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 見福便利自建鮮食工廠,擬與台灣7-eleven同步上新
在11月2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2017全零售大會」上,《第三隻眼看零售》獨家獲悉,福建見福便利與台灣冷鏈協會,多家7-eleven、全家鮮食供應商達成合作,自建鮮食工廠。他們引進日資便利店的鮮食製作技術、新品研發機制以及管理經驗,擬做到與台灣7-eleven同步、同款上新。
據見福便利董事長張利透露,「見福便利首次上新將推出50個鮮食單品,從直營店實驗向加盟店推廣。隨後會做到三個月上新一次,單次新品佔比30%左右。」
自建鮮食工廠,是見福便利意圖掌控鮮食開發全產業鏈,逐步轉型為製造型零售商的關鍵一環。「如果不自主開發鮮食、提升商品差異化,見福便利將淪為一家批發商,逐漸在零售業中落入下風。」張利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但是,它也意味著見福需從投資建廠、引進設備、規劃生產動線、學習鮮食工藝、研發體系以及管理機制等一系列環節逐步探索、試錯。相比較部分便利店企業引入第三方鮮食供應鏈公司的做法,見福所花費的開發、人力、資金、時間成本明顯增加。畢竟,在以實操見長的零售業,砸錢聽個響兒的事並不少見。
明知難做還要做,是因為鮮食可謂一家便利店企業開發能力、供應鏈水平、運營素質的集中體現。以羅森、7-eleven為代表的日資品牌,將其作為黃金品類,藉此獲得高於本土便利店的單店日銷。例如不久前開業的羅森南京新街口中心店,創下了20萬元的首日銷售,其中鮮食銷售佔比高達50%左右。
為此,想借鮮食塑造經營壁壘、對標日資標準化便利店的本土企業不在少數。一旦見福「拷貝」台灣7-eleven鮮食體系,作出標準化、可複製、可持續的鮮食供應鏈,即可為見福增強顧客粘性、提升門店業績,最終開闢可對外供應鮮食的盈利渠道。
對標台灣7-eleven 從「抄襲」走向「超越」
學化學出身的張利屬於保守派,他信奉仔細推敲、實驗論證。在他看來,自建鮮食工廠,與企業的發展階段密切相關。這背後是一整條供應鏈體系,企業需考量鮮食生產、運輸、銷售以及配套產品等多方因素。為此,見福與台灣冷鏈協會、7-eleven、全家等日資便利店的供應商合作,從「抄襲」台灣7-eleven入手。
見福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當門店數達到200家時,他投入搭建信息化系統,以此提升標準化的連鎖經營能力;第二階段以500家門店為開端,見福打造了自有物流系統,從而輻射門店網店,為提升商品力打下基礎;第三階段是在門店數處於1000家至2000家店時,張利決定自建鮮食工廠、鋪設供應鏈系統,逐步轉型為製造型零售商。第四階段,張利預計將在5000家門店時到來,但他並未透露具體戰略方向。
「小孩不能穿大人的衣服,我們需要把有限的資金在適當的時機投入匹配的方向。」張利表示,他會參考門店數來劃分企業發展階段,並以此進行戰略規劃。當見福便利門店數達到1000家之後,鮮食體系就是其力推的「一號工程」。
在自建鮮食工廠與引入第三方供應鏈公司中,張利選擇了前者。見福便利做了三個準備,首先是從去年開始建設物流園,打造自己的供應鏈系統。其次是引入第三方供應鏈金融公司,在供應商賬期、買斷式採購以及供應鏈金融利息中求得利益最大化,使見福具備重資產投入開發鮮食的能力。最後,張利於今年與微軟合作,在門店中上線人臉識別等智能化系統,藉此深度認知消費者,為商品研發提供助力。例如,張利了解到見福便利每周到店一次以上的回頭客達到85%之多;購買高客單價香煙的女性多於男性等要素。
隨後,見福將開發策略定為「對標7-eleven」,全面引入其鮮食工藝、研發機制及管理水平,做到與台灣7-eleven同步、同款上新。
原因在於,國內缺乏專供便利店鮮食的供應鏈公司,見福必須接入台灣企業,包括設備、生產動線、管理標準、產品設計、研發、推廣等多個環節,才有可能做出與日資便利店媲美的產品。同時,接入第三方機構意味著品控、商品同質化以及價格控制的風險增大,在見福看來,不利於長期發展。
全家便利某負責人曾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由於經營協議限制,本土便利店在大陸通常對接不到全家的鮮食供應商,即使通過提高採購價等方式接入,也從供應終端增加成本,無法與全家對抗。」
對於見福來講,在自建鮮食工廠的過程中,「拿來主義」是一條可以繞行的捷徑。舉例來說,台灣7-eleven有100多人的鮮食研發團隊,見福目前無法做到。如果能全面照搬,不失為一種性價比相對較高的選擇。
為此,見福便利與台灣冷鏈協會達成合作。他們以此為敲門磚,對接台灣7-eleven、全家生產鮮食的供應商,以戰略合作或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共同開發鮮食。為了避開日企的壟斷協議,見福可能會採用與企業法人親屬、子公司簽訂協議等方式推動合作進程。
引入鮮食工藝 以0~4℃品類為主
鮮食能力是不少本土便利店企業的短板,分別在於生產、新品研發以及管理水平三個方面。為此,見福便利全面複製了台灣7-eleven的鮮食開發流程。在張利看來,「我們不需要過早去做鮮食創新與本地化,就好像麥當勞在全國的口味一樣也很暢銷。而且,本土便利店能做到日本便利店鮮食水平的品牌寥寥無幾,僅這一段距離就足夠我們去追趕。」
