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入手MacBook Pro環境搭建

購置了一台新的MacBook Pro用來提高工作效率。看著以前的MacBook Air,只能嘆息當初沒有做更長遠的考慮,只是買了個最便宜(64G)的上網本,導致它根本經受不起後期OS X系統的膨脹。且不說那巨大的唯一支持整個Apple程序鏈的XCode,就連一般的文檔處理軟體也無法正常運作。沒辦法, 現在這台Air已淪為提供快速充電的設備(個人經驗告訴我,非Type-C介面的蘋果筆記本會帶給iPhone更快的充電速度)。

於是這一次,我購置了最高配置的13-inch的具備Multi-Touch的MacBook Pro。因為整個硬碟是塊512G的SSD,系統和程序的運轉都非常流暢。急切地安裝好Android Studio之後,其啟動速度與在Windows環境之下相比,堪稱飛速。

緊接著,當然是把Windows的Office套件安裝在這台新機器上。雖然用的是MacBook,但作為實用主義者的我更願意使用製作精良且運用廣泛的Office套件。無論是新版本的Word又或是Excel,其界面設計水準已經提升了一個level。就算拋開這個優勢,為了OneNote的出色功能,我也願意再開闢出一塊空間,來保留Windows的Office套件。

XCode也緊隨其後被安置好。畢竟,作為MacBook的門檻性標緻便是Apple程序的編寫。

再來,是作為設計和攝影的組件:Photoshop和Bridge。相比於一般的筆記本,這也算是另一個使用MacBook的剛需。配有Retina顯示的MacBook,可以極佳地還原設計中素材的顏色,給予最優良的設計體驗。這一點,才是廣大設計人員使用Apple的最大原因,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文青裝X。畢竟,公司的錢不是白給的。另外,作為App設計的利器——Sketch,也隨之安裝妥當。

Git版本控制的客戶端,我最終選擇了SourceTree。其實,我本是GitHub的擁躉。但嘗試了最新版本的GitHub客戶端,我只能說體驗極差。相比於幾年前的版本,功能上幾乎沒什麼重大的提升。而SourceTree則在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功能與設計。最讓人欣喜的一點是,它不僅繼承了之前與BitBucket的賬號連接,還新加入了GitHub的賬號連接。以前,我對SourceTree的唯一吐槽,便是其SSH key與GitHub的各種小衝突。雖然最後都可以解決,但總歸不能一次到位,流利舒暢。而現在,SourceTree對兩個重要Git平台的支持,讓我幾乎堅定了對它的使用。

數據分析的Python生態工具組件,幾乎被Anaconda包辦了。那些繁瑣的工具包,以及我喜歡的Jupyter,也都自動地被恰如其分地處理好。輕鬆地在MacBook上重現了優質的數據分析環境。

寫作方面,終於是可以用到聲望極高的Ulysses了(雖然最近因為其不怎麼光彩的篡改定價規則,而被廣大用戶在App Store上群起攻擊,將軟體評分強行拉到2顆星)。從產品角度講,它的設計實在是清新動人。簡潔的UI設計,但卻為寫作者搭配了最佳的沉浸式環境。你可以明顯感知到,這款產品的設計必定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去研究寫作者的習慣、行為方式和心理活動。巧妙的Markdown語法效果展現,簡潔幹練的輸出格式轉換,以及最重要的:全屏後的文字排版界面,配合上MacBook出色的色彩還原,讓寫作者極其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思維空間裡面,持續不斷地將腦海中的想法驅趕到你的屏幕中央。而這些剛輸出的文字,配備上優質的排版和色彩,會進一步增加寫作的愉悅,從而刺激思維的力度,讓你進入寫作的正向循環。不得不說,Ulysses真的是寫作領域的卓越產品。

考慮到自由上網以及技術blog(geekartt.com/blog)的運營,維護一台地理位置正確的Linux伺服器是必要的。通常情況下,Mac自帶的Terminal已經足夠了。但之前安裝MySql的經歷:在某一步需要在GUI中點擊「OK」,讓我很是氣憤。雖然最終是繞過了這一步的GUI確定,但是,無法使用GUI讓我很是受挫。於是,這一次藉由著新環境的搭建,我決定解決這個問題。

或許是心情總體上是積極和愉悅的,這一次幾乎沒花多少力氣便將事情搞定。在伺服器端,我使用了Ubuntu Desktopxfce來搭建伺服器端的GUI。而在MacBook上,我使用了Microsoft Remote Desktop來做連接。雖然網速並不是那麼給力,看到的GUI依舊有渲染刷新的痕迹,但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因為我的GUI使用,僅限於一些特殊情況。Terminal才是伺服器的主戰場。

另外,對於前段的編輯器,我嘗試了Atom,取代了之前一直在用的Sublime Text。其分屏功能,做得比後者要好。用它搭建WordPress的時候,感覺逼格慢慢的(逃。

希望這些東西可以為大家提供些許參考價值。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利器。

近期回顧

《做一名「技術掮客」去變現自己的技術》

《「極客時間」帶來的社區價值思考》

《Neuralink的使命,新大航海時代的位置》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或分享,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謝謝!

VIP讚賞專區


推薦閱讀:

碎賬20161208
溝通中如何理解:從思考和反饋做起

TAG:原创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