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最精彩的壁畫全在這了|梵蒂岡藝術品詳解(三)
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我們接下來將看到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的巔峰之作,它們由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及其學生完成。拉斐爾展室原為教宗尤里烏斯二世的私人寓所,1508年委託拉斐爾進行裝飾。一共包括4個房間,依照其中的作品命名,按順序分別為君士坦丁大廳、埃利奧多羅廳、簽字大廳、火災廳。
關於拉斐爾,之前我講過他不幸的童年,8歲喪母11歲喪父後他成了孤兒。但幸運的是他被烏爾比諾公爵夫人收養了,從此過上了貴族生活。他爸爸本來就是宮廷畫師,從小教會了他很多繪畫技巧。15歲他被送入佩魯吉諾畫室學習,很快就開始接活賺錢了。21歲被稱為「烏爾比諾畫家」的拉斐爾受邀來到佛羅倫薩,這給了他向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學習的機會。與這兩位大師不同的是,拉斐爾性格溫和,在社交中左右逢源。1508年他的老鄉時任梵蒂岡建築總監的布拉曼特向教宗推薦了他。於是年僅25歲的拉斐爾應召來到羅馬,開始為教宗工作,而且一來就接了這麼個大活。不過,喜愛宮廷生活的拉斐爾也間接地死於他對事業與仕途的追求。拉斐爾在短暫的37年生命中,承接了大量工作,在完成教宗任務的同時,許多貴族請他畫肖像,布拉曼特死前還推薦他接任聖彼得大教堂建築總監的職務。另外拉斐爾還是一個情聖,無數女子痴迷於他的溫文爾雅和貴族氣質,他基本上來者不拒。其中有一位讓他真正動了心,那就是麵包師的女兒瑪格麗特。不過看重仕途的他並沒有迎娶這位與自己社會地位相差懸殊的女子。當時他正謀求一個主教的職務,雖然他已經是總監了什麼的,但還想獲得一個教職,而這需要多名紅衣主教的推薦。於是他違心地答應了紅衣主教畢比印納嫁侄女給他的暗示,準備在他37歲生日當天迎娶畢比印納的侄女瑪利亞。可是愛情終究是愛情,他對瑪格麗特懷有極大的歉疚,按照瓦薩里的說法,拉斐爾在已經被工作累得病倒的情況下在生命的最後一周與瑪格麗特徹夜雲雨,終因縱慾過度不治身亡。死的當天正是他要娶親的日子,也是他37歲的生日。結果瑪格麗特進了修道院,瑪利亞成瞭望門寡。
回到展室中來,君士坦丁大廳中的畫其實是拉斐爾的學生根據老師的畫稿繪製的,主要描述與君士坦丁一世相關的故事。第一幅十字架顯聖,表現的是公元312年10月,君士坦丁一世在米爾維安橋戰役前夢見天空中出現十字架和一句拉丁文「你將克敵制勝」,上帝指示他將十字架標誌塗在士兵盾牌上,並保佑他的軍隊取勝。勝利後他皈依了基督教,也徹底改變了基督教的命運。
第二幅表現了米爾維安橋之役戰鬥的場景,在君士坦丁一世及其英勇騎兵的鐵蹄下,馬克森提烏斯的軍隊潰不成軍,在後退中跌入台伯河中。
第三幅君士坦丁的洗禮,表現的是教宗為君士坦丁一世洗禮的場景。赤身的君士坦丁一世跪在頭戴三重冠冕的教宗前接受洗禮。這個場景顯然是虛構的,因為三重冠是十二世紀末的教宗英諾森三世才確定使用的,而君士坦丁一世是四世紀的人,二者相差八百多年。多數史學家認為君士坦丁一世是在臨終前才接受洗禮的,為其洗禮的是阿利烏派的優西比烏,因為基督教認為洗禮可以除卻罪孽,君士坦丁一世的洗禮有點臨終懺悔的意思。天主教的說法是君士坦丁一世曾得了麻風病,異教徒勸他用童子血沐浴可除病,他未採納。此後聖彼得和聖保羅顯靈讓他找教宗西爾維斯特洗禮,他聽從了,洗禮後果然病魔消失。但無論如何,那個時代是不可能出現三重冠的。