《第三隻眼看零售》了解到,見福便利首先確定了開發鮮食的基本品類。通常來說,鮮食可按照溫層分為四大類,分別是要求0℃以下的冷凍品類,例如關東煮;0℃-4℃之間的便當、飯糰等品類,通常保質期在48小時至15天左右;嚴控在18℃的高級鮮食,例如現做精品壽司等,保質期只有24小時;以及保質期在15天以上的短保商品。
「18℃品類是口感最好的鮮食單品,但開發難度極大,一過24小時必須報損,目前沒有幾家企業能做到。對比來看,開發0℃-4℃的鮮食性價比最高,它容易滿足食品安全、標準化配送、報損比例限制等因素。」為此,見福在0℃至4℃品類中確定了飯糰、米飯、三明治、麵食等數十種單品。同時,為了做到不缺貨,減少顧客流失,見福便利將報損比例控制在8%至10%左右,要求門店必須做到按比例訂貨,隨時補貨。
對於消費者來說,常換常新屬於長期光顧門店的必要因素。因而,見福便利引進了台灣7-eleven的研發機制以及相關負責人。他們通暢將開發周期定在十三周左右,隨後根據價格帶、消費者口味變化、季節更替、新食材上市、包裝設計等因素研發新品。
舉例來說,日本、台灣等地的7-eleven在春節期間會推出「年餐」鮮食組合,由七八個菜品組成。消費者只需提前十天到門店預定,即可在指定日期取貨。根據不同客群,7-eleven也有相應的鮮食配比,例如不少老年人具有高血壓、高血脂、關節痛等「老毛病」,7-eleven就會研發相應的無糖型、補鈣型老年餐。
見福便利為了使鮮食開發符合食品安全、新鮮、好吃等條件,引入台灣、日本等地的相關團隊和日本進口設備,意圖複製標準化便利店的鮮食管理水平。他們的具體策略涉及食品安全法規、食材採購標準、員工進廠操作標準、工作間空氣過濾標準等多個方面。
「但是,國內的工作態度是短期內從硬體、資本、設備等方面補不上來的。」張利同時坦言,「我們在考察日本、台灣等地的鮮食工廠時,可以說廠區比我自己家的衛生間還要乾淨。我還見過70多歲還在工廠內操作的董事長,這種匠人精神就是見福目前複製不了的短板。」
不過,見福計劃從制度和配套規範上去彌補。他們將在鮮食上市後,分別從全溫層供應鏈管理、店面升級改造、向店員制定並推行鮮食手冊三個方面進行優化。
「比如說,顧客看到飯糰可能會捏一捏,看到包裝不嚴密的盒飯可能想打開看一下,吃一半覺得不好吃會要求退貨等況都有可能發生,這時候就需要培養基層員工的鮮食經營能力。」張利說,因為自主開發鮮食,意味著沒有任何品牌商、供應商背書,也就沒有推卸責任的餘地。
對外開放鮮食工廠+自有品牌開發 逐步轉型為製造型零售商
見福便利自建的鮮食工廠採用市場化運作。張利計劃在運轉成熟後向外開放。一方面,這有利於提升整體生產規模,攤薄運營成本,使得鮮食性價比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見福作為入股方,相當於擁有了第二條盈利渠道。
「我們是零售商,自建鮮食工廠相當於製造商在做的事情,目前來看應該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所以,這也是見福未來轉型為製造型零售商的切入點。」張利說,「而且,企業今天打造的壁壘明天或許成為困局,因此我認為開放時必須的。」
張利計劃首先在見福便利的直營門店上新,試錯,優化鮮食單品,等產品相對成熟後,逐步向加盟店覆蓋。為了在消費者層面推廣鮮食,獲得更多數據反饋。見福便利大體上會採用「一元限購」、「一個月每人一份免費試吃」、「補貼促銷」等策略。但是,見福便利會通過人臉識別等智能系統,在一定範圍內識別可推廣的最佳目標客群。
同時,見福便利逐步發力自有品牌,主要從家雜、日化、鞋服等品類切入。針對零食等品類,見福計劃與來伊份等企業合作,採用定製生產。這是因為對比包裝食品、酒水飲料等品類來看,家雜、日化等品類的風險較低,基本不會出現食品安全事故等問題;保質期較長,即便出現滯銷也可以通過促銷、買贈等方式處理;在便利店商品結構中佔比較小,屬於補充品類,而見福便利在上述品類中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
在此基礎上,張利將自有品牌的開發邏輯總結為三點。其一,是強調設計感。張利認為自有品牌一定要顏值高,才能吸引消費者;其二是避開安全問題,才能低風險的可持續發展;其三是把握「冷門品類、爆款單品」原則,從而弱化消費者對廠商品牌的忠誠度。
舉例來說,見福便利開發了一款應用3D技術列印蝴蝶的透明雨傘,在校園、社區等地試銷時效果較好。主要是以年輕母親為主要客群,因為在他們看來透明雨傘可以減少視覺盲區,保護小孩。
「開發鮮食與自有品牌的核心邏輯是一致的,就是需要搞清楚消費者為什麼來,為什麼買,為什麼再來這三個問題,隨後給出解決方案。」張利表示,「這樣才有可能在圍繞商品展開的便利店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完】
第三隻眼看零售遍訪零售企業
提供行業資訊、精品培訓、商務考察、品牌傳播、項目對接等全方位服務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第三隻眼看零售第一時間掌握新鮮、獨家、原創的「真資訊」
推薦閱讀:
※小辰光的桉葉糖還活躍在便利店,便宜得驚人,還推出了新口味哦
※便利店利潤究竟有多高?為什麼有人放棄年薪20萬的工作去開便利店?
※溫帶超級便利入局無人零售市場「搶點」無人智能貨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