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問卜與佛、道、儒焚香,重在四個字

《易經》問卜與佛、道、儒焚香,重在四個字

月夜焚香,古桐三弄,便覺萬慮都忘,妄想盡絕。

試看香是何味?煙是何色?穿窗之白是何影?指下之餘是何音?

恬然樂之而悠然忘之者,是何趣?不可思量處,是何境?

無論琴茶,焚香,都是收斂心情的必備方式。

古代的雅緻文人更是樂於焚香讀書,品茗操琴,以修養心性……

(一)

據考證,焚香始於春秋時期。

當時,香用於驅瘟避邪,最初用於朝堂、宮室,後來士大夫、平民也使用。

人們常用「香」來描繪美好事物、德操、情感,並賦予它美好的內涵,如成語「古色古香」、「香消玉散」、「軟香溫玉」等。

宋代,士大夫階層普遍追求隱逸精神,「仕」與」隱」不再是互相對立的兩極,在朝為官、居家奉佛道,亦官亦隱成為一種社會時尚。

從古至今,不少人都有焚香凈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和焚香靜坐健身的習俗。

焚香,香氣四溢,低回悠長,除營造一種幽靜風雅的氛圍,還可以使人精神振奮。

南宋文人筆記《夢粱錄》中道,「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累家」,是宋代文人精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藝」。

(二)

焚者灼燒也,香者祭拜之用,古人多以焚香來祭拜和靜心。

在傳統國學中,《易經》的第4卦「山水蒙」卦卦辭說: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年齡再大、學問再深的人也可能陷於蒙昧之中,這時就需要向神明和智者求教。

而《易經》告訴我們:「再三瀆,瀆則不告」。(兩次三次的占筮,是褻瀆神明,褻瀆就不告訴他。)

台灣中華海峽兩岸周易科學交流協會理事長、著名易經教授黃來鎰說:《易經》問卜於易聖,首重」虔誠、尊重」。

心「誠」,則聖人將告之以所求之事解決之方,若所告之卦爻不被重視,一而再,再而三要求重新占卜,直到求卦者滿意為止,是為褻瀆了神靈,易聖便不以真相相告之。

(三)

心香一瓣。

心香:指內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

東漢永平十年,佛教傳入中國,香、花、燈成為禮佛的必備品。

黃來鎰先生在向「源易緣」分享的文章中,談道:佛教有焚香的儀式,可分為燒香、拈香、告香、插香等。

誦念經文,首先誦念《爐香贊》:「爐香乍熱,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道教認為「香」是靈通三界的信之一。

道教儀式的「太真天香」共有八種:道香、德香、無為香、自然香、清凈香、妙洞香、靈寶慧香、超三界香。

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仁」和「誠」的境界。

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孔子一行人由衛返魯,中途經過隱谷,突然聞到陣陣撲鼻清香。孔子發現谷中草叢裡,夾雜著一大片盛開的蘭惠。當場嘆道:「夫蘭為王者香,今乃與眾人伍。」

蘭草後被尊為香祖、國香、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

因此,黃來鎰先授總結說:《易經》卜筮,佛、道焚香,重在心誠意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斯而已矣。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台留言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

不為大而成大|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四章
徹悟 道德經 第7章 無而得有
【17-10-10】從天上到人間
如何評價現在的國學?
徹悟 道德經 第19章 去相對性才能除病根

TAG:易经 | 传统文化 | 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