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對光緒恨之入骨 為何西逃時要把他帶在身邊

光緒帝是慈禧太后的親侄子,又是她的親外甥。在很長的時間,慈禧太后是把光緒帝當作親兒子看待的,也寄予厚望。

然而,一場「戊戌變法」,讓他們從血濃於水的親人,變成你死我活的仇人。

此後,慈禧太后對光緒帝堪稱恨之入骨。她一度想廢黜了光緒帝。可是,由於西方列強堅決反對,這才作罷。於是,慈禧太后便以光緒帝罹病不能理事為由,將他囚禁在瀛台。

瀛台不是台,而是中南海裡面一個小島。因其四面臨水,對於光緒帝來說,更像是一座與世隔絕的監獄。

身處瀛台,光緒帝一日三餐是一些又冷、又硬、又沒滋味的殘羹剩飯。他哪怕使用一個銅錢,都必須徵得慈禧太后同意。因此,他外出時,身上常常買一碗杏仁茶的錢都沒有。

這樣就夠了嗎?不可能。慈禧太后不放過任何一個折磨光緒帝的機會。

慈禧太后喜歡在宮中看大戲,是一個資深「戲迷」。她看大戲時,常將光緒帝叫來,陪自己看戲。而只要光緒帝在場,慈禧太后必點戲目便是京劇《天雷報》。《天雷報》講述一個叫張繼保的人,自小被養父母帶大。可是,張繼保考中狀元、飛黃騰達後,卻不肯認養父母,結果被雷電劈死。

這簡直就是指著光緒帝的鼻子,罵他沒有良心,要遭天雷報。

1900年8月,八國聯軍侵華。就在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的那一刻,慈禧太后匆匆忙忙地逃出紫禁城,往西邊而去。官方的名義是「西狩」,意思是到西邊去打獵。

慈禧太后西逃,帶的人馬不多。除了親近的皇族成員、必要的侍衛隨從外,她還將光緒帝自始至終帶在身邊。

慈禧太后既然對光緒帝恨之入骨,為何還要帶他一起逃難?

分析一下,這大致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光緒帝是慈禧太后所有權力的來源。

慈禧太后是晚清中國的實際統治者,掌握最高權力近半個世紀。她的權力來自哪裡?兩個字:皇權。

清朝享國268年。雖然到了同治帝之後,皇帝的權力已經越來越小。光緒帝被囚禁後更是跟一個傀儡差不多。可大清王朝還是姓「愛新覺羅」,而不是姓「葉赫那拉」。

受清朝祖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慈禧太后歲通過垂簾聽政的方式,獲得了最高權力,但仍然不能取而代之,像唐朝武則天那樣廢掉光緒帝,公開稱帝,讓大清王朝改姓「葉赫那拉」。依然只有光緒帝才具有皇權的正當性。她必須藉助光緒帝的身份,才能夠掌握權力。這就是為什麼慈禧太后下詔公布重大事項時,必須要使用光緒帝的名義。

換句話說:沒有光緒帝,慈禧太后什麼都不是。光緒沒了,慈禧太后也就岌岌可危。所以,慈禧太后在西逃路上,一定要將光緒皇帝形影不離地帶在身邊。

二是害怕光緒帝留在北京城會逃離自己的控制。

慈禧太后從心裡不喜歡光緒帝,巴不得把他留在北京城。至於他留下來會面對什麼悲慘的命運,完全不是老佛爺思考的重點。

但是,慈禧太后又不放心將光緒帝留在北京城。光緒帝留在北京城,不確定因素太多。特別是,西方列強一直視光緒帝為大清王朝合法領導人。上次,正是他們阻止了慈禧太后廢除光緒帝的努力。如果光緒帝留下,很有可能會逃離自己的控制,通過西方列強的幫助,重起爐灶,培育一批新的勢力,從而將遠在京城之外的自己拋離權力核心。

此外,光緒帝留在北京城,還會獲得與全城軍民並肩作戰、共赴國難的良好聲譽,贏得民意的支持。這樣的好事,怎麼能讓光緒帝一個人去做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方國家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和中國人自己評價西太后不一樣?
太監李蓮英竟用這個驚人「絕活」 讓慈禧欲罷不能
慈禧臨終前的最後兩句話,自相矛盾至今成謎!
慈禧真的有挪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
德國為什麼不對1900年侵華道歉反思?

TAG:慈禧太后 | 光绪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