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捩點(預告)
如果清朝一直統治到現在,那會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如果大清能活到現代,那它一定是從骨頭裡被改革了,而且一定是在一個足以危及其存在的時間之前將改革進行到了相當水平,並且在重大歷史事件上站對了陣營,不然它根本不可能存活到現代。
武德充沛,君主立憲,維新開化這是大清成為現代國家的基礎。
如果這個時空里它的表現,沒有任何可能活下來。
假如1861年9月30日辛酉政變爆發後,世界進入了B世界線,將會是怎樣的?
《轉捩點》故事的創意最早在2017年誕生於知乎問題:
「如果清朝一直統治到現在,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
這個問題吸引了我。於是,他在問題下面接著知乎用戶念缺一的思路,架空了大清國如果在甲午戰爭中獲勝,並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與同盟國作戰將會發生怎樣的故事。於是我後來去查閱《劍橋中國晚清史》和知網上大量關於晚清洋務運動以及之後歷史事件的資料。開始了轉捩點的世界線構築。
現在基本上只是寫了一條時間線(還沒寫完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有興趣,如果有的話,我就慢慢得嘗試寫出來?(PS:我知道我衣索比亞鴿了,我們昨天不才寫到所羅門復國嗎?)
以下是Timeline1.0
1861年1月 咸豐十年,恭親王奕訢,會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洋務運動開始。
1861年8月17日咸豐十一年,咸豐病逝。
1861年9月30日發動辛酉政變愛新覺羅·載淳即位,年號「同治」。
註:
載垣、端華賜死;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匡源、焦祐瀛革職(*史實為斬於菜市口);軍機大臣穆蔭、杜翰被處死;景壽左遷(蒙古都統和侍衛內大臣哪個級別高?)侍衛內大臣,領神機營事務。
1861年,設安慶軍械所(曾國藩)。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1862年,同治元年, 朝廷著曾國藩及其幕府以外軍的支援和上海海關稅收購置洋槍洋炮,擴編部隊。並採用西法訓練士兵,營官,哨官及統領。請法國教官教習,並以此為基礎,組建新軍。同年,鑒於滿洲宗室提出對漢人組建新軍的憂慮,朝廷著肅順同李鴻章共同籌備建軍工作。
註:肅順驕橫專權、目中無人,但卻「輕滿員」而「雅重漢人名流」(徐一士,一士類稿·一士談芸) ,他「待漢員頗極謙恭」,自稱「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筆厲害得很」(黃溶,花隨人聖人被憶)
1862年6月11日在與慈禧同意後,奕以「議政王」名義發《明定國是詔》,宣布置辦新學,鼓勵工業,弊革法制,擴編新軍。
1863年,廣州,上海,天津置同文館。
1864年7月,同治三年,天京淪陷,太平天國覆滅。
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訂立,勘辦西北界事宜大臣明誼被革職。
1864年,《萬國公法》由京師崇實館刊行。
1865年3月清廷派出第一批留美幼童和留法幼童。
1865年9月,設江南機械製造總局(李鴻章)。
1866年,同治五年,設福州船政學堂及福州船政局(左宗棠,沈葆楨);上海船政學堂及上海船政局(李鴻章)
1866年7月3日由體仁閣大學士周祖培牽頭組建京師大學堂,文淵閣大學士倭仁牽頭組建京師文理學堂
1867年,慶應三年,孝明天皇去世,明治天皇即位。
1867年設北洋機器局(崇厚)
