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 探秘「情緒」——感情模式
內容提要:明確框效應所框定的是「處境」。
資料:
Victor S.Johnston的《情感之源》第八章中,描述了一項由特夫斯基(Tversky)和凱尼曼(Kahneman)分別提出的研究。
假設國家爆發一種疾病,預計將死亡600人,有兩個經科學評估的方案可供選擇。如果選A方案,將有200人得救;如果選B方案,有1/3的可能性全部得救,2/3的可能600人中無一倖免。
當要求參與者對方案進行選擇,72%的人選擇A,28%的人選擇冒險策略B。
如果把指導語換為:「如果執行A方案,400人將死去,執行B方案,有1/3的可能性所有人都活下來,2/3的可能性600人都將死去。」這時,78%的參與者選擇方案B,22%的人選擇方案A。
這種選擇的逆轉,被稱為「框效應」。
對這一現象最初的解釋是:
當問題框在「拯救生命」時,參與者們反對冒險,而當框在「失去生命」時,他們就轉變為冒險主義策略。
《情感之源》作者約翰斯頓從「快樂基調」作出更深層次的解釋:
拯救生命的表述方式激發抉擇者的正相情感,而喪失生命的表述方式則產生負的快樂基調。在否定框架條件下,挽救所有人的即使是微弱的希望,也具有足夠強大的正快樂基調,它超過負快樂基調而成為最能被接受的後果。因此,當人們處於負快樂基調的體驗時,會作出高度冒險的抉擇。
約翰斯頓還通過一個更為簡潔的問題,來說明這個模式:
假設一隻動物,必須在兩塊地中選擇一塊作為自己聊以為生的領地。在這兩塊地中,一塊很小,但卻始終保持恆定數量的食物,另一塊可供給食物的平均數量與第一塊相同,但不穩定,波動幅度大。如果這隻動物不是很餓,那麼選擇第一塊地是有適應性的;如果它正在挨餓,那麼它會冒險地選擇第二塊地。在強烈的負快樂基調(飢餓難熬)條件下,它寧可冒險,因為僅僅是對冒險結局的期待就足以產生正快樂基調。
這些解釋都很合情合理,但說服力還遠遠不夠,可以根據本書的情緒理論模型作出更具體的解釋:
首先區分兩種框定表述所引起的情緒反應是不同的。
前一種表述引起的主要情緒是針對「有利」的激動、期待,框在了「生」,這時人們傾向於「鎖定利益」;
後一種表述引起的主要情緒構成是針對「有害」的恐懼、憂慮,框在了「死」,這時人們傾向於「擺脫確定性後果」。
在約翰斯頓提出的「地塊選擇」問題中,並沒有預設的描述來作出「框定」,這時,由當前處境來發揮類似作用。
當動物處於飽足時,類似於框在「生」,其行為傾向是「希望保持」,尋求可以確保的利益;
當動物處於飢餓時,類似於框在「死」,其行為傾向是「急於擺脫」,需求張力高漲,伴隨風險的高收益更能迎合這種傾向。
不同的處境,產生不同的行為傾向,而不同的預期後果迎合不同的處境需要。這就是處境的「框定」效果。
人處在「豐足」處境時,其「框定」效果是引起「確保既有的」傾向,對「可能的損失」無法忍受;
當處於「匱乏」處境,其「框定」效果是「擺脫損失」,對「確定的損失」更難以忍受。
王曉天(南達科他大學)的「群體大小對抉擇傾向的影響」的研究為這一解釋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隨著群體越小,人們的關係越親密,對於確定性的負相後果越難以容忍,所以,當群體足夠小(數人),不論如何「框定」,冒險是壓倒一切的選擇。
這個原理還可以解釋,當要告訴人有一好一壞兩個消息,為何先壞後好更易讓人接受。因為先說的壞消息,實際上就是一個「匱乏框定」,緊跟的好消息正好迎合了高漲的需求張力。
049 探秘「情緒」——「框效應」是什麼?
目錄——一個簡潔、整合的心理學基本理論
推薦閱讀:
※目錄——一個簡潔、整合的心理學基本理論
※023精神系統的結構—— 精神障礙的原理是什麼?
※006 精神系統的結構——「自我感」是什麼?
※107 意識障礙——恐慌性意識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