第四幅是羅馬的奉獻,表現的是君士坦丁一世將羅馬城的統治權交給教宗,自己在東方建立新羅馬的故事。這其實源於一個羅馬教廷的謊言。羅馬教廷為了給自己的統治找個正當的說法,在八世紀時偽造了臭名昭著的「君士坦丁獻土」文件。該文件聲稱君士坦丁一世活著的時候簽署了一份聲明,將羅馬城以及帝國的西部奉獻給當時的教宗西爾維斯特統治,而他自己則退到希臘舊城拜占庭建立新都,整個羅馬帝國包括帝國皇帝都是臣屬於羅馬教宗的。在整個中世紀任何膽敢質疑這份文件的人都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十五世紀一位精通古代語言的史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這份文件中的辭彙語法是公元八世紀才出現的,而君士坦丁一世是四世紀的人,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文件,謊言不攻自破。
與牆上的壁畫不同,天頂畫並非拉斐爾或其學生所做,而是拉斐爾死後十年才出生於帕勒莫的畫家洛瑞提。他受教宗格里高利十三世委託完成一系列表現天主教戰勝異教題材的作品,但這幅天頂畫於西斯都五世在位期間才完成,所以畫中牆上掛著的是西斯都五世的牧徽。畫中異教的雕像被天主教的十字架所取代,表現了天主教的勝利。高超的透視法技巧也是畫家的一個特點。
第二間展室叫埃利奧多羅廳,但只有第一幅畫與埃利奧多羅有關,故事取材於聖經外經《瑪克比書》。埃利奧多羅是塞琉西王朝的一位將軍,他帶兵到耶路撒冷去搶劫猶太人神殿中的財寶。塞琉西王朝是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由塞琉古一世創建的以敘利亞為統治中心的王國,公元前三世紀,它與埃及的托勒密王朝爭奪巴勒斯坦。就在埃利奧多羅和他的士兵闖入神殿欲行劫掠時,一位天神騎士突然出現,他騎著高頭白馬,率領兩位力大無比的青年武士,把前來掠奪的異教將軍打翻在地。我們看到白馬踏翻了埃利奧多羅,兩位武士揮舞著鞭子沖向他,把他打成了瞎子。畫面中後方的祭司正在乞求上帝的幫助。這幅畫由拉斐爾完成於1512年。
第二幅畫叫《波爾神納的彌撒》,描述了1263年發生在羅馬北部波爾神納地區的一件奇蹟,當時有一位波西米亞神父主持彌撒時,懷疑領聖體用的麵包和葡萄酒是否為耶穌的身體和血(聖餐變體論),突然他看見祝聖的麵包流出了鮮血。也正因為這一奇蹟,1264年教宗烏爾班四世正式確立了基督聖體的瞻禮。在這幅畫中,上方左邊的為見證奇蹟的神父,右邊跪著的是畫家所在年代的教宗尤里烏斯二世,他身後站著四位紅衣主教。在主教下方是五個瑞士衛兵,其中側臉面向觀眾的就是拉斐爾本人的自畫像。左側神父身後有四個身穿白衣的神職人員,再左邊台階上跪著一群人,其中最前面的一位著深藍服裝面向神父的是教宗尤里烏斯二世的女兒。這幅畫為拉斐爾於1514年完成。
第三幅《教宗會見阿提拉》描繪的是公元452年教宗利奧一世會見匈王阿提拉的場景。阿提拉是古代匈人最為人熟知的皇帝,被稱為「上帝之鞭」,曾多次入侵東羅馬和西羅馬帝國。他本人曾作為人質在羅馬生活學習,長大後成為匈人領袖,當時西羅馬帝國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的妹妹霍諾利亞主動向他求婚,但他提出要以西羅馬帝國的一半管治權作為嫁妝,遭到斷然拒絕。公元452年,阿提拉率軍殺入亞平寧,攻陷首都拉文納,瓦倫丁尼安三世逃到舊都羅馬。此時教宗利奧一世及元老院首席議員等顯要組成議和團與阿提拉談判議和,並成功說服阿提拉撤軍。此畫中左邊的教宗利奧一世騎著白馬面色沉穩地向阿提拉揮了揮手,頭頂上的聖彼得和聖保羅揮舞著劍警告阿提拉不得入侵羅馬,而騎著黑馬的阿提拉被天上的兩位聖人嚇得險些跌下馬來。這幅畫由拉斐爾和他的學生朱利亞諾.羅馬諾共同繪製,其中利奧一世的形象最初以教宗尤里烏斯二世做模特,尚未完成之際,教宗去世,於是他們又改以新教宗利奧十世為模特,最終完成於1514年。
第四幅畫《彼得被救出獄》亦由拉斐爾和羅馬諾師徒二人完成。畫中分為三個場景,中間的一個是天使來到關押彼得的希律王監獄中,喚醒彼得;右邊的是天使帶領彼得走出牢房,跨過昏睡的獄卒;而左邊的場景描述了一個獄卒發現牢房裡天使發出的光芒,趕緊叫醒沉睡的看守並手指牢房讓他看。整個畫作巧妙地運用了天使身上的光芒和月光在黑暗中的照明效果,使畫中的光影顯得非常合理。這幅畫也完成於1514年。