1868年1月3日,天皇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令幕府將軍德川慶喜「辭官納地」。幕府拒絕。戊辰戰爭爆發。5月德川放棄江戶。至69年6月,天皇軍攻佔五棱郭,戊辰戰爭結束。
1868年4月,同治七年,烏蘇里大起義。6月,捻軍覆滅,8月江南機械製造局建成「恬吉號」。同年,左宗棠西征。
1869年,蝦夷地置北海道。1月,日本木戶孝允向岩倉具視建議征韓;3月,明治遷都東京。3月,清廷下詔《告官通洋外事詔》,以此規範官員在處理涉外事務時候的行為。避免不必要的外事糾紛。
1869年3月吳淞鐵路通車。
1869年3月9日開始在北京、天津、上海、煙台、青島試辦郵政
1869年9月8日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發行
1869年成立西安製造局(左宗棠)。
1870年6月天津教案爆發,豐大業死,依例《告官通洋外事詔》崇厚辦案不利,革職查辦,天津知府張光藻被罷,劉傑停俸三月。著王佳官文任直隸總督。詔其兄崇實前往法國重修租界條約,由於7月普法戰爭爆發而未能成行。遂照會法國大使,托由其全權總領此事之交涉。至1871年10月才啟程前往馬賽,會見梯也爾。
經查,確認育嬰堂並無誘拐傷害孩童之事。遂捕33人,在同英美法俄4國大使交涉後,共賠付美英法俄共計30萬兩白銀,重修望海樓天主堂。斬首首殺16人,革職查辦兩人,流放充軍15人。並朝廷發文《諭天津士民》,稱「天津士民皆好義,各秉剛氣」但「偏聽偏信」,「徒憑紛紛謠言,即思一打泄忿」,號召「「好義而明理,或有剛氣而遠慮,始為有道之天津士人。」
1870年新軍總統領李鴻章接手北洋機器局
1871年1月18日 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立
1871年6月3日上海公共租界開始收發電報
1871年6月9日文淵閣大學士瑞麟牽頭組建金陵工學堂
1871年6月16日文淵閣大學時單懋謙牽頭組建襄陽陸軍學堂
1871年7月清廷派出第一批留德幼童和第二批留美幼童。
1871年
8月14日 愛新覺羅·載湉出生
1871年8月29日日本新政府決定廢藩置縣
1871年9月13日李鴻章同伊達宗城簽署《中日通商章程》與《中日修好條規》
· 雙方交換外交使節並在兩國設立領事館。(第4、8條)
· 互相承認有限制的領事裁判權。(第8、9及13條)
· 有關通商事宜,仿效歐美列強的待遇,互相承認
1871年10月18日八瑤灣事件。
1872年9月24日日本單方面將琉球國改為琉球藩。未照會清廷。
1872年置金陵機械製造局(李鴻章),設廣州船政學堂,廣州工學堂(唐廷樞領)
1872年11月朝廷頒布《新曆大綱》,宣布時憲歷不再是正式曆法,採用公曆與年號紀年並行制。
1873年1月1日,日本效法大清廢天保歷,改公曆。
1873年設京師工學堂(愛新覺羅·奕領)
1873年11月,肅州回軍投降,陝西回亂結束。回亂後,回漢分隔安置,並令被遷移回民不得遷回原居地。並勒令拆除新教回廟,並修建了多座老教回寺尚予門宦老人,白山派被勒令改派或被大肆批捕。
馬海宴得知其表兄馬占鰲意欲降清,遂陣前倒戈與其表兄為敵。馬占鰲在亂軍中墜馬而亡,馬千齡帶領馬占鰲余部擊敗馬海宴。清廷認定馬千齡降清之首,鎮壓有功著馬千齡任督帶兼中軍管帶,賜六品軍功頂戴,領董字三營入直隸駐防,並改制新軍。
1873年11月杜文秀兵敗自殺,雲南回亂結束。雲南回回被遷移置寧夏,少數逃往英屬印度。
1874年3月15日,越南阮朝與法國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
1874年5月12日,日軍於社寮登陸,5月下旬,李鴻章調新軍十三營馬步炮工總計肆仟柒佰伍拾人赴台,於當年9月中旬陸續抵台。由於日軍受熱病折磨,兵員折損嚴重,大久保利通前往北京簽訂《北京專約》
· 日本國此次所辦,原為保民義舉起見,清國不指以為不是。
