想法,都要叫我去嘗試可行性。 我也總是任勞任怨,老闆交代什麼,總是儘力做好。
那時候,每周都要工作6天,每天都差不多10小時。 很累,真的很累。 付出真的是會有回報,在這種不斷嘗試的過程中,自己的科研經歷也非富起來,基本上主流的方向,都接觸過一點。 自己也不斷安慰自己,這是為以後自己當老闆打基礎。 而且付出也獲得老闆的認同。 老闆逐漸把一些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交給我打理。說實話,這個角色更像國內秘書。 能被剝削利用,說明自己還有價值。我一直就這樣安慰自己。明明知道這些不是自己分內的工作,但自己也把它當作自己鍛煉的機會。
大概一年半以後,科研上有了些眉目,整理出了一片IF5的文章。 課題也固定下來。實驗上,終於進入了軌道。接下來的日子,雖然還是兩點一線,但好在有了盼望,有了畢業的希望。
有過了一年,生活上也有了變化,老婆申請到西岸的博士。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大選擇。 老婆不讀書,以後在美國找倒好工作,基本不可能。 讀書的話,我們就要兩地分居,而且孩子很可能要回國,畢竟讀書的我們,真的是沒經歷照顧寶寶。
為了所謂的將來,我們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尤其是對我太太來說。 太太決定接受offer。
孩子方面,我們還是要麻煩爺爺奶奶,每年請他們過來美國幫我們帶6個月寶寶,剩下6個月,再把寶寶帶回中國。 就這樣,60歲的爺爺奶奶還有1歲半的寶寶,就這樣過起了空中飛人的生活。 如果沒有父母的支持和犧牲,我們真的是沒辦法堅持下來。 對於這份恩情,我們無以回報 。 惟有繼續拼搏,過上穩定的生活,讓他們安心。
這時候,在看看國內的本科畢業就工作同學。 事業上都已有了大的飛躍。
5年的努力,這些工作的同學都成為公司的骨幹,絕大多數都已經有經理的頭銜。 經濟上,基本年收入10W+,很多都有20W+. 如果當年海龜回國,經濟收入上比他們還有優勢的話,這個時候,差距已經很小了。 更重要的,國內的房價飛漲,那些早工作,早買房的同學,身價早已大幅增值。 海外小碩,小博早就沒的比了。人生的痛苦,來源於比較。 這話TMD一點不假。
看著事業有成的同學,再看看還在美國艱苦奮鬥的自己,突然覺得留學的路,似乎並不是個好選擇。
空閑的時候,也會問問自己,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自己這麼多年又在追求什麼?
如果是追求的是一個體面的生活,能夠跟三五個好友打打牌,聊聊天,能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能帶著父母家人一起去各地轉轉看看,。。。這樣的生活,是不是碩士回國,甚至本科畢業就能得到?
如果是這樣, 那麼這些年的拼搏有為了什麼? 博士頭銜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幸福么? 那些看似簡單的追求,這個時候,卻變得遙不可及。
幸福,在追逐中,離我越來越遠。
繼續碼字。
在家人的支持和老闆的指導下,博士課題進展順利。 很快,有了第二篇文章的數據。 草稿也整理好,交到老闆手中。 可是,草稿如泥牛入海,久久不見老闆回應。 問了幾次,總說最近忙,沒時間改。
我對這個倒是能夠理解。 老闆的風格就是這樣,對數據和解釋非常嚴謹。 文章改來改去,拖個3-5年都很常見。 這個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paper 太多了,多1篇少1篇,對他根本沒影響。 不像年輕教授,有點數據,就急著發表。因為多了點文章,對評職稱和拿基金都有重要的影響。 再者,老闆在領域裡也算資深,有些名氣,不想因為發表錯誤的數據而晚節不保。 所以,草稿到了他手中,都是審來審去,推個幾年都很正常。 不少師兄對這個都挺有意見。 而我,因為第一篇發表的很順利,已經算老闆讓我的文章插隊了,再去催,覺得對不起師兄師姐們。 另外,有了國內的工作經驗,我打內心裡,還是傾向於工業界的工作。 也覺得,文章對我意義不大。
順便科普一下。 美國大學,碩士,博士畢業,沒有文章的硬性規定。 通常由老闆和答辯委員會審核 博士期間的成果。 如果工作成果夠2-3篇文章,那麼,即便是數據沒有發表,也會讓其畢業。
這次又吃了想當然的虧。 我到畢業的時候,僅僅有第二年發表的一篇一作文章,再就是幾篇打醬油的小文章。 博士第三年,第四年的數據,都沒有發表。 雖然後來又把這些數據整理髮表了了2篇IF 5 和 1篇 IF 4 的文章,這些都是後話。 但是,在畢業的時候,簡歷上文章並不突出。
終於,在積累了足夠的數據以後,老闆同意讓我答辯了。 回頭看看,這距離第一次踏上美國領土,已經6年多了。 老闆點頭讓我答辯,委員會自然不會刁難。畢竟老闆在學校和圈子裡還是有點影響力。 接下來,就是整理博士論文,和presentation.
