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蘋果與BIM
本文嘗試在蘋果公司力推的AR技術、建築業界的BIM技術及正在興起的AI之間尋找一種微弱的聯繫,但又可能產生的高度相關的邏輯。蘋果將會使得AR真正落地普及,同時會極大促進AI提前實現,這又對BIM的歷史進程可能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蘋果剛剛發布的iPhone X手機,增加了一個Dot projector感測器(上圖最右),並配以相應的硬體和軟體演算法,達到AR的效果。其臉部識別功能就是靠這個感測器發射出數萬點狀射線,從而得到每個點的空間位置距離數據(又稱為點雲,point cloud,只不過蘋果用的是近距離的紅外線,不如激光精度更高),然後送去運算、建模和分析。
這是蘋果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AR(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相比於曾經火爆但總是不夠成熟的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來說,蘋果這次AR算是真正找到了突破口了。
蘋果這個版本的臉部識別只是一個起點,能識別臉部、也就能識別近處物品,進而提高感測器性能就可以識別更大範圍的周遭環境。去年火爆全球的AR遊戲Pokemon Go,就是任天堂公司在蘋果平台上開發的產品,尚未利用到這個點雲技術呢,就斬獲數億利潤,今次蘋果對AR性能極大提升,也應與此有關。新技術真正的成功落地必定首先是商業上的,然後才是技術上的。實際上蘋果這項技術就是來自微軟放棄了的第一代AR產品Kinect,相信在蘋果手中會發揚光大。
利用點雲掃描建築生成模型的技術,在BIM領域稱為「逆向建模」(BIM知識域:逆向建模),通常是使用精度較高的3D激光掃描儀完成,蘋果手機的近距離紅外結構光掃描技術目前尚且不能勝任工程上的需求。
但是相比於激光掃描儀的高昂成本和使用難度來說,蘋果不斷改進的AR技術使得普通人以極低成本輕易獲得高端技術,可能會從消費者角度對BIM應用市場產生無法預料的影響,就像智能手機這個單一因素對於今天行業信息化的影響一樣,可謂是巨大。
可以稍微想像一個場景:經由數億千萬計的手機用戶不斷在掃描他們的周遭環境(尤其是建築空間),所獲數據集中在帶有一定智能演算法的大資料庫之中,會在蘋果的中央人工智慧演算法上獲得多麼巨大的改進可能性,以及第三方應用上的巨大市場效應——附帶的,一個個被建了三維模型的帶有內容意義的虛擬城市空間!這是極難由專業掃描儀與專業服務構成的傳統市場所能夠企及的成就。
再考慮到本來就已經開始流行起來的以物聯網技術為主的智能家居產品的成熟,物聯網的整個網路商用的時間表已定,中國率先在2020年普及到全國全民,當然現在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區域性的商業應用。作為AI訓練素材的大數據的來源已經越來越像樣,過不了多少年就會出現真正的大規模數據源,科幻般的AI也許可以一蹴而就。
BTW,蘋果公司的FM管理水平屬於業界頂級,如果行業有best practice讓大家學習的話(管理領域通常作「標杆學習」或「對標」),那麼蘋果處於一個超乎best之上的位置,應了一句話:永遠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表現在無論是其企業的管理靈活性,還是其新總部大樓的細節追求,整個FM業務與蘋果核心業務的有機融合之深,BIM模型之精細。參考:喬幫主的蘋果總部大樓浮出水面
這一切將會對以企業為主戰場的BIM產業產生難以估量的決定性的影響,傳統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的進程有可能被直接打斷,整個技術路徑重新來過,因為目前可以見到的解決方案都過於「古典」了。
極為重視消費者市場的結果(喬布斯本人非常不屑於企業市場),可能是最後以消費者市場所孕育的新力量來終結傳統的企業市場了——當然也許會產生新型的服務商,如今日滴滴打車之於企業用車市場,又如微信企業號、釘釘之於OA/ERP市場,至於摩拜單車就更不用說了(革新了整個城市治理、交通規劃和自行車產業)。個人的智能手機打破企業內網的禁錮,機理也是一樣的。
所有這些新技術都正在產生合力,並且中國是後發先至、彎道超車、快速成長,下圖十幾年來成型的超級網路可見一斑(來源:輝煌中國):
再經過蘋果AR/AI革命之後的更新版,尤指中國市場,可見輝煌,拭目以待。
參考:
建築智能化概念梳理及與物聯網、BIM的關係
未の來?:BIM+機器人
綜合管廊、BIM與裝配化
從建築角度看物聯網大格局
FM視覺點雲與虛擬現實研究中心成立
生活水平、鋼結構與發電量
BIM與裝配化一起實現
推薦閱讀:
※Magic Leap的數字光場顯示和Avegant Glyph的虛擬視網膜投射技術有什麼關係/區別?
※如何成為VR/AR領域的產品/交互設計師?
※HoloLens的成像視野中如何做到真實物體遮擋住虛擬物體?
※如果遊戲王像pokemon go那樣做成ar會有多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