· 前次所有遇害難民之家,清國定給撫恤銀兩十萬兩,日本所經之修道、建房費用,日本定給四十萬兩。
· 所有此事兩國一切來往公文,彼此撤回註銷,永為罷論。至於該處生番,清國自宜設法妥為約束,不能再受凶害。
註:
由於此條約中,日本出兵的原因是「保民義舉」,日本據此認定中國不否認琉球是日本的屬地,故於1875年進行「琉球處分」,復在1879年迫使琉球國王尚泰移住東京,廢止琉球藩改設沖繩縣。
1874年 李鴻章主持自行鋪設了北洋機器局至直隸總督衙署的電線,隨後命於大沽、北塘炮台鋪設直達天津的電線。
註:李鴻章呈慈禧之奏章
「用兵之道必以神速為貴。是以泰西各國於講求槍炮之外,水路則有快輪船,陸路則有火輪車,以此用兵,飛行絕蹤,而數萬裏海洋欲通軍信,則又有電報之法。於是,和則以玉帛相親,戰則以兵戎相見,海國如戶庭焉。近來俄羅斯日本國均效而行之,故由各國以至上海,莫不設立電報,瞬息之間可以互相問答。獨中國文書尚恃驛遞,雖曰日行六百里加緊,亦已遲速懸殊。查俄國海線可達上海,旱線可達恰克圖,其消息靈捷極矣。即如曾紀澤由俄國電報到上海,只須一日,而由上海至京城現系輪船附寄尚須六七日到京,如遇海道不通,由驛必以十日為期。是上海至京僅二千數百里,較之俄國至上海數萬里消息反遲十倍。倘遇用兵之際,彼等外國軍信速於中國,利害已判若徑庭,且其鐵甲等項兵船在海洋日行千餘里,勢必聲東擊西,莫可測度,全賴軍報神速,相機調援,是電報實為防務必需之物。同治十二年,西北初定,左公屢言其利,奉旨飭辦而因偱,乃至十年之久而安。臣上年曾於大沽北塘海口炮台試設電報,以達天津,號令各營,頃刻響應。從前傳遞電信,猶用洋字,必待翻譯而知,今已改用華文,較前更便,如傳秘密要事,另立暗號,即經理電報者亦不能知斷,無漏泄之虞。現自北洋以至南洋調兵饋餉,在在俱關緊要,亟宜設立電報以通氣脈。如安置海線,經費過多,且易腐壞。如由天津陸路偱運河以至江北,越長江由鎮江達上海,安置旱線,即與外國通中國之電線相接,需費不過十數萬兩,一年半可以告成,約計正線支線橫互須有三千餘里,沿路分設局機,常用用費頗繁。擬由臣先于軍餉內酌籌墊辦,俟辦成後,仿照輪船招商章程擇公正商董招股集貲,俾令分年繳還本銀,嗣後即由官督商辦,聽其自取信貲以充經費,並由臣設立電報學堂,僱用洋人教習中國學生,自行經理,庶幾權自我操,持久不敝。如蒙俞允應請飭下兩江總督、江蘇巡撫、山東巡撫、漕河總督轉行徑過地方官一體照料保護,勿使損壞,臣為防務緊要,反覆籌思,所請南北洋設立電報,實屬有利無弊。」
1874年左宗棠開設蘭州製造局
1875年1月12日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駕崩,對外宣稱染上天花,二疾而亡。
1875年5月3日左宗棠奉命收復新疆,並於新疆設置廳、府、州、縣,廢止伯克制。
1875年5月29日下達讓松田道之廢止琉球王府由清朝冊封的命令,發動「第一次琉球處分」,清廷抗議。
1875年設開平礦務局。
1875年6月文祥督辦吉林招墾總局
1876年3月一支日本艦隊抵達朝鮮仁川要求朝鮮向日本開放三個港口,並停止向中國進貢。同年,日本武士被禁止佩刀。
1876年4月左宗棠收復北疆。
1876年4月13日奧斯曼帝國宣布破產。
1876年4月29日英國女王接受議會授予的「印度女皇」稱號。
1876年6月吳淞鐵路擴展至淞滬鐵路,並全線通車。10月24日,清廷出20.5萬兩白銀購得。
1876年6月中旬天津到北京的電報線路鋪設完成並投入使用。
1876年8月31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拉德五世退位,哈米德二世即位。
1876年9月清廷頒布《官制改易籌備大綱》,《自強修產張業案》
10月置x部x部x部
1876年11月京津鐵路通車
1877年2月西南戰爭爆發,2月20日薩摩軍包圍熊本,旋即北上控制長崎,並隨後控制馬關。並意欲通過關門海峽北上進攻長州,然被政府軍所阻撓,遂開始長達兩年的對峙。
