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星球2》細嚼慢咽指南Vol.3

【本文共4273字,預計閱讀時間10-15分鐘,圖片17張,請盡量連接WIFI。歡迎閱讀,提前感謝】

由於感冒的原因,這一集的細嚼慢咽指南拖了大半周才發出來,時效性相對就差了一些。另外,我深知自己的業餘愛好者身份,在許多內容方面肯定會有深度、準確性的差距,還望大家不吝賜教~

從上一集開始,《藍星2》通過展現不同的海洋生態環境引出發生在其中的奇妙故事,第三集里,鏡頭帶我們來到了海底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之所以用「熱帶雨林」來形容珊瑚礁,是因為珊瑚礁和熱帶雨林一樣擁有紛繁複雜的生態面貌,實際上,珊瑚礁涵養了大約1/4的已知海洋生物(本片所採用數據),其中動物界中有32個門涉足於此(Danielle L. Dixson數據,動物界共34個門)。

也正因為如此,第三集的信息量非常大,出場名角也非常多,比如大名鼎鼎的海底第一快手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就閃了兩面兒,連句解說詞都沒有,我的觀後感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那麼就著重解讀其中的幾個故事吧~

本片的前兩個小高潮都與頭足動物有關,先是烏賊(看起來像是普通烏賊Sepia officinalis,不確定)利用體色變化來捕食螃蟹和逃避鯊魚捕食,後是一條藍蛸(一種生活在珊瑚礁的大型章魚Octopus cyanea)和一條鰓棘鱸Plectropomus leopardus配合捕獵。

頭足動物的「高智商」傳聞已早不新鮮,它們的確擁有無脊椎動物中最發達的神經系統,在捕獵、互相交流等方面也展現出了許多非凡的行為模式,儘管動物的「智慧」並不一定與人類語境層面的含義相同,但頭足動物的確是一大類演化十分成功的海洋生物。

相比而言,和那條藍蛸協作捕魚的鰓棘鱸,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了。

其實鰓棘鱸這種魚我們中國人並不陌生,所謂的東星斑就是它。對我知道你們平常吃的東星斑都是紅色的,這貨的膚色會變化

得益於珊瑚礁的庇護,許多小魚在單獨面對鰓棘鱸或章魚(藍蛸)的攻擊時,會躲到珊瑚的縫隙之中,一般來說,捕食者只得悻悻而退,但鏡頭下的這條鰓棘鱸似乎另有打算: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體色,並且試圖倒立,似乎在與章魚「溝通」?爾後章魚和鰓棘鱸真的玩起了聲東擊西,章魚圍堵珊瑚礁里的小魚,逼得小魚從其他出口逃竄,鰓棘鱸就在洞口設伏,配合打的賊6。

自然界中不同生物協作捕食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同屬BBC出品的《獵捕》某一集里的寬吻海豚和鰹鳥合作,一個從水底一個從空中,雙方合作擠壓沙丁魚群,但這種合作似乎更多的是「順水推舟」——合作不是必須的,也不是事先計劃好的。但鰓棘鱸的表現可以證明,這次的合作是它主導的,並且通過某種方式與章魚達成了事先安排。

實際上,早在2006年,就已經有研究團隊在紅海發現了另一些石斑魚會發出這樣的合作信號,只不過當時的合作夥伴是細點雙犁海鰻Gymnothorax griseus,那也是人們首次發現魚類之間也會協同捕獵,但是在後期的研究者發現,並不是所有的海鰻都能理解石斑魚的意圖,有時候石斑魚搖頭晃腦做半天,海鰻還是一臉懵逼。

本次的「飯醉團伙」同謀藍蛸

以前的「飯醉團伙」同謀細點雙犁海鰻

那麼是不是說章魚擁有比細點雙犁海鰻更高的智慧,所以鰓棘鱸與章魚的合作就更順暢呢?現在說這話還為時尚早,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魚類的智慧程度可能一直被我們所低估(想一下第一集里那條會使用工具砸開貝殼的豬齒魚,還有那些會利用鯊魚作掩護髮動偷襲的浪人鰺)。


綠海龜Chelonia mydas尋找小魚幫忙去除身上寄生蟲的片段我就不再贅述,這種互利關係在自然界中比較常見。倒是這隻海龜在出發之前的一個小插曲值得一說:一群隆頭鸚嘴魚Bolbometopon muricatum從海龜上方游過,不時的排放出糞便,紛紛揚揚灑落海龜身上。

