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他人以及一切——格物與格人、物格與人格

格物是什麼意思?就是將事物分類。格物於是有了物格。

格人呢?就是將人分類。格人於是有了人格這種說法。

王陽明是個變態狂魔,對著竹子想竹子從哪兒來,到哪兒去,最後他想通了嗎?我想他肯定想通了。

上世紀蘇聯有個昆蟲狂人,叫柳比歇夫,他為人所知,不是因為他的昆蟲分類學,而是因為他將自己人生里的每一分鐘都記錄下來了,他的朋友寫了一本書叫做《奇特的一生》,現在很多軟體的時間管理方法都是從他那裡來的。不過柳比歇夫是真的相信他對昆蟲的分類是極為重要的。他跟王陽明有一拼。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只要一個人稍微還有點疑惑,他就還在做分類這件事。

不論是竹子、昆蟲、人、還是別的什麼,如果去追究他的來龍去脈,條分縷析,就是所謂的格物,也就是分類。分類分好了,對於世界的認識也就逐漸固定下來了,看什麼事情,總有個評判的原則。這就是所謂的格物然後致知。

為什麼所有東西都需要分個類呢?我想是因為我們人的大腦只能處理那麼多的信息,所以任何事情,最好能將它抽象到十個類別以內,這樣十個手指就能數得過來,也最好記憶。

太繁雜了,無法把握。把握不住,就什麼事也做不了,就沒有自信心。對於總體有了一個把握,於是知道哪些是可以放棄的,哪些是可以爭取的。

因為人的生命有限,這是個硬性限制,所以懂得放棄某些東西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在對自己、他人和其他一切進行分類,同時我們也在被別人分類。每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不一樣,對人和事物的分類就不一樣。

不過通常為了便於管理,最好這個分類方法還是趨於一致比較好。分類法差別太大的人之間很難產生一致意見,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一樣。

對於現代的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我們如果自己去追究,會發現它們都是格人的科學,將人分類,是為了便於大企業主和國家管理大量的人口。

我們對於所有事物的分類來自於哪裡呢?來自我們的五官收到的所有信息,父母、老師、朋友、同事、電視、網路、書籍。。。。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看到什麼,我們就進入了什麼價值體系,然後逐漸地我們就變成了這個價值體系里的某個類別,然後努力向著這個價值體系的上層遊動,當然,也可能向下層墜落。

比較典型的分類體系,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馬克思的社會階層理論,佛洛依德的三層自我理論,十二星座、屬相,物理學的宏觀微觀概念,數學中的維度,佛教的六道,財富總量,皮膚顏色,性別。。。都是人們藉以認識世界的方法,有的複雜,有的簡單。

世界太複雜了,必須有個自己的分類方法。我們理解同類人的價值觀念通常很容易,但卻非常難以理解其他價值體系中的人,這有時候會將自己限制在自己的世界裡。

但是互聯網改變了這一點,你可以相對容易地看到更多類型的人,比如在 Facebook,Youtube,微博這樣巨型的社交網路上,你可以發現你認為」聰明」的人,也會發現你認為」愚蠢「的人。不過隨著互聯網的流量渠道逐漸分化,可能人群之間又要逐漸隔絕了。

分類方法總在變,建立新的價值體系,意味著權力和利益的流動。最典型的,就是現代的網路遊戲、QQ等級、社交賬戶等級等等,它們是在一個很多人的世界裡,重新建立了一個價值分類體系。

我們通常非常容易忽視這一點,就是與我們自己價值觀念完全不同的人數量非常巨大。展開來就是說,我們覺得無價值的東西,對其他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很有價值的,而對我們有價值的東西,對某些其他人來說,完全無價值。這是在任何時代都成立的規律,是人類社會活動得以持續發生的「上帝律」。

從一個自然人,變成一個社會經濟人,就是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如何將自己認為已無價值的東西賣給認為它有價值的人,然後去換取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這是經濟活動的本質。自然人與社會人,這本身也是一種分類的方法。

發現這種價值體系間的差別,是一個不容易的事情,畢竟我們從小到大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互聯網時代大呼的「大數據」,就是為了發現這些價值間的落差,我們以自己的心智無法理解的價值體系,數據會告訴我們,因為它是事實,我們不需要仔細地去理解它,而且那也是不可能的,只需將它分類,然後按計划行事,以得到我們自己需要的東西。

數據的可愛也就在這裡,它是很直接的,很符合我們從遠古人類繼承而來的本能。大數據給了我們新時代的人格物致知最好的辦法,我們將可以通過數據,來理解各種人的行為,將他們分門別類,差別化地對待。

所以獲取數據,然後從數據中獲得簡單清晰的見解,是互聯網時代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是所有互聯網公司生死攸關的事情。

純粹的互聯網經濟,將逐漸延伸到線下,這將產生更多的數據。

在互聯網時代以前,技術、設備、廠房是壟斷者的壁壘,而在互聯網之後,數據是新的壁壘,沒有可靠的數據,一切生意都無從談起,因為你無法發現你的客戶在哪裡,你的客戶更無法看到你。

時代在變,格物、格人的方法也在變,但我們認識自己、他人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心理本能不會變。當早期的遠古人類在打獵時,他們也必須認清獵物是什麼動物,比如獅子,老虎,牛等,每個人類小群體都有自己的叫法,然後他們要衡量自己的力量夠不夠打倒它,並且當自己的地盤獵物逐漸減少,就必須承擔風險,去新的未知地方尋找獵物。到了蘇格拉底、老子那一代人,這種本能已經逐漸變成了明文的文明,比如洞穴比喻,」認識你自己「的名言,」道「等說法。而到了互聯網以及之後的世界,我們腦袋中的想像和現實之間的界限會逐漸模糊起來,新的文明形態正在形成,數據會幫助我們在這個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推薦閱讀:

知識(Knowledge)與真理(Truth)的關係是怎樣的?
先驗的概念才能有確定的內涵,經驗的概念不能,對嗎?
如何證明我們所有人(色盲除外)看到同一種顏色的感覺都是一樣的?
如何客觀的認識世界?
gettier problem中所例舉的兩個例子真的符合JTB理論嗎?

TAG:大数据 | 知识论Epistemology | 格物致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