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 1937 年出版的書,影響了我 2017 年的人生

1

在今年讀過的書中,對我的人生影響最大的,是一本 1937 年出版的書。

這本書,就是梁漱溟先生的《朝話》。

2

梁漱溟先生何許人也?

他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對於儒學、佛學、印度哲學、西方哲學都有很深的造詣。

他是一位有著鐵骨的知識分子,曾經在政協會議上頂撞過毛主席。文革中,全國掀起「批林批孔運動」,梁漱溟卻堅持不批孔,為此引來了對他長達八個月的批判運動,問他有何感想,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他是一位關注農村的教育家。他開辦鄉村建設研究院,力圖從鄉村開始改造社會,促進國家的現代化。

他一生最關注的兩大問題,就是人生問題和中國問題,在1987年為《梁漱溟問答錄》寫的序言中,他說:

算起來已為人生問題和中國問題探索並奔波了八十個年頭了。

3

「朝話」,就是朝會(也就是早會)上講的話。

1931 年到 1934

年,梁漱溟先生在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每天黎明,都會召集學生作朝會,在會上他都要向學生講話,講話的內容並不固定,或者是時事,或者是自身的感想,或者是對於學生的感想,根據學生的筆錄結集而成,就形成了這本書。

所以這本書的話題非常廣泛,總得來說,也還是圍繞著梁漱溟先生的兩大問題:人生問題和中國問題。

每一篇講話的篇幅都不長,因為是講話的筆記,所以語言也往往直白易懂,但是含義卻很深遠。

截取一部分目錄

4

讓我最產生震動的,是談「懺悔」和「自新」的一篇

梁漱溟先生說,人對於人生有追求,內心就容易產生矛盾。他自己就曾經經歷過這種痛苦的矛盾,甚至於兩度有自殺的念頭。

此原故是一面要強,一面自己的毛病又很多,所以悔恨的意思就重,使自己給自己打架;自己打架,打到糊塗得真是受不了的時候,他就要自殺。

如何才能夠擺脫這種矛盾呢?

梁漱溟先生的藥方是「懺悔」、「自新」。

所謂懺悔並不是宗教的懺悔,而是看透自己過去所犯的毛病。

其實說到這裡,並不出奇,因為每個人都有上進的願望,都能或多或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然而認識到並不意味著改變,「懺悔」直接向「自新」,這條路似乎並不好走通。

今年四月份開始,我成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工作。身邊少了同事和上司,自己的很多毛病就越發猖狂,拖延的情況愈演愈烈。我當然知道自己的情況,對自己很不滿意,可我發現,這種不滿非常容易引起的是對自我的厭惡乃至仇恨,而我為了避免自己看低自己,應對的方法就是盡量不去想。

最後的結果,就是走進一個怪圈,因為自我厭惡,於是迴避,因為迴避,於是更加拖延,因為更加拖延,於是更加厭惡自己。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公眾號的文章,各種的課程,一定會在前邊先戳你的「痛點」,可是被戳中痛點之後,未必你會因此而奮力改變,有可能也會選擇迴避乃至主動無視這個問題。因為承認自己的問題,似乎就是承認自己和別人比,並不那麼優秀。

5

「懺悔」、「自新」這條路,好像未必走得通。

而此時,梁漱溟先生只用了兩個字,就把這條走不通的路給打通了。這兩個字是「悲憫」。

在中國古人袁了凡有兩句話說的好:「以往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這個話實在說得好!如果內心有矛盾衝突的人,我們可以告訴他:「你懺悔自新罷!」「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啊!」可是當真去懺悔自新,又必須看透自己過去所犯的毛病是機械、可憐、糟糕!這時他才能對自己生一個悲憫心把悔恨轉為悲憫,自己可憐自己。到了悲憫的心境,自己就高了一層;自己不打架,不矛盾衝突,這時就無物擋住自己,於是就真能夠懺悔、自新,開拓新生命了。

以前的問題,是反省自我之後,發現這麼多問題,往往容易引出一個誤解,那就是「我有問題」=「我很差」。

而悲憫,就讓我們容易擺脫這個誤解,因為悲憫,不會覺得「我很差」,而是因為這些問題,「我的狀態很差」。這一條觀念轉變,那麼也就沒有迴避問題的動機了。

我糾結了大半年的問題,被梁漱溟先生用兩個字就點破了。

所以我說,這是今年對我震動最大的一本書。

6

也許在你看來,似乎不覺得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這是當然的,因為糾結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問題並不一樣,那個「走不通」的點也不同,所以你看我的問題,就未必覺得的是問題。可是我自己看來,就像是一座山擋在眼前。如今山移走了,當然痛快多了。

這本書有 66 篇,談了 66 個關於我們這一生和這個國家的問題,我相信總有那麼幾個問題,是你關心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在你心裡的,是你自己想了又想,卻走不通的。

那麼,你不妨讀讀這本書。

● ● ● ● ●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章魚讀書」,查看更多文章。

回復「書單」,給你看我的精選書單。

回復「讀書」,給你看我的讀書方法論。

推薦閱讀:

什麼是責任?
你羨慕什麼樣的人?
如何評價丁尚彪這一生?
個性像賈寶玉的人,將來會有什麼出路?

TAG:阅读 | 书籍推荐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