1877年3月中國第一家官辦銀行大清通商銀行成立
1877年4月左宗棠率湘軍攻入南疆,同年新疆平定,建省
1877年6月由武英殿大學士寶鋆辦襄陽機器製造局
1877年9月,協辦大學士沈桂芬牽頭組建吳江文理學堂,吳江同文館
1878年3月協辦大學士戴齡置辦漢陽軍械所,湖北槍炮局
1878年4月體仁閣大學士英桂牽頭組建杭州府崇文書局
1878年5月,大久保利通遇刺
1878年6月,蘭州通電報。7月中旬左宗棠在蘭州同俄國使節簽訂《中俄伊犁條約》,《陸路通商章程》,8月初,開始興辦蘭州陸軍講武堂
1879年1月,馬關登陸戰爆發
1879年2月薩摩軍敗退鹿兒島,西鄉隆盛自決,2月27日,薩摩軍投降,西南戰爭結束
1879年4月4日,日本吞併琉球,未照會清廷。
1879年6月協辦大學士全慶 攜正紅旗正藍旗改練新軍,駐山海關
1879年10月,京漢鐵路全線通車。
1880年2月李鴻章奉旨前往英國購置戰艦組建北洋水師,同年3月,海軍部成立。奕環為總理海軍大臣,管理海軍部。
1880年3月協辦大學士沈桂芬牽頭組建京師醫學堂。
1880年4月京秦鐵路通車
1881年3月體仁閣大學士全慶督辦京師師範學堂,培養清國自己的西學教員
1881年6月文煜督辦吉林工學堂和吉林機器製造局
1881年7月李鴻章上書效仿德國組建參謀部,次月軍咨府成立。
1882年1月張之洞任太原巡撫,同時負責開辦山西煤鐵局
1882年美國通過排華法案,清廷提出抗議
1882年7月朝鮮壬午軍亂
1882年11月7日,由部分留美國人組建的利博儒社團成立,旨在推進清國的民主和民權
1883年2月,著額勒和布攜蒙古旗前往熱河組建新式騎兵
1883年8月25日,法國同越南阮朝簽訂《第一次順化條約》
1883年7月京漢-京廣線建成通車。
1883年12月中法戰爭爆發
*中法戰爭
1884年2月米勒率一萬六千法軍進攻北寧,3月28日北寧失守,清軍敗守太原和宣光,隨後法軍進攻宣光,在清軍的火力下,法軍多次攻城失敗。
5月,李鴻章在天津同法方代表福祿在天津進行停火談判,由於雙方具體停火時間未能達成一致,遂談判破裂。6月底,戰端重啟。
7月中旬,法軍發起太原戰役,未果,撤退途中遭清軍伏擊,法軍死傷慘重。在太原、宣光一線與清軍對峙。10月,發起第二次太原戰役,法軍成功突入城中,然清軍奮勇反擊,將法軍趕出城外。1885年2月,法軍增兵至3萬5千人,發動第三次太原戰役,3月中旬,太原失守,隨後法軍北上攻打諒山,意欲孤立宣光守軍。諒山軍民突出城外,阻擊法軍,而駐宣光的四十三營從側翼進攻了法軍,法軍死傷1200餘人後戰線崩潰,退守太原。
**海戰
1884年7月馬尾海戰爆發,馬尾造船廠受損,福建水師受損嚴重,退回舟山群島。
1884年8月5日,法軍登陸基隆,遭遇新軍楊威軍第十三營肆仟柒佰伍拾名將士的還擊,以傷亡60人的代價,擊退對方200名陸戰隊的進攻。由於炮火猛烈,且海權喪失,遂退回基隆城內。隔日,法軍進攻遭清軍埋伏,敗退回艦上,利士比遂率艦隊回馬祖。22日,中國海艦隊司令庫爾貝率艦截擊了5艘支援台灣的南洋水師,摧毀了福建沿海部分海防設施。
1884年10月 初法軍再度攻台,試圖突入淡水河,法軍800人在滬尾搶灘登陸被清軍阻擊,死傷慘重,23日起增兵1800人攻向基隆,被十三營擊退,於是1885年年初法軍發動第一次月眉山戰役,清軍三個新軍營對法軍展開阻擊,成功將法軍阻擋在基隆河北岸。至3月底,法軍仍未能攻入基隆城,也未能渡過基隆河,軍中開始爆發瘟疫。庫爾貝遂率部攻佔了防守薄弱的澎湖。
3月中旬,法軍仍欲向宣光前線增派士兵。1885年4月,三次太原戰役的結果傳回法國國內,國會震動,考慮到受困於基隆的法軍士兵的狀況,國會要求立刻同清廷議和停火,Jules Fran?ois
Camille Ferry引咎辭職,稱為「宣光事件」(Affaire duTuyanquang)。***影響
1885年6月簽訂《中法新約》
· 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宗主國地位
