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賽程密集度的時代差異
虎撲發過(賽程密集度的時代差異)。這裡重發一份。
一、「賽程強度」和「賽程密集度」
著名的數據網站Basketball-Reference(BBR)上有一項數據:SOS,全稱為Strength of Schedule,直譯為「賽程強度」。「賽程強度」(SOS)的計算,與對手勝率及對手的對手勝率有關,是一項是用來衡量對手強度的數據。不過,在中文語境中,我們提到的「賽程強度」,往往指的不是SOS或對手的平均強度,而是賽程的密集程度(或者說「疲勞度」),比如說:背靠背,五天四賽,連續主場或連續客場,西海岸之旅(東部球隊的連續客場之旅,一周內連續對陣太平洋賽區的三四支球隊),長途飛行,「馬戲團之旅」(某個著名馬戲團每年固定有段時間在芝加哥演出,佔據了公牛隊的主場,因此球隊在這段時間內必須連續征戰客場),等等。
前段時間,聯盟公布了新賽季的賽程安排,正式取消了五天四賽。沙奎爾·奧尼爾和查爾斯·巴克利先後對此開炮,表示老子那時候的賽程密集度比現在大多了,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奧尼爾不贊成賽程改制:拿高薪就別抱怨|巴克利談賽季延長:這些小屁孩可打不了背靠背啊)。
本文就借這個機會,對不同時代的賽程密集度進行梳理,並分析時代差異背後的原因。
二、賽程密集度的時代差異
我們可以先從1958-59賽季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的賽程開始:在回家過完平安夜後,之後的15天內,湖人隊打了驚人的13場比賽(6天6戰,休息一天,背靠背,休息一天,再5天5戰)。隨後他們歇了2天,立刻又迎來了一組6天5戰——合起來就是23天18賽。更駭人的是比賽的城市:紐約→底特律→洛杉磯→辛辛那提→聖路易斯→費城→雪城→洛杉磯→費城→波士頓→紐約→休斯頓→達拉斯→舊金山→西雅圖→聖路易斯→雪城→查爾斯頓——這18場比賽他們每場打完就要奔赴下一座城市,最後13天里連打了10個不同的客場!
有趣的是,當我們討論那個年代的球隊和球員時,很少有人提及賽程密集度的問題。(拉塞爾在這樣的賽程里打到了35歲,這意味著什麼?密集的賽程使球隊比賽多、訓練少,這對於彼時代的技戰術有何影響?)這樣的瘋狂賽程是如何轉變為我們今天所熟悉的「科學」賽程的呢?其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時間節點?背後又反映了職業籃球的什麼規律?
本文選取了湖人隊歷史上6個賽季的賽程,試圖從這些比賽紀錄中找出一些有趣的東西。具體而言,我們選擇了五項標準:賽程總長度及場次數,連續比賽場次數(背靠背或更多),連續改變比賽城市的場次數(3天3地或更多),高密度賽程(5天4賽及以上),客場之旅(4連客及以上,不必連續比賽)。
1961
145天,79場比賽。
背靠背15次,3連賽5次,5連賽2次,8連賽1次。
3天3地4次,4天4地2次,6天6地1次。
17天14賽1次,10天8賽2次,5天4賽2次。
4連客1次,5連客1次,6連客3次,7連客1次。
湖人隊早期的艱苦賽程或許與兩件事有關:
第一,湖人的地理位置非常特別。從1955(NBA開始穩定在8支球隊)起,明尼阿波利斯湖人就是聯盟最西面的一支球隊;而到了1961賽季,湖人搬遷至洛杉磯之後,他們就成了NBA版圖上最孤零零的一個。這麼說吧:對洛杉磯湖人來說,最近的球隊是聖路易斯老鷹;而對聖路易斯老鷹來說,洛杉磯湖人是離得最遠的球隊。這導致球隊的賽程很不均衡,客場比賽被安排得非常集中。
第二,NBA早期有大量的比賽放在中立場地進行。當時的人們對此並不驚訝:凱爾特人和湖人在紐約的麥迪遜花園打比賽,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對參賽球隊來說,中立場地意味著雙方都要奔赴客場,加大了賽程的疲勞度。
1964
150天,80場。
背靠背14次,3連賽7次,4連賽1次,5連賽1次。
3天3地6次,4天4地2次。
8天7賽1次,7天6賽1次,6天5賽3次,5天4賽2次。
4連客4次,6連客1次,7連客1次。
1966
157天,80場。
背靠背8次,3連賽8次,4連賽1次。
3天3地7次,4天4地1次。
7天6賽1次,6天5賽3次。
4連客3次,5連客1次。
不難發現,跟1961賽季相比,1964賽季的賽程要略略寬緩一些,總日程在多1場的情況下拉長了5天,各類高密度賽程安排都有所減少。而1966賽季的賽程安排,就比1964賽季要寬緩得多得多,總日程整整放寬了一周的時間。如果直接拿1966年去比1961年,則可謂是天上地下。
如果說,1961到1964的變化,有部分原因是地理因素(勇士遷至灣區,使聯盟地理格局稍加平衡),那1964到1966年,各隊所在城市完全一致,為何會出現那麼大的變化呢?