鸚嘴魚是一類以藻類為食、牙口極佳的魚,成年的鸚嘴魚可以利用強健的門牙咬下珊瑚。我們知道,動物的胃裡一般都有幫助消化的胃酸,那麼珊瑚的碳酸鈣骨骼就會與胃酸反應生成大量氣體。為了吃珊瑚,鸚嘴魚乾脆連胃都退化掉了,而是依靠一套咽頜來代替胃進行食物的初步加工,富含營養的藻類被吸收,無法消化的珊瑚鈣質骨骼就被磨碎後排出——經過這一道生物處理工序,珊瑚骨骼就變成了白色的沙子。

所以說,被撒了一身魚翔的綠海龜也無需感覺多麼噁心……實際上,當你走在馬爾地夫或巴厘島的幼白色沙灘上的時候,你腳下的正是這些魚類的排泄產物(當然也不全是啦,還有其他生物也會做同樣的事,也有一些珊瑚是被海風、海浪、日晒共同作用風化而成的沙子,不過,鸚嘴魚排放的沙子數量的確是很驚人的,就本片中這種鸚嘴魚,據信成年個體一年能排放將近五噸的沙子)。

這才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接下來出場的這位,多少會令人有些感覺驚悚。簡單地說,這是一種沙蠶,和海邊人用來釣魚的「魚食兒」、東南地區吃的「禾蟲」是一大家子,但是體型嘛……這貨最長能長到三米,感受一下……

這種被稱為Eunice aphroditois的磯沙蠶早在18世紀末就被發現並描述,但它最為著名的名號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廣為流傳——當時一位潛水員首次拍攝到了磯沙蠶的捕食行為:磯沙蠶將自己藏身於海底砂礫之中,僅僅露出它的口器——咽頭,這張怪嘴向外翻轉,尖銳的下顎張開,而5隻觸鬚可以感受到周圍的環境變化,當有獵物靠近,下顎就快速聚攏,強大的咬合力往往把獵物一斬兩段。

有幸親眼見到這一切的潛水員立馬把它和當時轟動全美的一件案子聯繫了起來:洛蕾娜?博比特因不堪忍受丈夫的家暴,趁其不備手持尖刀然後就把丈夫那啥給「一斬兩斷」了。這種磯沙蠶也藉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號——博比特蟲。

左側女子即為洛蕾娜?博比特,另一位是她「悲催」的丈夫

博比特蟲體型碩大,食性兇猛,適應能力貌似也還不錯,所以有時候會出現在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今年夏天,我在瀏覽一個國內熱帶魚網站的時候,遇到了網友反映自己家新開的珊瑚缸里疑似一條博比特蟲,由於博比特蟲在我國南海是有分布的,而國內海水缸市場上不少珊瑚其實都是野外採集的,所以存在著野生博比特蟲跟隨珊瑚一起來到家庭水族箱、大型水族館的可能性,實際上,在英國的一個水族館,已經有過這樣的先例。


片子里還提到了另一種石斑魚,清水石斑魚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也就是魚市上所謂的杉斑。片子里展現了清水石斑魚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的一個環礁里聚集交配時發生的故事。

準確的說,這裡是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卡拉瓦環礁,這是一個很大的環礁,內部潟湖面積有1112平方公里(和上海浦東新區差不多大)。大約十年之前,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的喬安·穆里埃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法卡拉瓦環礁的東南部有一個溝通環礁內外的海峽Tumakohua Passe,在這個出口附近,聚集著數量異常多的黑尾真鯊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大概有700多條。如果放在開闊的外海,幾百條鯊魚也許不算什麼,問題是,法卡拉瓦環礁東南部出口這個區域要養活這麼多鯊魚,一年至少需要90噸魚類,而當地常年生活的魚類加起來也就十幾二十噸左右,這些鯊魚顯然是吃不飽的,為什麼還賴著不走呢?

後來的觀察給出了答案:原來在每年六七月份,會有大批的清水石斑魚遷徙到法卡拉瓦環礁南部繁殖,而守在入口附近的黑尾真鯊則是它們無法繞開的攔路虎,鯊魚往往選擇深夜石斑魚交配的時刻動手,因為雌魚排卵後,雄魚競相追逐受精,完全無心躲避鯊魚的來襲,這樣鯊魚捕食的效率成倍提升,在清水石斑魚的繁殖季節里,這些黑尾真鯊個個吃的膘肥體壯。

後來的研究發現,甚至在清水石斑魚繁殖離開之後,這些黑尾真鯊也不遠離開這個南部入口,而是繼續等待其他魚類來此遷徙繁殖,說到底,它們成了扼守這個出口的綠林好漢了,要想從此過,就得納命來。

