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周記(三)

來美第6周小記。

哈佛圖書館

Widener圖書館是哈佛最大,最有名氣的圖書館,這個圖書館的歷史我在第二篇周記里寫過,持有哈佛ID,終於得以進入見到了Widener書房的真容,一個以藏書為愛好富家子弟,不由折服其家教素養。

圖書館閱覽室十分寬敞,天花板很高,像個教堂,坐在裡面,心裡的壓抑一掃而光,銅質檯燈透著古色古香,實木的桌椅比例恰到好處,從未如此舒服,不知多少哈佛名人在這些桌椅上坐著讀過書,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這便是文化的積澱。在這裡,各色人種都可見到,有一種頗為神聖的感覺。

國人對哈佛深有迷戀,早有《哈佛凌晨四點半》、《哈佛圖書館訓言》等書面世,然而,哈佛圖書館有90多座,只有拉蒙特圖書館24小時開放。過分宣揚哈佛學生的勤奮只是國人的一廂情願。經常有人把哈佛當成一個符號,哈佛書單、哈佛研究、哈佛公開課,只是一個標籤,一個噱頭。到哈佛來,正面的學習固然重要,同時另一個意義是破除盲目迷信,從而認識到哈佛精神的本質。

麻省理工學院MIT

MIT坐落在哈佛不遠處,MIT作為理工為主的高校,校園建築有稜有角,更具數學美感,每個周末MIT的學生活動中心(student center)都熱鬧非凡,還經常有免費食品。中國留學生每周五都在這裡組織狼人殺活動,這也成為我在美國的一個經常性娛樂活動。

淋浴

美國人早上都有淋浴的習慣,我逐漸也接受了這種習慣,這也讓白天持續的工作更有精神,美國人沒有午休習慣,晚上十點休息也更容易,我們一直宣傳的健康作息,在美國這種工作安排更容易實現,而在中國卻不容易做到,只留給人們經常的心理負罪感感。

自由

有時,要切身到一個環境中去,才能知道一個具體的概念。

都說美國是個自由的國度,其實也有許多規矩,比如禮讓行人、不許在消防栓旁停車,往往這些規定也伴隨著沉重的懲罰,但卻還是自由。

今天去考學車證(learner』s permit),就深深地體會到了這種自由,或者說平等。雖然要遵守規則,但這些規則是在一個平面上的,可以通過正常的申請而通過,而不用依附於無法操作的駕校,受制於車管所隨心所欲的安排,你感到「世界是平的」,你的頭頂沒有大山,這就是我體會到的自由,我儘力地解釋,可能還是詞不達意。

一同工作的有個韓國的博後,他們對美國同樣有著嚮往,或可說是迷戀式的,在對韓國人的心態觀摩中,我對如何看待國與國的關係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簡單說,我對中華文化有感情、有自信,作為大國公民,應有大國之風,即使面對發達的美國,也可不卑不亢。到了國外,反而更有家國情懷。

自行車

美國的自行車擁有與汽車同樣的行駛權利,自行車陪伴了我求學的每個階段,高中時騎車去上學,大學時騎著去家教,研究生時騎著去自習,來美國騎著去上班,每部自行車都有我一段經歷。即將歸還這部陪伴了我一個月的自行車,感謝這部車帶我走過剛來美國的一段路。

美景

觀點、情感每個人都不同,且容易引起爭議,現在更喜歡發風景圖,留給人們純自然的感官,隨時分享所見,越成長,越喜歡這種純粹的方式。


推薦閱讀:

八歲開始刷知乎,刷到二十歲時,知識量能達到什麼水平?
學校的教育算是一種對知識的買賣嗎?
大學讀哪些書可以增加知識,或者是提升眼界?
市面上的超輕粘土哪家品牌的比較好?
未來哪些工作難以被人工智慧替代?

TAG:留学美国 | 留学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