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易時移,滄海桑田!恆指成分股50年變遷,看香港證券和產業發展史(上)
文/Amy姐的跨境金融圈
ID/chinashintay
導 言
無論個人抑或企業跨境投資,要麼直接把香港作為出境投資的橋頭堡,或者直接就拿香港作為跨境投資總部了,香港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呢,
Amy姐打算花一大把時間,對香港的歷史 政治 經濟 法規來個系統的梳理,爭取做一個香港系列。今天是香港系列之1,一起看香港早期的證券市場和經濟脈絡。
術依於道,道術兼修方能成事。
1、1914年港交所成立,早期交易的股票主要是英資公司
香港的證券市場發展歷史,可以追溯至1860年,早期英國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其股票轉讓以私人交易形式,透過中間人撮合。
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正式成立,1914年協會正名為香港交易所。當時交易的股票主要是英資公司如滙豐、置地、九倉、港燈、煤氣、電車、太古船塢、黃埔船塢及均益倉等。
1949年中國解放後,上海交易所部分經紀轉移到香港,為香港帶來了人才及資金。
2、60年代,整個香港工業起飛
雖然1914年就有香港交易所,但當時的股票少有人問津,證券市場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
50年代之前,香港經濟主要以轉口貿易為主。50年代初期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對中國實行禁運,商人們只能轉型發展工業。由於香港大量廉價的勞工,香港順利的由轉口貿易轉型為加工貿易。
60年代,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制衣、鐘錶、玩具、假髮、塑料花等的出口地。旅遊業亦享有盛名,有「購物天堂」之稱。就業情況良好,失業率幾乎接近零。
香港紡織制衣行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解放前上海商人李鎮之。解放前,李鎮之從英國訂購了大批機器,預備在上海經營。遇上戰爭,外匯收緊,這批機器滯留在香港。
解放後大批上海紡織商人來到香港,便在九龍青山道一帶建立香港紗廠、九龍紗廠、南海紗廠、南洋紗廠、南豐紗廠等,用美國進口的棉花紡成棉紗,再用棉紗織成胚布,再染印成床單、窗帘等製成品,出口海外,為工人帶來就業機會。本地商人亦模仿上海商人,從事規模較小的紡織及制衣工業。
我們熟知的恒生指數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它包含30隻成分股。這30隻成分股裡面,就有南洋紗廠、南海紗廠2隻股票,可見當時紡織制衣行業在香港的地位。
可能鮮有人知道,李嘉誠在1950年,創立了他人生的第一家公司,這個公司就叫長江塑膠廠,主要的產品為塑膠玩具和塑膠日用品。而真正讓李嘉誠賺到第一桶金的就是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塑料花。塑料玩具、塑料花,包括那個叫長江的公司,奠定了李嘉誠商業帝國的基礎。
大家都說李嘉誠商業做得好,英雄造時勢,但大家沒有看到的是香港產業興替的滔滔大勢。所謂英雄,無非是看到了,並順應了當時那個時勢。
1962年至1973年,香港的GDP,每年以9.4%複合增長。香港1962年的GDP為86億港元,到了1973年已經達到410億港元。
3、70年代是香港的金融、地產大擴張時期
60年代,香港股市基本上與經濟發展脫了節。1964年7月成立的恆指為100點,1965年銀行發生擠提風潮,1966年中國出現文化大革命,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恆指連續三年下跌,至1967年最低的58點。香港六十年代上市股票只有數十隻,經紀數目亦只有幾十人,成交十分稀疏。
70年代香港股票開始普及化,1969年12月遠東交易所成立;金銀交易所成立於1971年;九龍交易所於1972年。4所成立後增加了很多會員,亦增加普羅市民的參與。1969年,尖沙嘴喜來登酒店地皮由美國商人投得,香港人信心逐步得到恢復。股市的表現也節節上升,恒生指數由1969年初的107點上升至1973年3月最高的1,775點。1971年至1973年期間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長實、新世界地產、新鴻基地產等。
地產
