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愧疚丨要知道「獨立人格」恰恰是家長口中「不聽話」的孩子

似乎我們越長大,越懂得獨立思考,就成了越「不聽話」的孩子。

我們從開始思考到開始拒絕再到沉默對抗父母對我們生活的干涉,這一過程漫長而艱辛並充滿了愧疚感,但心酸的是我們即使體諒父母卻知道我們再不會聽話了。

從小到大,「聽話」這個詞都貫穿在與家長的對話中。

  • 一歲時,你要聽話,不許哭——那時太小,聽不懂話,繼續哭著。
  • 三歲時,你要聽話,去幼兒園——無力反抗,哭泣著被帶到陌生的地方。
  • 五歲時,你要聽話,別亂跑——點點頭,知道聽話才能被誇獎。
  • 十歲時,你要聽話,認真讀書——點點頭,書讀不好(不聽話)是會挨罵的。
  • 十六歲時,你要聽話,我們這輩子就指望你了——開始思考,指望我與聽話之間有什麼必然聯繫嗎?
  • 十八歲時,你要聽話,這個專業才適合你——開始猶豫,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抉擇真的需要在「聽話」中決定嗎?
  • 二十二歲,你要聽話,畢業了就考公務員吧——開始爭取,好歹得到兩年自由,但心裡已在愧疚。
  • 二十四歲,你要聽話,那個男孩人很不錯——開始拒絕,明知是對,卻在忐忑這次違逆。
  • 二十六歲,你要聽話,找份穩定的工作找個踏實的人——已經反感,知道人生路長,不能屈從於「聽話」。
  • 二十八歲,你要聽話,再不結婚我們都沒臉見人了——沉默對抗,只知人生折轉應當按照自己的心意抉擇。
  • 三十歲時,你要聽話,我們只盼著你好——開始心酸,懂得體諒,卻知道我們再不會聽話了。

在小的時候,孩子都慣從依賴家長,畏懼家長的權威,那時候也就是他們最聽話的時候。因為在那個年紀,無論是生理或者心理,小孩子都必須依存於大人。

當他們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思考,一部分人在情感上開始獨立,這個時候,金錢無法控制他們,權威無法震懾他們,家長就會發現他們的孩子不聽話了。

這種變化常被冠以「叛逆」的名頭,但經由思維成熟、情感獨立、三觀成型而產生的自主思考並指導行為的過程其實是「獨立人格」的覺醒。

這種轉變通常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加劇,因為通過對知識的不斷擴充、對外界更充分的認知、各種思想的碰撞都會促使他們對自身產生思考,他們不再把統治者(父母)的思想混淆成自我思想,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這種轉變雖然意味著他們正趨近於一個獨立的個體,能夠承擔更大的責任,但在大部分家長眼中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傳統的觀念里,家長應該處於掌控者的位置,對孩子的生活、行為乃至思想都應該有統治權,孩子的行為思想決不能超出他們的認知範圍,並且要求孩子遵從他們的意志,完成他們的期望。

這種觀念忽略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的事實,而擁有獨立人格者在掌控欲強的家庭中往往會感受到折磨,因為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會充分意識到「人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他們要求對自身有很高的掌控權,在做選擇的時候更願慣從自我想法。

這兩種相悖的意志也是家長與孩子間無法親密交流的原因。

經常有家長會對孩子說:「你都不能和我好好說說心裡話。」

這時候孩子的思想是這樣的:因為沒法和你溝通啊,我說什麼得到的都是不認同。

這種情況歸根結底是家長傳統思維中的掌控欲與孩子在成長中覺醒的獨立人格的衝突。

這樣的衝突嚴重影響家庭關係,也讓我們在「獨裁者」的道路上始終充滿著愧疚感,而要改善它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因為家庭關係的淡漠也是在長期的對峙中產生的。

首先,家長的觀念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他們帶出固有圈子。

改變觀念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受新的思想,但這也是最難的做到的事情。

我們可以觀察到,老一輩的交際圈都很小也很固定,即使現在網路發達,但因為知識的局限性他們能接觸到的世界依然不大。

在固化的圈子中思想是難以變通的。

所以需要我們把他們帶出來,幫助他們結交擁有開放思想的人,最方便的就是帶他們融入一個活躍且有年輕人的社群,比如:一個藝術班。

其次,觀念是需要通過引導的。

每個人都有歸因心理,即當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會第一時間關注別人的行為,並試圖把不好的事情歸咎到他人的行為中,而不會第一時間反思自己的行為。

在觀念中也是這樣的,沒有人會在第一時間就感覺到自己的觀念有問題。

在我們抱怨父母的獨裁時,他們往往會認為他們的做法才是對我們最有益的。

所以需要不斷地與父母溝通,循序漸進地交流彼此觀念的問題,並告訴他們你是一個擁有獨立生命的個體。

最重要的一點是,耐心再細心。

就像前面所說,很少有人會在第一時間認為自己做的不好並把做不好的原因歸咎於自身行為,所以我們並不能確定在溝通中我們自身是完全正確的。

所以,耐心交流,再細心發覺雙發的情緒變動,在情緒往不好的方向轉變時及時拉住情緒或者轉換話題。

最後,如果你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指的是不會危及影響他人的價值觀),請堅持它,記得「人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生命中經歷的承擔者最終都只是自身,所以在依從他人思想之前先請對你的生命負責,即使會在一定時間內成為家長口中「不聽話」的孩子。

與自己對話,用5個專業測試認識你自己。——微信公眾號:一些話而已,回復「測試

想知道有哪些瞬間,悲傷是迷人的?——微信公眾號:一句話而已,回復「瞬間


推薦閱讀:

纪晓芙对张无忌有性启蒙吗?
原想擷一枚紅葉,卻遇見整個楓林——2017級心理分析專業學員參加《紅書》、夢、沙盤遊戲工作坊心得感悟
言情小說對於懵懂無知的少女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知乎上有那麼多無聊的問題?
小哉問:年終總結寫什麼?

TAG:成长 | 心理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