這就不得不提1964年的全明星之夜:在那個夜晚,全明星們集體罷賽,迫使老闆們不得不同意球員們在養老金、最低工資和賽程安排等方面的訴求,成立已十年之久的球員工會也終於獲得了聯盟的承認。這些的全明星球員們,
球隊賽程在兩年內的迅速放緩,顯示出了球員工會的力量和作用。在2017年的今天,當球員們打著幾乎沒有5天4賽的輕鬆賽程時,實在有必要感謝五十多年前那群冒著斷送職業生涯的危險宣布罷賽的前輩們,他們才是球員自主意識覺醒的先驅。
1975
171天,82場。
背靠背12次,3連賽5次。
3天3地5次。
6天5賽2次,5天4賽2次。
4連客3次。
1975年,聯盟把賽程擴到了170天左右,這一數字沿用了四十多年(2018賽季將變為176天,多了一周)。賽程強度也比1966賽季更為寬鬆。雖然還有一些3天3戰、且每場打完都要去下一個城市的安排,但不少是洛杉磯→舊金山/鳳凰城→洛杉磯,比起不斷地在客場奔波要好上太多了。
1984
170天,82場。
背靠背18次。
5天4賽1次。
4連客1次,5連客1次。
2014
170天,82場
背靠背19次。
5天4賽2次。
4連客1次,7連客1次。
1984年是NBA歷史上在各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神奇的是,賽程安排也反映出了這一點:
第一,這是首個取消了3天3賽的賽季(此後只在兩個縮水賽季中出現)。
第二,我們也可以從5天4賽的急劇減少中讀出聯盟觀念的改變:數十年來,湖人在聯盟地理格局中的位置都沒有改變,位處太平洋沿岸,遠離球隊密集的東北部。在聯盟早期,這意味著更緊密的賽程,一次性做客多個城市;而在最近三十多年中,這卻意味著更不緊密的賽程,聯盟細心地考慮到了飛行里程的影響,適當地減少了西海岸球隊的高密度日程安排,反倒是東北部球隊因為相隔不遠,會打更多的5天4賽。
第三,我們可以發現,1984湖人的賽程密集度跟30年後幾乎沒有差別,甚至還更松一點。
這種變化的背後有著深層的原因,但我願意把功勞歸於1984年正式上任的新總裁大衛?斯特恩身上。他敏銳地意識到,球員是聯盟最重要的資產,若要讓聯盟保持健康,應該善待球員而不是壓榨他們——省錢不如生錢。
總結一下:NBA早期的賽程非常密集且不均衡;1964年球員工會成立是一個關鍵轉折點;此後賽程逐漸放緩,到1984年時已跟今日無甚差異;2018賽季又再寬鬆了一周。
三、資本化
在NBA和ABA的賽程安排史上還有一些有趣的個案。比如1970年的ABA,11支球隊中有9支的主場位於華盛頓特區以西,但可憐的華盛頓國會隊卻被劃入了西部,必須遭受魔鬼般的飛行賽程。又比如卡羅萊納美洲豹隊把主場分散在了格林斯博羅、夏洛特和羅利,使得他們每年只能在真·主場(格林斯博羅)打20場左右。但這些個案畢竟只是個案,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歷年聯盟賽程密集度的「常態」,及其背後的邏輯。
前文中提及了一些關鍵節點上的人物,如球員工會和斯特恩,不過在這些帶有英雄色彩的個體之外,同樣還要考慮歷史大勢——NBA的資本化(capitalization)。
NBA早期有那麼多的中立賽,本身就始於經濟邏輯:在大城市打中立賽可以賣出更多的球票,在中等城市打比賽則是為了推廣和吸引想要弄支籃球隊玩玩的土豪——那個時代是加盟費「只要」150萬美元,卻還是沒多少老闆願意出這個錢(2005年夏洛特山貓的加盟費是3個億,現在更是有價無市)。
對聯盟來說,最重要的收入就是電視台給的轉播合同。1964全明星賽,球員們正是抓住了這一契機才發起了罷工——當時老闆們費盡心思才讓電視台同意轉播全明星賽,如果比賽未能如期舉行,惹惱了電視台,之後的長期轉播合同就百分之一百沒戲了。
隨著資本不斷湧入NBA,球員的身價也不斷上升。1981年夏,「魔術師」·約翰遜在新秀年就簽下了25年2500萬的體育史最大合同。1982年夏,摩西·馬隆跟費城七六人簽約,6年1320萬,刷新了體育史的年薪紀錄。雖然跟如今動輒年薪2000萬不能相提並論,但跟拉塞爾-張伯倫時代聯盟頭牌年薪10萬(已經遠高於普通球員)相比,也堪稱是天差地別。資本化帶來了更具保護性的球鞋,更豪華的包機,更科學的訓練方式,更寬鬆的賽程(以及每個月繳給騰訊的30塊錢)。在這種情況下,聯盟自然不可能再讓這些「千金之軀」連著6天跑6座城市打比賽了,放寬賽程是必然的選擇,斯特恩不過是比其他人都更快地看透了這一點罷了。
四、兩點餘論
有很多球迷對數據嗤之以鼻,也有很多人十分推崇數據。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閱讀數據的視角和思路。像比賽日程這樣最最基本的數據,其實也能讀出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查幾個數據不難,難的是從數據里刨出有用的信息。
如今的中文球評集中在技戰術分析和人物傳記文章兩大塊,但籃球,特備是籃球史,其實有非常多的維度。學會這種多維看問題的方法,就能發現一個更立體也更有趣的NBA。
推薦閱讀:
※科比和鄧肯的職業生涯誰更成功?
※誰是NBA史上身體素質最差的MVP?
※凱爾-科沃爾:一塊磁石或一種詛咒
※麥迪為何突然之間指責楊毅說謊?
※5月9日火箭對快船這場火箭差距是在哪,老麥跟里夫斯差距又在哪?
TAG: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