因為大部分數據都已經整理成文章草稿,寫博士論文進展看很快。 我也利用閑暇時間,開始海投簡歷。人算不如天算,我在2009年初再次開始找工作,結果美國經濟大危機。 這個就不說了,CCAV估計報道的更栩栩如生。 結果就是,大量的公司開始裁員。 部分受衝擊較小的公司,也都freeze hiring, 準備過冬。 環境行業首當其衝,受影響很大。 歸根到底,環境行業並不能直接為企業創造效益。 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在縮減預算的時候,首先會直接或是間接的那環境項目開刀。 結果,在海投了4個月以後,只拿到了3個interview,還都是跟很多有經驗有身份的老美競爭。 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業界工作找得不順利,大環境是一個原因。 其實還是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博士生在美國找工作,很多因素決定了成敗。 第一點,人脈。 美國找工作,比中國更依賴於推薦。 有個熟人的推建,拿到面試的機會會大很多。 如果面試表現不是很糟糕的話,通常會拿到offer. 很可惜,自己有聯繫的幾個公司,都在那個時候freeze hiring 了。 老闆又強烈建議我走學術路線,不給我推介工業界工作。
第二點,研究方向。 還有一點,研究方向是否有業界需求。 大家當然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有工業應用價值,事實上, 90%的研究都是與應用脫節的。 很不幸,我就是那90%。
如果以上兩點都沒有的話,就是讓僱主看到你的potential. 這個潛力,是要有事實證明的,比如說GPA, publication, skills, 等等。 剩下的,就要靠運氣了。 我的GPA 還算出眾,publications 在那個時候一般, skills 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同的公司,由不同的需要。
另一個教訓,因為有諮詢公司的一點點經歷, 當時把目標都集中在環境相關的工作,比如水處理設計公司,諮詢公司。 結果發現這些環境公司對博士的需求量並不大。 因為工作性質本身就不需要博士學歷。 而且自己的博士課題應用性也不強。 失敗也在情理之中。
教職的位置,這時候根本不敢考慮。
自己粗略的計算了一下,就當自己求職的目標是美國排名前200 的大學。 假設每所大學都有環境系,每個系環境方向的老師平均有6名 (這個數目比中國大學低很多,但在美國很正常), 在假設每位老師在職時間30年(35-65),那麼平均下來,每個大學環境系,每5年會有一個職位空缺。 每年平均下來,前200名大學會有40個空缺。
再假設,環境工程/科學有10的大方向, 平均每個方向的空缺就變為4個。 也就是說,符合自己方向的教職,每年也就4-5個。 而且,自己的競爭對手是各個牛校,牛組,出來小牛牛博士, 全世界來美國尋機會的博後,還有一堆從工業界想回來的業界人士。 就知道競爭有多激烈。
如果說上面的計算只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那麼我們學校空缺的招聘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我的博士學校,09年初開出一個AP 的空缺,我老闆就是search committee chair。 大家猜猜收到了多少份申請? ---- 將近500份!!!