天花板上原來的畫被拉斐爾的作品所取代,他繪製了四幅舊約里的故事,下圖中上方的一幅為諾亞離開方舟;右邊一幅為亞伯拉罕欲讓以撒犧牲獻祭;下邊一幅為摩西身前燃燒灌木;左邊一幅為雅各夢見天梯。
第三間展室簽字大廳其實是拉斐爾來此負責裝飾的第一個房間,它的名字並非來自於其中的作品,而是因為這裡曾作為宗座聖璽最高法院的會議室,大多數重要的教宗文件都在此簽字發出。拉斐爾承接此任務的時候,這裡是教宗尤里烏斯二世的圖書館兼私人辦公室,據此,拉斐爾設計了以神學、哲學、法學和詩歌四大主題來反映這間圖書館的繪畫思路,其中《聖禮的辯論》代表神學,《雅典學院》代表哲學,《三德像》代表法學,《帕那蘇斯山》代表詩歌。
最出名的無疑是一進門左手邊的第一幅畫《雅典學院》,它是拉斐爾在完成了對面牆上的《聖禮的辯論》之後在1510到1511年間繪製的,代表了他的最高水平。畫作以一系列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這些建築參照了布拉曼特主持新建的聖彼得大教堂設計圖。建築壁龕上有兩尊雕像,分別為左側手持樂器的音樂之神阿波羅和右側手扶嵌有美杜莎頭顱盾牌的智慧之神雅典娜。整個大廳里洋溢著節日的氣氛,這裡虛擬地彙集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在最中心的位置有兩個人迎面走來,其中穿紅衣服的年長老者右手指著天,左手夾著《蒂邁歐篇》,他就是以達芬奇為原型繪製的柏拉圖;另一位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拿著《尼各馬可倫理學》,他就是以米開朗基羅為原型繪製的亞里士多德。這兩種對立的手勢也代表著兩位哲人的對立思想。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被繪製在左邊穿綠袍轉身向左扳手指與人爭辯者,而他身前著水藍袍的是軍事與文史學家色諾芬。色諾芬左邊的紫袍帶帽老人是蘇格拉底的門徒犬儒學派的創始人安提西尼,再左邊身著盔甲的青年是亞歷山大大帝。左下角頭戴葉冠正在一本書上寫著什麼的是古希臘哲學家、無神論者,創立了花園學派的伊壁鳩魯。在他身旁有兩個人正在探頭看一位蹲坐在地上的人在一本厚書上寫字。寫字者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他後面上方頭纏白巾探頭看者為阿拉伯哲學家阿威羅伊,下方邊看邊記者為古希臘自然派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這三人的前方有一個身著白袍冷眼看向觀眾的女人是古希臘女數學家希帕提婭;她身前扭頭向後看的是持存在論的古希臘思想家巴門尼德;再前方坐在地上握筆倚桌思考者是持流變論的代表人物赫拉克里特,據說這張臉也是以米開朗基羅為原型創作的。中間寬闊的石階上斜躺著一位半裸的老人是古希臘犬儒學派的代表人物第歐根尼,他主張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任何東西,包括社會生活和文化生活都無足輕重,所以他平時只穿一身破爛衣服,住在一隻木箱里。右下方有一組人物正俯身聚在一起探討,其中有一位躬著身子手執圓規在一塊板上比劃的就是幾何學家歐幾里得,周圍是他的幾個學生。在他身後穿黃袍背對我們手持黑色球體者是創立了地心體系的天文和地理學家托勒密,而他身前手持藍色球體的蓄鬚老者則是古代波斯國國教拜火教之祖瑣羅亞斯德,他是以布拉曼特為原型繪製的。在他們倆右邊有個頭戴深色圓形軟帽正看向觀眾的青年正是畫家本人的自畫像。
旁邊的一幅被巨大的窗戶分成了三個部分,上面的部分叫《三德像》,以三位女性表達三種德行,左側女神左手捉著被降伏的獅子,右手執象徵法律的樹枝,代表「權力」;中間女神手持鏡子,代表「正義和真理」;右邊女神手拿繩索看天使,代表「堅毅和節制」。
下邊左側壁畫為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頒布法典,這位皇帝最大的功績就是將千年來古羅馬的法律編成一部法典,並於公元529年發表,該法典也稱《查士丁尼法典》。
