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雞屎當雞湯---別拿800w學區房和孩子說事
前兩天被《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 學區房》稍微刷了一下屏。
這篇貼圖文章主要內容是,父母雙方辭職帶著5歲的孩子去環球旅遊,不給孩子上早教,買不起學區房。這事挺好,聽上去挺洒脫挺浪的,自己掙的錢就自己花,愛怎麼花也是自己的事。
但是,我覺得不太對的地方有2點:
1 你為什麼要把旅遊這事放到孩子和學區房身上,這倆事是對立面么?
2 旅遊完了你升華了嗎?孩子升華了嗎?
我的觀點是:
1 出去旅遊不是你逃避學區房的理由,本質上這倆事也沒關係
2 出去旅遊就好好旅遊,別冠以沉重的意義
首先
我們來聊第一個觀點「出去旅遊不是你逃避學區房的理由」。我們來琢磨下原題目《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w 學區房》,啥意思,就是買不起唄。既然買不起就說買不起,退而求其次,或者別買都行。
因為買不起學區房,所以乾脆我們帶你去旅遊。我們簡化下邏輯,買學區房是為了給孩子好的教育,那麼可否可以總結為,因為沒錢為你的教育,所以我們去旅遊?
這邏輯成立么?怎麼感覺都有點自暴自棄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學區房的價值除了教育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價值,就是升值,孩子用學區也就那麼幾年的事,一旦在學區上了學,學區房對於上學的價值就消失了,但是沒關係,它還會升值,因為後面的人還要為孩子買。也許原文作者特別有錢,所以根本不在乎800w 房子的升值價值,但是從教育投資和房產投資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划算的投資。
其次
買不起學區房也可以理解,畢竟800w,但是夫妻倆辭職環遊世界小几十萬還是要花的,說明收入還是不錯的,所以8w 塊錢的幼兒園就不上了?怎麼看都是明明能給孩子更好的,但是找了個理由就不給了。
《非誠勿擾》孟非當年吐槽一個女嘉賓關於「去一趟西藏就凈化心靈了」,當時我看了哈哈大笑,然後順手截圖發微博上了,沒想到後來微博、知乎都拿這個圖說事,經常能看到人轉發這個圖,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早知道打上自己二維碼了,嘖嘖
先上截圖:
貌似,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不知道是被廣告影響的,還是真的就覺得康巴漢子能凈化你心靈。如果環遊世界就能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得到提升。那導遊們應該個個都是文化大師了。
我在蘇州園林旅遊的時候遇到過一個事。
一個導遊帶隊路過,講解說,腳下的梅花+銅錢狀地磚,大家不要踩,要繞過去,寓意是,踩了就會花錢,存不下錢。
第二個導遊路過,講解說,腳下這個梅花銅錢地磚,大家要多踩踩,踩了就寓意著梅花香自苦寒來,來的都是錢。
理解我意思了吧?
然後
我們來說說帶5歲的孩子出去玩。拋出現在孩子發育早,懂事早不說。我們作為成人回憶下自己,我們7、8歲出去玩,就認識到中東戰爭、美國內戰了?就能感受到騎士團曾經走過我們腳下的路?我爸媽告訴我 我5歲的時候爬過泰山,我愣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實際上
大部分情況下,旅遊也就是走個過場,發出一些「哇,比北京的天藍,比三亞的海清澈」之類的。對於國外,語言不通,能了解多少當地歷史?我這幾年玩了這麼多國家,認識最深刻的是... ...台灣。因為語言相通,所以能夠比較深入的聊醫療、保險、收入、房價等等。你英語倍兒好,跑中東區聊伊斯蘭教、基督教的事,你確認你能聊的好?更何況還要跟5歲的孩子說「你看,這些盔甲叔叔叫聖殿騎士團,那些白衣服的叫醫院騎士團」,怎麼想也不覺得花的這錢能敵得過歷史課本。
是否去過一些地方對一個人的意義並不是很大。決定見識什麼樣的風景的並不真的是這個地方的風景,而是你的收入、工作,以及與之帶來的社交和思考。
最終
我覺得帶著孩子去 high,實際上不是孩子 high,而是家長自己沒玩夠,給旅遊套個美好的外套而已。旅遊的本質還是花錢買放鬆。
買不起800w的學區房是正常現象,但是辭職帶孩子旅遊說能給孩子學東西就是給你灌雞屎而不是雞湯了。
推薦閱讀:
※抱歉呀...沒讓你當上富二代
※怎麼才能打掉「學區房」這個怪胎?
※南京學區房到底是怎麼劃分的?外地人要落戶買學區房,目前知道拉力琅,但是沒明白和南外關係…求高手?
※學區房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