committee 從500份申請中,選出5個牛牛,給面試。 然後排名1,2, 3 依次給offer. 更可怕的是,這些牛牛們不光申請一個學校。 很可能的是,你知道的opening, 他們也在申請。 結果就是, 小牛牛們拿到一堆面試,一堆 offer, 而我們就是給人當了個分母。
我知道環境專業的一個牛組博後,在09年的時候,拿到了5-6個學校的offer。
和他們比,那時的我,還真的差不少。
還有點自知之明的我,找教職在那個時候,就是浪費時間。
業界工作找不到,教職不敢考慮,剩下的就是回國和博後了。
當時,談了幾個國內單位,發現待遇和05年差不多,這4年算是白折騰了。 再看看同學,同事,房子,車子都有了,我在回國,不但沒有任何優勢,反而遠遠的被甩在後面。
為了面子,只能選博後這條路。 雖然從心裡知道,博後只是個臨時工。但當時其他的選擇真的不多。 老闆聽說我要找博後,大力支持,馬上發了一圈信,幫我找位置。
有了老闆的支持和推薦,再加上自己做的方向發文章還真不錯,找博後異常順利, 兩周後,就有兩個offer 了。 選了一個離老婆近的學校,就這樣把自己賣了。待遇方面,兩個相對比較起來,自己選了個差的,但也有4.2W. 這個跟老闆的推薦很有關係。 有了老闆的面子和推薦,薄厚老闆的offer 給的還都很大方。
方向跟自己博士有關係,但也有不同。 自己對方向也還算滿意。
博後老闆呢,也算是rising star, 學術方面,是美國一大牛的得意弟子。
於是,在順利答辯之後,打包,搬家。 這次,自己和老婆,開著車,橫穿了美國。 很難忘得一段經歷,自己也很自豪。定下來博後的道路,也就要做好準備將來走學術這條路。 文章,一下子變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不管自己是不是喜歡,但已經將自己逼上了這條路,只有走下去。
吃苦自己不怕,就是多幹活發文章唄。
兩年的博後生活,是自己最辛苦的一段時光。 如果說博士生是老闆孩子的話,博後就是老闆的保姆。 不但要做家務雜事,還要替老闆照顧孩子,萬一孩子惹禍了,保姆還要背黑鍋,擦屁股。
正因為對博後水深火熱的生活有著切身感受,才把帖子發到這個板塊,希望後來人能看到,能對博後和美國的生活有個正確憧憬和期待。
我做博後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短時間內,積累足夠paper. 因為到了這個時候,走學術生涯的可能性,一下子大了起來。 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而拿到教職的敲門磚,就是paper。 美國的AP, 如果是美國人申請,至少要有3-5篇papers. 如果是中國人,paper的數量就要達到15篇以上。 沒辦法,世界就是這樣的不公平。 在我們沒有能力改變遊戲規則的時候,能做的,就是了解遊戲規則,按照規則做遊戲。
博後的第一年,首先就是不間斷push博士老闆,不斷地詢問自己草稿的狀況還有他的時間安排。幾乎每周都有email 和電話。 再就是和組裡的師弟們加強聯繫,對博士老闆的行蹤了如指掌。 目的就是在他有空的時候,催他看草稿,趕快的把草稿投出去。 當然,再騷擾的同時,一旦博士老闆要就修改,就是不睡覺,也要在第一時間完成他的要求。 自己的文章,如果自己連主動性都沒有,怎麼push人家。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把博士的主要數據,按計劃發表了兩篇 IF 5, 一篇 IF 4的文章。
科研的路,還要繼續往前走。 博後的項目也要繼續。 這個不光是有博後老闆在Push,自己也有paper 的動力。 研究這個東西,如果只是為了寫文章,倒也不難。 有了數據,總能夠發表。 無非是一流數據發一流期刊,二流數據發二流期刊而已。 而數據嗎,幹活總會有的。
朝九晚五的作息時間,顯然不是給薄厚制定的。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單打獨鬥,為了多出數據,唯一的方法就是加班。 幸運的是,試驗進展很順利,頭一年,已經積累了兩篇文章的數據。 年輕老闆就是不一樣,有了數據,立馬發表,幾個來回下來,兩篇文章成功的發表到了ES&T (環境領域的top 1期刊)。
如果只是做做自己的課題,博後的生活還真的不至於如此催悲。
做課題,只是博後生活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 博後是為以後獨立作PI訓練的過程。 這種訓練,包括了帶學生,管理科研項目,寫本子,組織合作,甚至教課。 所以說,博後是老闆的保姆,老闆的管家。 當你能管好這個家的時候,就可以自己當家了。
我認為,好的博後導師,不但要在課題上給與指導,更要訓練博後當家。
這種種的訓練,從正面看,是幫助博後成長。 從負面看,就成了博後格外的負擔。 如何看待這些工作任務,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博後的精神狀態。
不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如果走上科研路,如果想在美國能在科研路上走下去,上面的這些訓練,必不可少。 這些事情,是當上老闆之後必須面對的。 如果覺得博後的生活催悲,那這種催悲的生活,是絕大部分AP的生活狀態,甚至更糟。 學術路不好走,美國的學術路更是難上加難,我們的競爭對手, 是來自全球的人才。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自己的博後老闆,就給了我很多」鍛煉」的機會。 博後老闆,學術上有小成,算是領域裡的rising star. 更厲害的是,人家還有個狀況不錯的小公司。每天忙於學校和公司之間。 於是,人家順利成章的把很多事情丟給了我做。
帶學生就不必說了,大多數的博後都深有體會。 我的博後老闆,在一年時間內,堆給我3個 call for proposal, 讓我寫本子。 是一種鍛煉不錯,但這種負擔,也著實讓人身心疲倦。 本子的題目,都是些和當前研究相近,但有缺少緊密的相關性。 所以,讀文獻,提假說,設計方案,都要從頭開始。 更要命的是,光是理論論證還不夠,很多proposal, 都要有些前期數據來支撐。 這些,都落到我的肩上。除了給自己課題組寫本子,還有很多來自其他課題組的邀請,邀請老闆做co-pi, 大部分的時候,這些又會推給我。白天做實驗,熬夜寫本子,就是那時的生活狀態。Proposal 這個東西,跟寫論文一樣,沒有盡頭,總有改進的地方。 一版版的改下去,直到deadline 才算終了。 經常是,老闆周五下午發封電郵,要加個新想法,於是,周末就的在實驗室做數據,寫方案,改本子。 每每這時,我都難免要問問自己,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么?