右下方的壁畫描繪了教宗格里高利九世頒布教令,他曾命令教會法學家萊蒙編纂教會法典《教宗教令集》,該法典於1234年頒行,其內容以會議決議和教宗手諭為依據,該書一直作為天主教會教會法的根本文獻。教宗採用了尤里烏斯二世的形象,他旁邊的紅衣主教則是使用了當時的紅衣主教喬瓦尼.德.美第奇和阿萊桑德羅.法爾內塞的形象,這兩人在若干年後先後成為教宗利奧十世和保羅三世。
這兩幅畫一個描繪世俗的政權之法,一個描繪教會的教權之法,並列於此,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拉斐爾希望表達政教平等的觀念。
第三幅也就是《雅典學院》對面牆上的是《聖禮的辯論》,畫面的人物可以分為三層,最上層正中是上帝,他在萬丈光芒的照耀下由天使簇擁著,在他下面坐著耶穌,兩旁分別為聖母瑪利亞和施洗者約翰,再往下是代表聖靈的鴿子,這樣的構圖也是聖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的基本形式。中間一層是眾多歷史上的聖人坐在雲端,從左至右分別為聖彼得、亞當(裸身者)、寫福音書的聖約翰、大衛(戴帽老者)、聖勞倫斯;右半邊為猶大.馬加比(公元前165年收復了耶路撒冷聖殿的英雄)、聖斯蒂芬、摩西(絡腮鬍持戒碑者)、聖詹姆斯、亞伯拉罕、聖保羅。地面上正中擺著一個祭台,在它旁邊有四位聖師正在辯論,分別是聖格里高利、聖傑洛米、聖安博、聖奧古斯丁。在他們身後還有眾多聖徒,其中右邊有一個頭戴葉冠的是我們熟悉的但丁。這幅作品完成於1509年,拉斐爾用這樣的構圖使教會的形象跨越了天與地。
第四幅畫的氣氛最輕鬆,它是代表詩歌的《帕那蘇斯山》。這座山在古希臘神話中是阿波羅和繆斯女神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詩歌的故鄉。畫面正中阿波羅正在帕那蘇斯山的月桂樹下演奏七弦琴,在他左右兩邊分別有四位和五位繆斯女神,之前我們介紹過九位繆斯女神分別主管不同的藝術領域。再左邊有一位身著藍袍的盲人詩人,他就是寫下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古希臘著名詩人荷馬,而荷馬左邊穿紅袍的是著有《神曲》的義大利詩人但丁,荷馬右邊穿綠袍的則是著有《埃涅伊德》的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在他們下方靠近窗戶的地方有個女人手舉著一個捲軸,上面寫著「薩福」,她就是公元前6世紀前後的希臘女詩人薩福。拉斐爾把神話中和現實中所有與詩歌相關的人物都集合在了一起。在一幅畫中把不同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時代的人物聚集在一起也成為這個房間中畫作的一個共同特點。
天花板同樣由拉斐爾精心設計與繪製,與四面牆上的壁畫相對應的是四幅女神的畫像,她們分別代表著與之相同方向的壁畫上的主題。 法學女神手持象徵正義的劍與天平,兩旁天使抱著的石板上刻著拉丁文「各盡其職」。
神學女神身著紅袍綠罩戴白色紗巾體現了神學的智慧,兩旁天使抱著的石板上刻著「神事的知識」。
詩歌女神懷抱七弦琴,這也是音樂詩歌與藝術之神阿波羅所彈奏的樂器,兩邊天使抱著的石板上刻著「受神的啟發」。
哲學女神手持兩本書,紅色的寫著「道德」,綠色的寫著「本性」,兩旁天使舉著的石板上刻著「因果知識」。
最後一間展室叫火災廳,名稱源於其中的一幅畫《波爾戈的火災》。這間房在尤里烏斯二世的時代是作為教廷最高法院的會議室,這屋開會,隔壁房間簽署文件。1513年,尤里烏斯二世死後,利奧十世繼位,他把這間房改為餐廳,命令拉斐爾在此繪製壁畫。壁畫的主題一定有利奧十世參與制定,因為四幅畫都表現了同樣叫利奧的前任教宗的豐功偉績,體現了利奧十世欲比肩前輩的政治抱負。
