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歷史角度的社會特徵解讀
儘管人類已經走進21世紀,我們的經濟水平與封建社會已經有了本質的提高,但是培養一個知識分子對於一個社會或者一個家庭來說依然的很不容易。培養一個社會知識分子需要花費大量的成本,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這些培養成本全部由單個家庭來承擔的話,這個社會恐怕會有絕大多數的人是沒有受教育受培訓的機會。不過隨著生產力提高,當代社會這些大量的教育成本由國家財政來承擔,單個家庭的負擔輕了許多。但是在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權可沒有國家財政承擔教育成本這一說。
在古代,培養一位進士、秀才、狀元的代價是相當高的,一個25歲的進士意味著有相當長的時間是不從事勞動力生產的,同時也會耗費家庭的大量資源,由於生產力低下,一個家庭在除去各種賦稅後也是難以招架。在這種情況下,培養一個人才,一個知識分子成了一個家族的共同責任。換句話說,一個進士、秀才、狀元的背後往往有著一個家族幾十上百人的努力。電影《中國合伙人》就有中國傳統教育的印像,劇中成東青在兩次高考落榜中準備繼續1979年第三次高考,家裡負擔不起高考費用,在家族的支持下才得以繼續學業。
當然這是在1979年的中國,高考錄取的人與傳統相比更多,社會生活條件也相對更好。在傳統社會,一個狀元進士或者秀纔則需要族人的共同努力。族人之所以會支持後生考取狀元,是因為這的卻是一件很值得的投資,一個考取狀元進士或者秀才的人能有當官的權利,對於一個家族來說,這意味著一次命運的轉折,與造反相比,投資後生考取功名明顯是一件更值得事情,一旦後生考取成功,這些資助者的家庭也會有了一次翻身的機會。族人對考取功名的後生給予了厚望,後生也迫不及待的想用功名來證明自己沒有辜負族人的資助。於是我們會看到大量的狀元以及官員在考上進士或者狀元後特別青睞於衣錦還鄉。
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李贄(1527~1602)在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於嘉靖三十一年中舉,在南京任職的過程中,因為不斷的有族人「騷擾」,明朝官員工資是相當低的,庇護的能力不強,不堪其擾的李贄不得不漂迫在外,藉此來逃避族人的求助。
在這種共同投資人才的傳統習慣下,造就了濃厚的任人唯親,以及親屬關係濃厚的社會特徵,這種社會結構里往往更看重集團的力量。其實說到底還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讀《萬曆十五年》有感!
推薦閱讀:
※古代打仗時,亂軍中如何區分敵我?
※為什麼很多透明膠帶最裡面一圈都會印有獅子的圖案?
※像桑葚火龍果那種無味水果為什麼會有人喜歡?
※為什麼金翅大鵬鳥能追上孫悟空?
※經濟史里有哪些有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