更悲情的是,寫得這些proposal, 自己連co-pi 都不算,因為學校要規定,博後沒資格做co-pi。 好在老闆還算厚道,在第二年給轉了staff title, 算是給了個做co-pi的資格。忙碌的生活,總會讓人覺得時間飛逝。 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這樣過去了。如果說第一年的生活很忙碌艱辛的話,自己沒料到的是,更艱辛的還在後面。 博後第二年伊始,也就是2010年的夏天,老闆突然神神秘秘要我第二天到他的辦公室,說有事請要談。
聽了這話,心裡一驚。 不會是經費出了什麼問題,要我走人吧? 自己胡思亂想,過了一夜,第二天早早的來到辦公室,等著和他見面。
這麼多年,流浪在美國,對自己未來的焦慮,始終揮之不去。 無論如何,擔心焦慮是改變不了結果的,該發生的,總歸是要發生的。 硬氣了頭皮,來到老闆的辦公室。在分析了所有可能的談話可能之後,談話的內容卻完全出乎我意料。
老闆問我是否願意下學期替他教授一門本科生的課,他好專心打理公司。 無語了。 這種事情,我還以為只有國內老闆才有,沒想到美國教授也有這個樣子的。
他還有一個NSF review panelist 的機會,但是去不了,願意推薦我去,問我願不願意。 這個當然是好了,美國國家自然基金的評審人,寫在簡歷上,還是很好看的。
但是,給美國本科生上一個學期的課,這個任務還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扛下來。
老闆不愧是生意人,看出了我的猶豫,立馬開出了一個非常誘惑條件 --- 教課的話,薪水每個月可以多1.2K! 因為繫上對任課老師有課時補助,算是他們工資的一部分。如果我來上課的話,他會把這部分課時補助給我。算上第二年的加薪,我的年薪也差不多5W了。 這樣的條件,真的讓我無法抗拒。 於是,提早接觸到了作為AP,更為悲慘的生活。
美國的課程,通常是每周兩次,每次2小時。 也就是每周要給本科生講4小時的課程。 和國內不同的是,美國的教學大綱都是由任課老師編寫,只要通過認證就好。 同一門課,不同老師教,內容差別會非常大。而且,教課書通常只是參考,老師的PPT 往往是通過3-5本參考書總結出來的,他所擅長的,他所傾向的。
我接觸到的美國博士,基本上本科出國佔一半,碩士生出國的佔一半。 相對來說,這批人在同齡人中,至少成績不錯,也有毅力和能力堅持自己的追求。但是,這些人,也有高下之分。
第一類 ,能力特別傑出,目的明確,也有追求。 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小牛。 這種人,發展會一番風順。 對於這種人,金子放到哪裡都發光,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對他們的發展空間都很大。 這種人的比例,大概佔10%。
第二類,剩下的90%, 大家的能力都差不多。 20% 幸運的, 順利畢業,順利找到工作。 在有20%, 在畢業後,還要掙扎一段時間,生活才能走上了軌道,能有個安定的職業。 我就勉強歸為這一類。 這20%的人,如果在國內,可能事業會發展會更順利。
在第二類人中,剩下的20%,這個掙扎的時間可能更久,但大家還都對美國夢有追求,所以會一直堅持。
在有的30%,在畢業的時候,或是掙扎的過程中,選擇了回國。
這是我感受到的博士生的比例。
通常,碩士會順利一些。會有更多人順利找到工作。 國內的博士,美國的博士後,路會更難走一些。 更多的人在掙扎,更多的人會選擇回國。 我接觸到的博士後,能留在美國的不超過40%。
專業也有很大關係。 比較好找工作的專業包括統計,accounting, 石油化工,機械,這些學科,順利就業的比例要高一些。
有的學科,比如生物,化學,環境,材料還有文科的專業,就業就要難一些。
一家之見,歡迎大家討論。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產品或技術與西方有代差級領先幅度的?
※引力波的發現會讓天體物理專業火嗎?
※2016 年在你的研究領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什麼?
※基於什麼樣思考的女性會決定把 20 到 30 這美好的 10 年貢獻在碩博博後這一選擇上-針對這個提問我的答案
TAG: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