第一幅叫《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查理曼大帝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國君,在位46年發動了55次戰爭,控制了大半個歐洲,因此也被後人尊稱為「歐洲之父」。但是在羅馬人眼中,他是個野蠻人,被稱為「蠻族國王」。公元795年,教宗阿德里安一世去世,利奧三世以陰謀手段當上教宗,但隨即陷入激烈的教廷爭鬥中。利奧三世希望在外部找個靠山,於是致函查理曼表了衷心,查理曼正好也想擺脫「蠻族國王」的形象,二者一拍即合。此舉遭到了教廷內一群貴族的強烈反對,他們甚至抓捕並毆打了利奧三世。在法蘭克使臣的幫助下,利奧三世逃到法蘭克乞求查理曼大帝為其做主。查理曼大怒,親率大軍護送利奧三世回國,此時正值公元800年12月。利奧三世自是感激涕零,想方設法要報答恩主。聖誕節當天,查理曼大帝步入舊的聖彼得大教堂參加彌撒,就在他跪地祈禱的時候,利奧三世突然將一頂金冠戴在他頭上,並頌讚道:「上帝為查理皇帝加冕,這位偉大的和帶來和平的羅馬人皇帝,萬壽無疆,永遠勝利。」這幅畫表現的就是當時的場景,而裡面利奧三世用的自然是利奧十世的形象。選擇這個主題的另外一層意義在於,當時的新任教宗利奧十世在教廷中的地位其實也不是很穩,他年僅38歲當選教宗,而當時的法王法蘭西斯一世剛剛攻下米蘭公國,正欲揮師南下直取那不勒斯。夾在中間的教宗國非常尷尬,於是利奧十世想起了當年的利奧三世,他馬上承認法蘭西斯一世對米蘭公國的擁有權,並封其為羅馬教宗的保護人,雙方還簽訂了同盟條約。如果說畫中的利奧三世用了利奧十世的形象,那麼查理曼大帝無疑就是當時的法蘭西斯一世。
第二幅畫《利奧三世的辯解》與前一幅關係密切,該事件就發生在查理曼大帝加冕的前夜。當時反對他的是以其前任阿德里安一世的侄子為代表的阿德里安派,在聖誕前夜的會議中,有了靠山的利奧三世面對阿德里安派的誹謗從容應答,聲明自己作為基督的代理人,所作所為只對上帝負責。教宗用手指著教廷文件中有關的文字,抬眼看著天,一副不容置疑的樣子。
第三幅畫《波爾戈的火災》說的是利奧四世的傳奇故事。公元847年聖彼得教堂前的波爾戈地區燃起了大火,人們四處奔逃,當時的教宗利奧四世在教堂的涼廊上為此專門做了祈禱,大火奇蹟般的熄滅了。值得注意的是畫面的左方有一個青年男子背著老父親,拉著兒子逃離火場,這組形象讓我們想起在博蓋塞美術館看到的貝爾尼尼雕刻的埃涅阿斯,安喀塞斯和阿斯卡尼厄斯,的確,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也是這樣背著父親拉著兒子逃離大火中的特洛伊城的。這裡似乎是在重申「羅馬城就是新的特洛伊城」的傳統說法。
第四幅《奧斯提亞戰役》講的是公元849年教宗利奧四世率軍擊敗薩拉森人的故事。其實這場戰役中義大利的一個海上共和國加埃塔提供了一支艦隊幫助教宗軍隊取得了勝利,但在天主教看來一切勝利均應歸結為教宗的神力。選擇這個主題的另一層含義是當時利奧十世正在鼓勵對異教徒的討伐。
此房間的天頂畫是由拉斐爾的老師佩魯吉諾受教宗尤里烏斯二世委託於1508年完成的,主題契合了當時這個房間作為教廷最高法院會議室的功能。下圖中上邊的為聖三位一體,上帝下面的耶穌在給他的門徒佈道;右邊的為基督站在分別代表仁慈和正義的兩個女神中間;下邊的是造物主上帝在一群天使的簇擁中;左邊的是基督受到惡魔撒旦的試探。
感謝耐心讀完這麼長的文章,拉斐爾一生留下很多名作,但壁畫卻為數不多,您上面看到的就是最精彩的部分。下一期我將帶您走入神秘的西斯廷禮拜堂,一睹米開朗基羅和眾多文藝復興大師的巔峰畫作。
獲取更多原創遊記和旅遊攻略,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書蟲游世界,或加作者微信big-michael
《雙城記》(羅馬佛羅倫薩遊記)全文電子書;《羅馬佛羅倫薩歷史與景點攻略》全文電子書
推薦閱讀:
※為了保護敦煌的壁畫和其他文物,建一個超大型的建築(美術館)把整個三危山都包括進去的想法可行嗎? ?
※請問這個法器(?)叫什麼名字?
※「阿爾克橋洞穴」的完成年代是如何鑒定的?
※03【北歐風家居裝修】壁畫篇-時尚壁畫讓家更有個性
※旋轉小火鍋店裡適合什麼樣的壁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