這一時期地產業開始作為新興產業登上歷史舞台。地產業為什麼能進入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為有大量移民湧入,令房屋供不應求。
一句話,工業化帶動了城市化的發展。
70年代的地產的發展方向是建造大型住宅屋邨。領導這潮流的是60年代興建的美孚新邨(由美孚石油公司將油庫重建),後來置地將牛奶公司的牧場重建成為置富花園,這種大型屋邨的設計陸續在其他地區出現。
和記洋行與黃埔船塢合併後,將船塢移往青衣,再將紅確地皮發展成今天的黃埔花園。太古將鰂魚涌的船塢地皮變成太古城,香港電燈搬到南丫島後,北角地皮便發展成為城市花園。後來地下鐵路的興建,九鐵電氣化,大幅改善交通環境,以往沒法到達的地方,也可建立大型屋苑。
1964年恒生指數30個成分股裡面,地產股只有香港置地一個。而到1979年底,恒生指數成分股,地產股增加到5隻,除了置地外,還有長江實業、新世界發展、新鴻基地產、大昌地產。
以李嘉誠的長江實業為例,1973年,公司上市次年的凈利潤為4370萬港幣,而到了1981年凈利潤已經達到13.85億,8年增長了30倍。
金融
70年代地產業的發展也帶旺了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業的發展。70年代的銀行業有兩個趨勢:
一個趨勢是以恒生銀行為代表,主要業務是支持本地的房地產業發展。恒生銀行在60年代就開始貸款業務,主要貸款對象是地產商,包括現時的大地產商新鴻基地產、恆基地產、恆隆及新世界等。
當年恒生銀行主席何善衡,與新鴻基主席郭得勝,恆基的李兆基,恆隆的陳增禧及新世界的鄭裕彤,相識於微時,由於恒生儘力支持他們發展,所以建立了深厚的淵源。
恒生銀行的主要收入多數依賴地產的按揭貸款。恒生銀行是1972年上市,上市當年就入選恒生指數。這也是整個恒生指數70年代唯一增加的銀行股。
第二個趨勢是以英資、美資、日資及歐資為代表的外資銀行,他們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利用香港離岸避稅的便利,一方面吸收中東的石油美元,日本的日元存款,一方面向東亞、東南亞做國際貸款。
1976年底香港總共有74家銀行,其中50家為外國人擁有。1970-1977年香港銀行業對外負債由22億增長到368億,增長了16.7倍,意味著香港銀行在香港以外的地區吸收存款。對外資產方面由74億增長到529億,增長了7倍,1970年對外貸款僅佔全部貸款的4.2%,到1977年卻猛增到33.8%,國際貸款業務成了這些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
70年代香港證券行業發展迅速。1970年證券交易金額僅為60億,到了1980年整個交易金額已經達到956億,增長了16倍。70年代是香港證券業平民化的年代。60-70年代,投資銀行業務例如收購、合併和IPO,主要是由英資券商提供,本地也有怡富、獲多利及寶源等幾家投行。後來有更多英資投資銀行如羅富財(Rothschild)、霸菱(Baring)相繼加入競爭,提供相關服務。
70年代基本上是英資投行獨領風騷的時期。
我們看70年代末恒生指數的構成,相對於60年代末,最大的變化是一些輕工業股,例如南海紗廠、南洋紗廠、聯合企業退出指數,一些低值消費品例如牛奶公司、生力啤酒也退出指數。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地產行業、金融行業和航運業。地產行業新增了長江實業、新世界發展、新鴻基地產、大昌地產等4家公司,金融業增加了恒生銀行,航運業增加了東方海外、華光航業等2家公司。
恒生指數成分股的交替疊興,背後是香港60年代的工業化向70年代的城市化轉變的一大波消費升級浪潮。
結 論
回看香港的早期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部分:
50年代朝鮮戰爭之前,香港以轉口貿易為經濟支柱,貿易、港口物流、倉儲、酒店是其主要經濟支柱。這個時候香港的證券市場還未發育。
朝鮮戰爭到60年代是香港工業騰飛的時期,這一時期香港成功地將轉口貿易轉型為加工貿易,經濟的主要支柱是紡織制衣、鐘錶、玩具、假髮、塑料花等輕工業。這時候香港的證券市場還屬於小眾市場。
70年代以後香港進入了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地產、金融成了香港的主要支柱產業。香港的證券市場也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普羅民眾參與的市場。
— End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