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大秀科技實力:一口氣推出10大AI+創新服務

「智能科技的時代正在來臨,贏科技者贏未來。我們期待不遠的將來,逐步將平安從資本驅動型的公司轉變為科技驅動型的公司。」——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

公眾號:新金融琅琊榜(id:finrank)

「作為傳統金融業,平安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傳統金融企業,而是現代科技行業。」

早在2013年春節,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一次內部講話中如是說。

作為國內牌照最全、業務最廣的綜合金融集團,過去多年來,平安將科技作為戰略重心,深耕人工智慧(AI)、大數據和區塊鏈等前沿技術,朝著科技驅動型公司邁進。

儘管如此,在互聯網金融發展浪潮之下,人們普遍見識到了互聯網公司跨界開展金融創新的魔力,並由此對金融機構的科技實力相對失望。事實真的如此嗎?

至少平安是不服的。9月20日,中國平安「簡單生活」大會在上海召開,基於全球最前沿的AI技術,旗下壽險、產險、養老險、銀行、信用卡、證券、財富寶、陸金所、普惠、好醫生和科技等聯合推出10大創新服務。

10大AI+創新服務

此次推出的創新服務多為行業首創,從健康、出行、理財三大生活場景出發,利用了平安人臉識別、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科技手段。其中,平安人壽的「AI客服」和平安好醫生的「AI醫生」,均為業內首次推出。

AI客服:平安人壽以平安自主研發的AI技術為內核,通過人臉、聲紋等生物認證技術和大數據匹配,可遠程核實客戶身份信息,實現「在線一次性業務辦理」的一項服務。

AI醫生:平安好醫生的重點建設項目,涵蓋智能輔助診療系統、智能健康硬體和「現代華佗計劃」等。其中,智能輔助診療系統已上線半年,集合了數億條在線診療及健康諮詢數據,可用於在線醫療的預診分診、問診環節;基於這一系統,平安好醫生計劃在年底推出下沉到家庭的智能健康硬體;「現代華佗計劃」將AI技術融入到中醫診療、健康護理等過程中,向用戶提供個性化、定製化大健康產品和服務。

智能養老:平安養老險通過運用人臉識別技術、電子簽名和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推出「智能養老」服務,足不出戶、免填單、免實物資料,員工就可在平安「好福利」APP上操作,在線「刷臉」快速領取養老金。

雲理賠:平安產險推出的智能理賠服務。一方面,車主可以個性化選擇報案和查勘方式、自主化選擇定損維修解決方案、多通道提交理賠資料;另一方面,還能實現理賠節點、進度、維修過程、金額明細的透明化,可全程實現進度可視化、可查詢。

平安智投:平安口袋銀行推出的智能投顧服務,首次開放給普通投資者使用。該服務運用到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慧演算法,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制定個性化投資方案,實時監控並對資產配置進行動態調整,提供產品組合一鍵下單服務。

智能反欺詐: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的風控團隊經過多年研發,實現了毫秒級決策響應的全天候實時反欺詐監控,防堵首筆欺詐盜刷交易。截至目前,該行信用卡中心已累計對超過8億筆金融交易進行實時風險決策,直接和間接為用戶減少了約6500萬元的經濟損失。

AI慧炒股:由平安證券推出,一方面可對股票進行綜合量化分析,為客戶提供持倉、個股診斷和換股建議;另一方面可形成差異化智能資產配置方案和智能輔助決策工具,為專業客戶的資產配置和投資決策提供參考,一站式滿足各類客戶個性化的炒股理財需求。

智能財富管理:由平安財富寶推出,採用「AI+金融模式」,利用大數據、雲計算、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生物特徵識別等創新科技,同時配合KYC和營銷模型,開發智能貨架及遠程服銷系統,精準識別出客戶的風險偏好,為客戶提供專業的一對一資產配置服務。

KYC服務:陸金所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上有了新的突破,其圍繞產品服務評級(KYP)與投資者「精確畫像」(KYC)兩大方面再次升級,採用金融及科技手段,讓產品評級更具參考價值,投資者評估更加精準,進而提升產品與投資者精準匹配效果。

人臉識別:平安普惠推出借款服務中的「人臉識別」技術,解決了傳統流程中借款人身份核實的難題。用戶只需在操作中打開手機攝像頭,由系統拍攝並抓取用戶若干面部影像,進行檢測驗證,即可遠程完成身份核實,準確率高達99.8%。

走向科技驅動型公司

平安一直是國內最有科技范的金融機構之一。

這和集團掌門人馬明哲的前瞻性和創新意識密不可分。2011年,在國內金融從業者對互聯網金融缺乏概念的時候,陸金所已經上線運營,現已成為國內估值僅次於螞蟻金服的金融科技獨角獸。

2013年初,馬明哲作出了本文開頭的那段判斷。他當時指出,「我們在三年前就已經看得很清楚,科技的發展帶來的變化是顛覆性的、革命性的,對銀行維持了200多年的舊模式,對整個金融業,對幾乎所有市場,所有消費者,科技的衝擊,都是勢不可當的。」

在過去這幾年的實踐和探索之後,在今年8月公布的中期業績報告中,馬明哲正式定調:「智能科技的時代正在來臨,贏科技者贏未來。我們期待不遠的將來,逐步將平安從資本驅動型的公司轉變為科技驅動型的公司。」

據平安中報介紹,作為國內最早擁抱Fintech理念的公司,近10年來,平安每年拿出數十億元的科研資金,投入金融科技、醫療健康科技,通過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變革傳統金融業務模式、服務模式。

而人工智慧已然成為平安打造科技驅動型公司的一大支柱。

9月19日,平安董秘盛瑞生在某直播活動中表示,人工智慧是目前平安集團研發的核心,旗下的平安科技投入一半以上時間用於研發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平安目前擁有2萬名科技研發人員,500個大數據科學家,多項成果取得全球領先地位,包括人臉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預測AI技術等。

鮮為人知的是,在人臉識別技術方面,平安集團旗下的平安科技走在世界前列。2017年5月,根據國際權威人臉識別資料庫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公布的測試結果,平安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以99.8%的識別精度和最低的波動幅度領先國內外知名公司,位居世界第一。

另外,截至2017年6月30日,平安專利申請數高達1458項,覆蓋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慧、雲技術及風險監測等多個技術領域。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今年以來,一些券商分析師喊出了「PAT」替代「BAT」。

平安集團總經理任匯川在「簡單生活」發布會上表示,平安將持續加大對創新科技的研發與投入,通過科技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在萬物互聯和萬物智能的時代,科技正重新定義一切。但在科技的背後,那些善用科技和因科技受益的人才是關鍵。


推薦閱讀:

在平安做電銷是什麼體驗?
中國平安轉型成科技大佬,金融壹賬通智能借款引入微表情全國首創
在平安普惠做貸款前途如何?
微貸(P2P)信貸經理從業手冊-電銷套路
平安集團旗下網路小貸:逾期率0.58%,2016年凈利潤6.4億

TAG:中国平安 | 人工智能 |