· 北圻併入清國,稱為清國合法領地
· 中法兩國派員勘定邊界
· 開放北寧和海防為通商口岸
· 法軍撤出澎湖
· 清國西南地區的鐵路修建,法國擁有優先協商權
· 法國軍艦出口,清國擁有優先購置權
清國意識到海防之重要性,遂令張之萬重建福州海防,撥款重組福建水師,改名「大清帝國海防艦隊」,令李鴻章加緊組建北洋水師,北洋水師更名為「大清帝國北洋艦隊」,令曾國荃擴建南洋水師,並更名為「大清帝國南洋艦隊」
1884年3月建大清銀行,由閻敬銘總領,並發行國債,監督造幣印鈔。引入貨幣單位「圓」(ゑん、wen),同墨西哥比索等價。
1884年5月左宗棠開辦蘭州陸軍工學堂
1884年6月19日法國吞併寮國作為殖民地
1884年7月年京滬鐵路全線通車
1884年7月馬尾海戰爆發
1884年12月4日甲申政變,7日開化黨被平定,首犯被處決。清廷對日本發出警告。
1885年3月16日福澤諭吉在《時事新報》上發表不署名短文《脫亞論》(脫亜論)
1885年4月18日,同日本展開天津會議,討論日清雙方在朝鮮的利益。然,未能達成共識,清廷為甲申政變中日本的行為索要賠款,日本拒絕。
1885年5月,台灣劃入福建省管轄。劉銘傳負責台海防和鐵路建設。
1885年6月,《中法新約》
1885年7月,封袁世凱「大清帝國駐朝鮮總理交涉大臣」,領十營新軍兵馬,並幫助朝鮮改革軍制,練習新軍。此舉被日本視為挑釁。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去世。
1885年10月,威妥瑪受邀回到中國去京師大學堂講習,並受朝廷委託將威妥瑪拼音整理,方便進行教學,以改善清國的識字率
1885年11月北洋海軍製造局成立,李鴻章領。
1885年12月頒布《大清帝國北洋艦隊海軍章程》,北洋海軍正式建軍
*北洋艦隊1885年艦隊編製
5艘鐵甲艦:致遠,靖遠,平遠,定遠,鎮遠(致遠級)
7艘穹甲巡洋艦:安海,定海,寧海,平海,鎮海,衛海,撫海
12艘炮艇:#福建級#建寧,永春,興化,汀州,邵武,延平,福寧,龍岩
#廣東級#韶州,嘉應,肇慶,羅定
20艘魚雷艇:#角宿級#平道,角,天田,周鼎,進賢,天門,平,庫樓,柱,衡,南門
#亢宿級#大角,左攝提,右攝提,亢,陽門,折威
#氐宿級#天乳,梗河,車騎
2艘鋼殼撞擊巡洋艦:奮勇,超勇
4艘魚雷快艇:鎮北,鎮東,鎮西,鎮南
*北洋艦隊1894年甲午海戰時艦隊編製
3艘前無謂艦:昭毅,昭武,昭遠(昭遠級)
5艘鐵甲艦:致遠,靖遠,平遠,定遠,鎮遠
9艘穹甲巡洋艦:綏海,安海,定海,寧海,平海,鎮海,衛海,撫海,降海
16艘炮艇:#福建級#建寧,永春,興化,汀州,邵武,延平,福寧,龍岩
#廣東級#韶州,嘉應,肇慶,羅定
#山東級#青州,臨清,東昌,武定,泰安
25艘魚雷艇:#角宿級#平道,角,天田,周鼎,進賢,天門,平,庫樓,柱,衡,南門
#亢宿級#大角,左攝提,右攝提,亢,陽門,折威
#氐宿級#天乳,梗河,車騎,天輻,招搖,亢池,陣車,騎官
2艘鋼殼撞擊巡洋艦:奮勇,超勇
6艘魚雷快艇:鎮北,鎮東,鎮西,鎮南,鎮中,鎮邊
1886年1月1日,下《預廢科舉詔》,自1888年起,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所有舉人,生員,童生憑已參加府試的文書就近參加新式文理學堂,工學堂,師範學堂入學測試。或根據自願成年男子可以選擇加入新軍,參加陸軍或海軍講武堂。
1886年李鴻藻上書朝廷,認定開州,通州鄭州段黃河在年內有決口之風險,望朝廷批款搶修疏通河道。朝廷恐黃河決口後,匪徒為患,然度支財政由於軍費以及1885年慈禧50祝壽捉襟見肘。閻敬銘提議可以效仿洋人銀行之實,同洋人貸款。遂同英法德貸款270萬圓用於組建黃河河防司,治所於河南鄭州。
1887年9月,由於多日降雨,鄭州段黃河壩出現滲水跡象,所幸由李鴻藻組織,及時防治,避免了進一步的水患。10月,其回見代表法方發放貸款的法國領事李梅(Gabriel Lemaire),法方代表提到,法國已經在1878年建成第一座水電站,如果黃河能夠建成水電站,將可以惠及整個華北的人民。李鴻藻將此事奏呈北京,朝廷高度重視並令李鴻藻前往法國考察。
