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貓子」不熬夜危害更大!你們別再勸我早睡了……

剛放完國慶長假回來的你們,一定還沒適應上班的「生物鐘」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的作息規律,但其背後的運作模式是怎樣的?今天Yogurt要跟大家聊的話題就是——

諾貝爾獎得主:

花30年研究生物鐘的奧秘

最近,科學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和 Michael W. Young因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獎或醫學獎。

1984年他們就發現了周期基因(period gene),揭示了我們的天然生物鐘是由基因決定的。隨著更深入的研究,三位科學家研究出這些基因的mRNA及蛋白是怎樣控制晝夜節律的。而且這些控制果蠅晝夜節律的機制同樣適用於人類。

如上圖所示,人體內的生物鐘能讓我們適應一天當中的不同時段,幫助我們調節睡眠模式、飲食、激素釋放、體溫和血壓等。

那麼,你最關心的那些問題:長期失眠怎麼辦?怎麼解決倒時差的問題?目前的研究尚未能給出答案,但有了這些研究基礎,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這些問題都會有突破。

不過這項研究也被許多媒體片面地解讀為——「最新出爐的諾貝爾獎得主喊你不熬夜了!」許多夜貓子也因此感到誠惶誠恐:是不是應該每天強迫自己早點睡覺?

夜貓子應該強迫自己早睡嗎?

「聽了許多道理,依然過不上早睡早起的生活。」想必這是很多「夜貓子」的煩惱。早睡了,睡不著;晚睡了,又怕對身體不好……應該怎麼辦?

「強迫夜貓子早起,對他的健康並不好。」

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研究者、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珞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早睡早起的早鳥型人群和晚睡晚起的夜貓子型人群,他們的生物鐘是有差異的,強迫夜貓子型人早起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強迫夜貓子型人早起,就相當於讓他在不應該醒的時候醒來,不應該睡覺的時候睡覺,這並不遵從他體內的生物鐘。

Ps:這在之前覓我就曾經推送過一篇相關的文章,有關夜貓子的基因突變的,文章鏈接: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這不是你的錯,請不要放棄治療!

言簡意賅地說,攜帶相關基因突變的「夜貓子型人」生物鐘較常人來說會更晚!而且高達10%的人患上這種「夜貓子病」——DSPD(睡眠相位後移綜合征)。

(是的沒錯,基因就是這麼666……)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物鐘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鐘,只是節奏不盡相同。

科學家說,生物鐘的平均周期為24小時1刻鐘。但有些人的比較快,22個小時就走完;也有些人恰恰相反,生物鐘慢得往往滯後於晝夜周期,也就變成了「夜貓子」。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生物鐘也在不斷變化。人們一開始是早睡型,到了10歲以後的青少年時期,睡眠會越來越遲後。美國國家睡眠組織總結出不同年齡段所需的睡眠時間:

張珞穎教授曾在美國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有一個家族,有明顯的早睡早起的習慣,而這跟基因突變有關。她認為,應該遵從自己體內的生物鐘來作息,而不是要遵從一個既定的標準,因為每個人不一樣。

所以了解生物鐘背後的奧秘,並非讓我們千人一面地強迫自己去遵循早睡早起的規律,而是明白要在適當的時間內,做適當的事情,遵循體內的生物鐘。

編輯:Yogurt

設計師:琪哥


推薦閱讀:

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你都在幹什麼?
人為什麼需要睡覺?人睡覺的時候身體都在做什麼?
失眠是心理疾病嗎?有效治理失眠方法?

TAG:生物学 | 睡眠 | 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