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捨己救人,真的對嗎?為啥很少有親爹親娘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樣做

作者:毛志傑

導讀:觀念的形成都是從小的教育氛圍中一點一滴積累的,在這方面,父母應該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出不使自己和家人後悔的選擇。

最近,網路上熱議論著這麼一件事:一個女孩為了保護自己的閨蜜室友,而被閨蜜的前男友殺害。

很多人在憤怒之餘都說「交友要慎重」。但是,這個要求對於年輕人來說真的是太高了。

年輕人交朋友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大多都是興趣相投而已,要如成人般「看到他人的內心乃至可能的未來」,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更不要說一些好心人提出的「觀人交友法則」了。

其實探究深層次的原因,這與我們從小對孩子的教育觀點有很大關係。

正如一些網友反思此事時所說,不能教孩子太善良了。善良是人的優秀品質,但加個「太」就是過猶不及了。

「太」善良的人在遇到一些事時,會不自覺地將「他人」放在「自己」的前面。

這不由讓人想到了我們曾經一段時間所提倡的「捨己救人」教育觀點。在這樣觀點的影響下,出現了像「小學生救火、自己不會游泳而勇於救助落水者」等超出自身能力的英勇行為,但也因此造成了一些家庭的悲劇。

我相信很少有親爹親娘會教育自己的孩子「捨己救人」,這就說明了這種教育觀點並不符合人性的基本規律。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給自己的孩子正確的觀點,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呢?

那就是告訴孩子「懂得愛護自己才是第一位的」!

一直以來,有這麼兩種教育觀點:一種是「集體利益甚至是他人利益要高於個人『私利』」,另一種是「眾多的個人幸福了,才會有集體的幸福與利益,因為集體是個人組成的」。

而第二種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觀點。

當一個孩子知道愛護自己時,才會去愛護別人。從行為心理學上分析,一個人在一個環境中得到最大的幸福或利益,就離不開他人的合作與幫助,這時,「愛護他人」就會成為「愛自己」的一種方式,這也可以實現「集體利益最大化」,從而使多方受益。

而且,在這種觀點下的「愛護他人」又不會使善良的孩子迷失在對他人的「過度愛護」中。因為,在他從小形成的思想中是「懂得愛護自己是第一位的」,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緊急情況,會思考更多的保護措施乃至避險方法。

觀念的形成都是從小的教育氛圍中一點一滴積累的,在這方面,父母應該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在面對緊急情況時能做出不使自己和家人後悔的選擇。

人生只有一次,教給孩子「首先懂得愛護自己」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而懂得愛護自己才能懂得如何去正確地愛別人。


推薦閱讀:

英語水平從0基礎到高級,詳細到髮指的英語強悍進階體系
怎麼教育一個不想學習的孩子?
為什麼當時條件那麼苦,環境那麼差,西南聯大在那8年里卻人才輩出?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的產生?
南加州大學 (USC) 是怎麼從排名第 41 變成排名第 21 的?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