1887年10月4日,大清帝國簽署《日內瓦公約》
1887年12月1日《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簽訂
· 中國同意葡萄牙由即日起管理澳門13年;中國保留了葡萄牙如將澳門讓與他國,必須經過中國同意的權利。
· 葡萄牙得派公使駐北京,並在通商口岸設領事
· 葡萄牙人可享中國已給或將給其他國家的通商特權,在通商口岸有居住、租買土地、建造房屋、設立敎堂等權利
1888年1月1日,科舉制度正式廢除。
1888年1月10日,以統轄於中國中華大「血脈「之中之意,以及「國內本屬部之諸族,以對國外之諸族」的觀念,頒布《大清帝國國籍條例》,規定:
· 生而父為中國人者
· 生於父死後而父死時為中國人者
· 母為中國人而父無可考或無國籍者
· 若父母均無可考或均無國籍而生於中國地方者屬中國國籍
· 其生地並無可考而在中國地方發現之棄童屬中國國籍
1888年5月1日,裁五藩部之內蒙古,設額濟納,綏遠,察哈爾,熱河四省
1888年5月11日,裁五藩部之外蒙古,設科布多,杭愛,戈壁, 土謝圖汗四省。鑒於原科布多部,札薩克圖部,三音諾顏部,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不利於清廷持衛邊疆,修建鐵路,故加以裁撤,各部貴族特權保留,賞銀共計200萬圓,各部各抽調一萬青壯編入新軍,由杜嘎爾統領
1888年10月5日台灣民變;10日,民變被鎮壓
1889年1月光緒大婚,大婚後親政
1889年2月11日,日本公布大日本帝國憲法
1889年5月16日,利博儒會社在南京演講,要求帝國立憲,隨後6人被捕
1890 年11月29日,大日本帝國憲法開始實施
1890年7月,杭州爆發利博儒會社宣講活動,隨後4人被捕,清廷宣布通緝利博儒會社成員,並於1890年起,停止公派留美學生
1891年1月1日,光緒生父醇親王去世
1893年1月1日,日本實行西曆
1894年1月11日,朝鮮全羅道爆發東學黨叛亂
1894年3月7日,豐島事件
*豐島事件
1894年3月1日,清廷向朝鮮派去鎮壓東學黨叛亂的部隊抵達牙山港
1894年3月7日,在進行短暫的休整之後,「綏海」號巡洋艦,「羅定」號炮艇,「永春」號炮艇護送運兵船「祺祥」號運輸船返回青島港,途中遭遇日軍「吉野」「浪速」「秋津洲」巡洋艦。隨後雙方爆發了交火(對於誰先開火,雙方各執一詞),交火後,「綏遠」號被擊傷,「羅定」號由於掩護「永春」號和「祺祥」號被擊沉。
隨後,三艘船駕抵旅順。清廷召見日本駐華使節質問事情未果。遂向日方發出通牒,要求日方為此事道歉,並賠款2300萬圓。
1894年3月9日凌晨,日軍登陸牙山。同時,日方未回應清廷賠款事宜,而是對清宣戰。
1894年3月10日,清國頒布《自衛檄日詔書》,甲午戰爭爆發
1894年4月19日,黃海海戰
1894年6月23日,朝鮮海戰(朝鮮海峽)
1894年7月19日,關門海戰
1894年9月20日,炮轟東京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革命黨興中會
1894年12月13日,日本被迫議和
1895年3月21日,簽訂《漢城條約》
最後這是轉捩點的維基(我基本沒動)轉捩點wiki
推薦閱讀:
※太平天國算不算反封建運動?
※處理群體暴力事件的天朝法則
※張之洞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晚清時期為什麼不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大宅門》里白家為什麼敢和詹王府正面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