守候在環礁南部出入口的黑尾真鯊


影片最後不可避免的提到了珊瑚礁所面臨的各種困境。

首先是珊瑚礁的白化問題。

我們印象中的珊瑚應該是五彩斑斕的,但這其實不是珊瑚蟲的本色,而是由共生的藻類——蟲黃藻Zooxanthella造就的。這些藻類在珊瑚蟲幼體時代就進入其體內,日光充足的時候,蟲黃藻進行光合作用,間接為珊瑚蟲提供能量,夜晚的時候,珊瑚蟲以觸鬚捕食,同樣也滋養著蟲黃藻,二者的合作是構建珊瑚生態體系的基礎。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珊瑚蟲會失去這些蟲黃藻。具體是怎麼失去的,是死掉了還是排出了,排出的話是蟲黃藻主動逃出還是珊瑚蟲主動排出,諮詢了 @李琰 似乎還沒有定論。總之是,在面對一些環境變化刺激的時候,珊瑚蟲失去了蟲黃藻,也就失去了蟲黃藻所帶來的色彩,漏出了灰白色的碳酸鈣骨架本底色,這個現象就是白化。

那麼是什麼樣的環境變化導致了珊瑚的白化呢?目前看來,主要是全球變暖帶來的海水溫度的升高和海水的酸化,目前推算,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其中90%的熱量被海洋吸收,持續下去的話,到本世紀末海洋溫度會上升2-6攝氏度,此外,還有26%的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使得海水呈現一種酸化趨勢。而珊瑚蟲對於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這某種程度上是由於其附著的習性決定的:魚類要維持自己所處的環境的溫度時,可以通過洄遊,或者改變水深來調節,但是珊瑚卻不行,絕大多數的珊瑚(並非全部)都是附著在代代先輩共同構建的骨骼上無法移動的,一旦選定了一個棲息地,它就只能聽天由命(這也是為什麼珊瑚的分布區域非常少、僅僅佔全球海洋面積的千分之一的原因——能滿足它生活要求而且環境穩定的海域確實太少了),可以想像,面對海水溫度和酸鹼度的變化,珊瑚蟲沒有辦法躲避。

如果些微的環境變化都可能導致白化,那麼像陰雨天氣、風暴之類的會不會也會導致白化呢?實際上,這種小範圍的白化確實可能發生,但是珊瑚蟲對短時間的環境變化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即便發生白化,也可以在環境重新趨於穩定後恢復。但是如果白化時間過長,失去了蟲黃藻這個能量供給者的珊瑚蟲就很難生存下來,珊瑚蟲死亡後,原有的位置可能會由藻類填補,這個珊瑚生態就算是崩盤了。

根據統計,從1980年到1998年,發生了至少370次局部白化事件,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白化程度不深,珊瑚在隨後又得以自然恢復。但1998年,由於厄爾尼諾現象導致了第一次全球性的珊瑚白化,直接造成了15%的珊瑚死亡,此後一直到2010年,又發生了多次全球性的白化,以及多達3700次局部白化,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白化的頻率和程度都加劇了。

BBC通過在大堡礁蜥蜴島設置了一個固定攝影機捕捉到了這一次白化過程

更糟糕的是,珊瑚礁面臨的危機還不止白化這一種,比如捕魚業,有的拖網捕魚業會直接破壞珊瑚形態,有的圍網捕魚業會減少珊瑚生態里的魚類數量,導致魚類太少無法遏制藻類蔓延,繼而影響到珊瑚,更不用說還有專門針對珊瑚的開採(比如紅珊瑚的捕撈,還有一些水族市場上的需求)。

儘管現在已經發現了一些珊瑚有相對更強的耐受溫度升高的能力(比如細柱濱珊瑚Porites cylindrica),但是珊瑚礁所發生的這些劇烈變化還是值得引起我們的警醒,實際上,海洋生態整體上都在走向惡化,包括上一集說到的深海,以及我們更為熟悉的濱海濕地,都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根據BBC放出的目錄,第二季的最後一集可能要專門的講一下海洋環保的問題,這一塊的內容,我也就放到最後和大家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身處深海是什麼樣的感覺?
魚為什麼會跳出水面?
海洋生物也存在「生物入侵」的說法嗎?
地中海消失,紅海擴大,會造成什麼樣地緣政治變化?
如果太平洋大西洋是一個洋,也就是說如果美洲這個新大陸不存在,世界歷史將會是怎樣的?

TAG:海洋 | 纪录片 | 生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