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寧德這些地方俗語,你了解多少......

寧小愛丨文字編撰

《一句俗語 半部歷史》王致純丨素材來源

網路丨圖片來源

「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牆」

「哪壺不開提哪壺」

「新官上任三把火」

......

這些耳熟能詳的俗語大概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吧,它們總是簡潔通俗,朗朗上口,因為俗語本就是流傳於大眾口頭上的原生態文化,但是每一句俗語的來源,都有一段故事,它們不是憑空而生的。今天就和小愛來看看寧德地方俗語里的歷史故事。

乞食奉教不回頭

清末民初,英國基督教安立甘會開始在寧德城關傳播,發展教徒。由於那時候人們的「因循守舊」思想嚴重,抵觸情緒較大,工作無進展。因此那些信者反而會被視作另類。這樣,就有些好事者,編排些話兒,來對信者進行冷嘲熱諷,也曾流傳一時。比如:

肩挑魚丸游五市 手種衣缽上丁樓

鶴峰山下探花巷 張氏祠邊乞食樓

一擔魚丸皆海味 全家奉教上天庭

一對、一詩,講的是一位名叫乞食的市民,職業上為挑魚丸叫賣的小商販,信仰上是皈依基督的虔誠者。他家住在城關張氏宗祠邊的「探花巷」,思想新潮,信奉西教,企望日後,靈魂上天。

詩中的鶴峰山下,原是寧德縣城,即今蕉城的核心城區,但探花巷在哪裡就無人知道了。它是根據過去科舉制度殿試後,欽定的狀元、榜眼、探花三個鼎甲名次,而虛擬的巷名,因南宋時本邑出過狀元余復,有狀元里地名故。也即於衙前街東側狀元里下數的第三條弄巷,靠近「張氏宗祠」,今名前林路鶴峰弄三的「乞食」舊居處。

「乞食」,也是按照地方習俗,長輩給起的小名。他姓張名恆明,小名「乞食」,遂有這「張氏祠邊乞食樓」之說。

對中說的「肩挑魚丸游五市」,那時寧德城牆還在,人員的進出均集中在東、西、南、北和小東等五個城門處,構成五大集市。

說他「手將衣缽上丁樓」,此話,就言過其實了。當時,為傳教的起始階段,沒蓋教堂,是租用在很冷清的北門外一家民房裡聚會做禮拜,與周圍布滿的「丁樓」為鄰,也是事實。

何謂「丁樓」?前人深受「百行孝為先」的思想教育,特別是讀書做官的大戶人家,每遇父母之喪,「丁憂」期間,要遠離娛樂、不近女色、並在郊外搭個簡易房間守著,其後這房間就成了「停棺待莽」的地方。有史料記載,民國六年四月政府頒布《清葬程》,革除停棺陋習,這裡清出的棺木數以百計,一下子控出許多「丁樓」來。

這乞食是個做事認真、思想投入的人。他家魚丸選料精良,製作細微,色味俱佳,品質上乘。但因職業養成的一個習慣是,要問食客好吃嗎?「好吃再回頭」已成他的口頭禪。久而久之,使人厭煩。就有食客在他說這話時,當面反問道:「你信基督,回頭不回頭?」每遇這時,他即莊嚴的答道:「篤信基督,永不回頭」。因而,「乞食奉教不回頭」的話,由此而生。

後來,邑人在邀幫去搞些風險較大、收入頗高的短、快項目。比如:要從「水中求財」的灘涂養殖時,協議形成但未行動前,為首者問夥計們有無要回頭時,同夥即回答「乞食奉教」,就知道永不回頭了。

最後,乞食奉教的諾言終於實現了,至死沒有回頭,兩個孩子均得到教會學校的培養,加上自身的努力,結果改變了社會地位,確是實際的。至民國中、後期。張敦(璚)誠、張敦詢二昆仲,一為縣參議長,人望孚眾;一為教書育人,桃李滿園。

看旗號走弄

「看旗號走弄」的話,源自邑人為逃避倭寇的追殺,以插旗為標誌引導安全出走而來。後因民族英雄戚繼光率兵殲滅了倭寇,百姓得以安寧時,沒因事過忘言,而是將其引伸作為做事應「瞻前顧後、三思而行」的意思去告誡後人。故此,流傳下來。

明朝嘉靖年間,國運衰落,海防鬆懈。與我們僅一水之隔的日本國流寇浪人,趁機以武裝侵犯我東南沿海各地。本邑是深受其者的地區之一,倭寇把巣穴建在橫嶼、雲淡二島後,常駕舟到周邊的村莊進行騷擾,燒殺掠奪,百姓已無安寧之日。

寧德縣城,在嘉靖四十年(1561)十月二十二日被倭寇攻陷,知縣李堯卿與守城的將士、民眾等俱戰死。倭寇屯城九日,居民死傷無數,財物掠奪一空,房舍燒毀過半,成為一片廢墟。

倭寇屠城後,又屢屢進犯。當時沒有電子通訊,無法預先知道敵人的動向,往往是倭寇將入城時,才臨時出走,又要攜老帶幼,行動緩慢,慌忙之間,亂成一團,甚至成其網中魚。

有了以上的教訓,後來城中居民組織起來,漲潮時於城樓上輪值,觀察東南海面的敵情,一有情況,就通知下去,以插旗為號,引導居民安全疏散。久而久之,這「看旗號走弄」的話就流傳開去。

你們還知道哪些地方俗語,歡迎在文末給小愛留言~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王莽是穿越的君主?
那些年,用完的聖誕樹都去哪了?
《山海經》中的英水到底是發源於哪個山?
十字架是否本身就能帶來肅穆、莊嚴一類的感受?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背後都有哪些故事?

TAG:宁德市 | 文化 | 俗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